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5-10-12 18:22李本根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9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能力

李本根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0045-01

在长期的小学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多数学习成绩好,而且学得轻松;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多数成绩上不去,学的还挺苦,因此,我在教学时格外重视学生阅读。

一、兴趣阅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抓住学生的诱惑心灵,提高学生的兴趣阅读,能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对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有了直观的感受,那么也就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了。从教这么多年,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我认为语文是活的,是有生命的,所以,语文学习应该在活生生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不应只是用一种呆板、老套的阅读教学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在教学时我们不能只局限于书本上的文字内容,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创设各种形象而生动有趣的画面,让学生快乐阅读,自主学习,来达到阅读的应有效果。

二、细心阅读——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有的学生阅读文章走马观花,一目十行,这样怎么能达到阅读的目标呢?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阅读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在生活中只能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涉足更广阔的领域,获取更广博的知识,思维也会随之敏捷,情感更加丰富,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历史上众多作家,哪个不是通过涉猎万卷,而达到满腹经论。孔子不也是“韦编三绝”吗?然而现在的农村孩子,好多见识短浅,没有正确的人生观,甚至有的思想偏离正常轨道,与扑克、麻将为伴,久而久之,厌学情绪滋长,不用说作文,就是连其它课程都望而生畏,总之没有读书的激情,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缺少必要的精神食粮。所以教师要因势利异,指引他们走出误区。比如在阅读交流中,让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观点、感受。这样学生仿写,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让人意料的想法就截然一新了,通过各种阅读活动的展开,学生阅读兴趣就越来越高,阅读量也越来越大,从而使思维也越来越活跃,写作也渐入佳境,让学生最终感到“作文有路‘广为径,读海无涯‘乐作舟”,这样同学们的作文就会别具一格、独具匠心。

三、感悟阅读——培养学生灵活自用

一本好书能让人获得极大的满足,你可以真实地感觉到书中的主人公,他们就好像是真实地活在你的周围。阅读带来的乐趣和享受是如此让人陶醉,我们在培养小学生阅读方法的同时,更应注意学生兴趣的感悟,感悟阅读方法的指导,并重视阅读效果,给予正面的引导,请学生想象一下在这个画面中,你看到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希望还能够看到哪些美丽的景物?在观察、想像、说话的过程中,学生们拓展了思维,同时也理解了课文内容。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阅读创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兴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有利于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修订在指导思想上具体归纳起来是如下几个方面:①转变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如何看待语文的阅读和人文性的关系呢?阅读应放在首位。首先要教会学生他们阅读,在写作的基础上,才谈得上人文兴趣和文字修养。②沟通课本内外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自觉阅读能力,作为课内课外的补充和延伸。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改革教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阅读不理解的是很少一部分,老师点拨一下就可以了。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阅读能力。③加强文学阅读教育,注重情感熏陶。新教材增加了课文的可读性,大大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比例。学习语文不止字词、语法,还包括阅读方法指导、写作等,而人文情趣、文学素养则主要在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④重视诵读,改进阅读教学。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给教师留有余地,需改变把教参当教案的状况。修订教材的指导思想是以语文阅读课程改革的基本观念为前提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和兴致会更高,想象会更丰富,思维会更活跃,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也就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曾卉)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语文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