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学困生

2015-10-12 18:22彭勤红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9期
关键词:榜样关怀信任

彭勤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046-01

我从事教学工作多年,和许多教师一样,都有一种感叹:“教过的学生数都数不清,奇怪的是,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成绩优秀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学困生。”这种反差现象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种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师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一、以爱心抚慰学困生心灵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倾注给学困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班级中,尽力营造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学困生体验集体温暖和同学友谊,以及教师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或者说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有着自己的重要性;安排座位,按学习成绩坚持好、中、差的搭配;课堂提问,激励学困生踊跃发言;集体活动,不忘留给他们一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对父母离异、早逝,有着家庭不幸的学生,送去慈母般的温暖和关怀;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则寓爱于严,严中有爱。

二、以诚心赢得学困生信任

较之优秀生,学困生的自尊心更强。由于一段时间受到歧视、冷落,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对他人心存戒备,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教师应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相待,不能动辄批评、挖苦,甚至揭老底,变相体罚,否则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的难度,甚至造成严重的教育失误。教师的诚心,同时还应表现在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掘和肯定上。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教师应大胆吸收学困生参加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慎重地向他们委以重任,或独立承担某一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在管理和完成某项活动的过程中,克服自己不良行为习惯,为其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身形象的舞台。我的教育实践证明,这种委以重任的方法,不失为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方法。

三、以耐心期待学困生转化

通过观察,学困生一般意志薄弱,情绪变幻不定,行为古板易反复无常。遇到学困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教师应有耐心,要客观分析他们出现反复的原因、先兆和规律,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当然,这样教育不是消极等待,在转化过程中,教师还应做有心人,要为教育转化积极创造条件。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夫者也。”学困生虽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也有某方面的特长和优势。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热情激励,大胆启用,使他们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四、以榜样带动学困生进步

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强烈的自尊心使他们也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崇拜。因此,在学困生中树立榜样,也是教师爱心体现的一部分。在学困生中,选择表现好、进步快的学生,作为学困生的学习榜样,通过他们过去和现在对比,来带动学困生,感染他们的言行,促使他们按班规的要求调节自己的思想情绪,培养他们刻苦上进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加深榜样作用的同时,还应加强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选派优秀学生和优秀干部结成帮扶小组,使学困生感觉到他们不是“另一类人”,他们同样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在班级中,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五、以举措力促学困生转化

学困生转化工作,在我们的实际教育工作中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此,应采取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并举的方法进行。教师要以深厚的情怀,尊重信任和关怀热爱每一个学困生,在此基础上加强管理,以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对象。要以平等式的态度对待学生,在生活上多关怀,学习上多帮助,思想上多引导,还要善于正确地向学困生提出目标要求。

六、以规范引导学困生提升

学困生的转化,最终归宿在于通过学习与生活实践,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形成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浅出地对学困生进行易于理解的道德规范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学困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指导学困生“以知带行、知行统一”,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对学困生既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要导之以行,炼之以态,持之以恒,使学困生在学习实践中加强认识,增强情感体验,从而坚定信念,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和习惯,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

因此,对学困生这个特殊群体,教师只要以爱心、诚心、耐心与学生平等相待,同时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去帮助他们,激励他们,就一定会收得很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 楚云鹏)

猜你喜欢
榜样关怀信任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