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2015-10-12 20:08张志勇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情绪教材

张志勇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071-01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心理教育应该以此为突破口,在课堂教学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渗透,合理渗透,在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营造尊重信任、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奠定良好基础。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一方面,我们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另一方面,我们把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一员,要善于相互沟通。在学科教学中,教师不居高临下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和自己一起去探求知识。教师乐意听取每位学生的意见,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特别是在纠正学生的违纪行为时,不伤害学生,满足学生人格尊重的需要,多鼓励、多信任、多肯定、多表扬,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获取信心,带着乐观、愉快、轻松的心境去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保持饱满的教学情绪,为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准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场,教师起到主导作用。教师要用自己的真诚情感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要用自己的饱满情绪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老师的每一个笑容、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是在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要把积极的情绪传递给学生。课堂上也会出现一些偶发或突发的事件,如果学生情绪反常或发生过错时,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时拿出相应措施,作好应变处理,决不能让学生的不良行为影响自己的情绪,破坏教学的气氛。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寻找合理渗透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教材,孕育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素材。那么,怎样挖掘教材资源,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点呢?语文、思品教材中的内容,其定位就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质教育,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诚实的孩子》的诚实守信,《爱迪生》的爱科学、耐挫折、坚持信念。数学的内容更多地倾向于理性化的知识,人文性相对要少一些。但是仍能从具体教材中发现许多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切入点。数与代数一类的课,可以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计算、估算能力;综合实践应用较多的课,让学生主动探索,体验一下自己发现结论的喜悦与自豪感;图形认识一类的课,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像能力;统计与概率方面的课,可以增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例如第六册中的《移多补少使两数同样多的应用题》这一内容,就可以很自然地渗透公平性,平等互利等思想,培养学生平和的心态;又如不少应用题中大量出现国民生产总值、原煤产量、人均年收入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温暖、包容的课堂评价,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语言应该充满激励、充满关怀、充满赏识。“良言一句三冬暖”,老师们走下讲台,转变角色,与同学们更近、更亲,充满激励和关怀的语言犹如催人奋进的号角,鼓舞人心;又如春风化雨,温暖人心。老师充满激情和真情的语言赏识评价,将帮助学生建立起比金子更宝贵的自信。当学生表现优秀时,迅速中肯地“即时评价”。及时地将学生正确的信息、探索的成果反馈给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当学生表现欠佳时,充满期待地“延时评价”。缓解师生之间的矛盾,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学生有时问、有余地调整状态,扩展思路,实现再思考、再创造。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准确时,老师会说:“请你接着往下说好吗?”“请你再想想,把事情说得更清楚一些好吗?”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相互启发,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妥善机智地“包容性评价”。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保持探索的兴趣。它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真正的尊重,既尊重学生的理解,也尊重学生的不理解。课堂上,当学生的回答出现错误时,老师们不但不一定要批评他、责备他,可以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头,安慰他,肯定他爱动脑筋,鼓励他再思考,甚至鼓动全班小朋友学习他那种敢想敢说、不懂就问的精神,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即时评价”、“延时评价”、“包容性评价”的灵活运用,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意见,与学生平等对话,赏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每一个闪光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随时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鼓励和尊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增强,学生思维的触角才会多角度地伸展,潜能才会得以充分发展。

(责任编辑 楚云鹏)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情绪教材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