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心平气和的教师

2015-10-12 00:32林宣惠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9期
关键词:家校班主任素养

林宣惠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112-02

作为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心平气和是教师最基本的身心素养,也是教师职业素养的要素,作为德育工作者的班主任更应具备这一良好的身心素养(心平气和),这对于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和教师的身教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良效。

所谓心平气和。在《黄帝内经》里,就把心平气和作为养生要旨,可以怡情养性,延年益寿。心平气和并非天性使然,它可以经过后天的练就。做教师就需要“心平气和”。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任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任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对教师而言,只有心平气和做教师,才能诠释一个“真”。近年来,西方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影响很大的一项成果“皮格马利翁效应”证明,教师作风民主、态度热忱、关爱学生、期待学生进步等个性心理特征对学生的学习成长确有积极作用。怎样培养教师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我尝试进行以“心平气和”为核心的心理素养培养,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

一、“心平气和”的课堂教学

教师亲切、和善的态度,机智幽默的语言,欢快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中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往往是由喜欢一位教师,进而发展到喜欢他(她)所教的这门课程。因此,教师的情感素养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亲切、和善的教态

教师要不受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响,每天都面带笑容、和蔼可亲的面容对班内的每一个孩子,心平气和地去处理孩子们发生的事情,若遇到调皮的孩子上课扰乱纪律,教师可对他做一个皱眉动作,停止讲课片刻,用目光注视他,或走到他跟前,小声提醒他等方式加以制止,切不可高声大嗓,恶语相向,要知道,给孩子一个笑脸就是在孩子心中播撒一片阳光。

2.给每位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教师在每节课堂上都要保证每个学生至少有两次以上的发言机会或表演展示的时间。此外,还可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让孩子在小组内多说、多讲。请四人小组上台表演,再加入竞争比赛机制,效果会更好些。

实践手记一:现在的孩子不会听。我班孩子思维活跃,表现欲强,个个能言善辩,但却都不是“忠实的听众”。课堂上有二十几个表现欲特强的孩子“济济一堂”,无论请其中哪位同学就某个问题发表一下见解,他们都能讲得头头是道,但一旦需要他们静下心来倾听别人发言了,这些伶牙利齿的孩子却个个心浮气躁,有些孩子没听几句话就莽然打断别人,草率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为此,许多任课教师曾向我反映,我也明显感觉到了,但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上个学期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才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我班孩子不会听!面对二十几个不会倾听的孩子,我感觉到了肩上的沉重。冥思苦想之后,我利用班会、晨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围绕关于如何尊重别人,如何倾听别人等,从观念上改变孩子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其次利用课堂这一阵地,扎实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教师每节课安排一个听的训练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倾听的习惯。同时,教师可以用表扬激励这把有力的武器,诱导学生学会倾听,在有明确导向性的评价语言中,使孩子们逐渐懂得如何倾听。

二、“心平气和”的班级管理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实施者,也是联结老师与学生、学校与家庭的关键环节,为学生创造和谐、生动、宽松的成长环境,是班主任不容推卸的责任。

实践手记二: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位禅师,一天晚上在禅院中散步,发现墙角有一张椅子,心想:这一定是有人不顾寺规,翻墙出去玩了。老禅师搬开椅子。蹲在原处观察。没多久,果然有一个小和尚翻墙而入。在黑暗中踩着老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当他落地时,发现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老师”,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但出乎意料的是,老和尚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了,快去多穿件衣服”。小和尚感激涕零,回去后告诉其他师兄弟。此后,再也没人出去闲逛了。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班主任工作中也是很多的。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没有厉声的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而学生的心灵却受到了触动,学生的行为得到改变,这就是宽容的力量。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我们往往强调“严”的一面,“严师出高徒”。有的班主任无时无刻不摆着班主任的架子,板着面孔,甚至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大做文章,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认为这是一种“严”。殊不知这种“严”危害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也影响了师生关系。

严格要求学生是一种爱,但要严而有度。适度宽容不是无能的表现,而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是教师充满爱心的体现。宽容有时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有力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宽容和批评一样,无不出于爱的目的

三、“心平气和”的家校沟通

“家校沟通”是融洽学校教育和家庭关系的桥梁,是提升教师威信、建构教师人格魅力的途径之一。优秀的教师重视家校沟通的方式,优秀的教师和家长的关系往往是最融洽的,最和谐的。

1.真诚。架设教育中家校沟通的桥梁。教师和家长联系,并不是为了告状,而是多方面地了解学生,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所以教师首先做一名“心平气和”的聆听者。聆听家长心目中孩子的可爱形象,聆听家长心目中对孩子的美好憧憬,更要真诚地聆听家长的冲动和偏激,将家长对孩子的爱和期待慢慢地渗透到自己的心中。只有当教师付出真心,才能赢得家长的信赖和托付。

2.及时。急家长所急,想家长所想。家校沟通要经常化,随时随地了解孩子在家中的情况,也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方方面面。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教师可以及时、经常地主动与家长联系,急家长所急,想家长所想。每隔一段时间,主动和家长打电话,汇报一下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聆听一下孩子在家的表现,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和家长一起探讨教育的方法。

“心平气和”的教师心理素质培养实践与思考给我们的师生成长带来了“心平气和”的变化。期待我们的教师以自己的“心平气和”触及学生的纯洁灵魂,以君子之风、自信的气魄影响学生的德行。

(责任编辑 曾卉)

猜你喜欢
家校班主任素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