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2015-10-12 00:58陈华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9期
关键词:直觉素质教育物理

陈华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128-01

人类的历史已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江泽民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竞争体现在经济竞争,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知识竞争、人才竞争,而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教育。物理学科的教育是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为了适应时代要求,物理学科急待围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探索新的途径。我针对物理教学现状中的弊端进行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探索。

一、物理教学应探索以实验为基础的新路

我国现行物理教学大纲,虽然强调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在教科书上也不少,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绝大多数老师都未将实验摆正位置,只是把实验当成理论的附属物,实验教学只作为帮助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为解难释疑起铺垫的阶梯。

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应探索一条以实验为基础的新途径。在实验过程中要能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法,自己选择实验器材。每堂课外作业应有小实验、小制作内容,这样才能营造出学生自由做实验,而不是照实验报告册做实验的环境。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现象——探求规律——动手动脑一经受磨难——解决疑难的过程,这对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应强化探索科学规律过程的教学

我国现行的课本和教学中,强调现成的概念、规律和结论,要求学生记住它,会用它去解决一连串的习题。这种训练强化了对知识的掌握,他们很少出现对知识的批判。这种人在今后生产产品是搞复制、加工还可以,搞改革、创新就难了,这种教学与创新观念是不相容的。为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应探索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探索科学规律过程的学习(这方面在先行教科书上只作为阅读材料而不作为教学内容,并且不排在授课课时内)。与此同时,要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着重培养学生获取科学论证的能力。美国密立根物理教学奖获得者Linian Mcpermott教授在上“电阻串并联”课时,设计了著名的“灯泡亮度”实验,让学生按设计程序从不同的灯泡亮度中“感受”电阻变化,同时逐一回答教材中的问题,不断悟出串并联的不同效果,逐渐体验“串联分压,并联分流”的电路特征。虽然课上学生并不能归纳出串、并联电阻公式,但在课后通过进一步的看书、查资料也不难掌握这些内容。相比我国教科书上和盘托出电阻公式,再用这些公式去解几个练习题。哪种教学能培养创造能力,获取科学论证素质,这是不言自明的。

三、应重视发散思维中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

我国现行的方法论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只局限在集中思维方面,教师对过程复杂的例题分析非常细致,高考压轴题也常出此类题目,而学生惯于通过公式演绎去找寻答案,过于强调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而忽视发散思维中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

美国物理教育家布鲁纳曾指出:“直觉思维、预感的训练在正式学术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很受忽视,但具有重要的创造性思维特征。”可见,直觉思维在探索、发现规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现代人才素质必备的思维品质。因此,在物理研究方法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培养,我们在教知识的同时又教方法。要重视物理教学过程中有关问题的提出、观念的产生、发现的得来等过程的教学;要注意运用一些理想模型、理想实验来启发学生的想像力。在解决物理问题时,要建立物理过程示意图,帮助学生发挥直观想像能力,以此逐步累积直觉思维的经验;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基本方法及其相互联系所构成的理论框架。在掌握学科结构后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向能力的迁移,才能把学过的重要结论转变为直觉的知识模块,为今后的创造使用提供“组装”材料。

四、物理教学应联系生产、生活、科研实际

我国的现行教材中,由于课时紧张,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面对真实的物理问题,而学生经常面对的是已经抽象的问题或习题,学生常做这类习题,学会了套公式,考试成绩也不错,但却不会分析真实的物理问题。例如看见闪电和听到声音后估计一下雨云的距离,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雨后彩虹、傍晚的太阳颜色为何是红色的?这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学生最感到头疼。

五、教学评价要走重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际应用的新路

我国现行教学评价中强调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对“合作”精神培养不够,而将来的社会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更需要团队精神。在这方面,我国两弹一星的协作攻关群体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可通过分组实验,由组长统一指挥,协调组中成员进行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在流水作业中相互配合、共同讨论、进行总结,这对培养创新能力应是一条可行之路。在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实际应用中,不一定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更应是人与人之间协作的成果。所以教学评价中应采用对群体评价的新思路。

(责任编辑 曾卉)

猜你喜欢
直觉素质教育物理
只因是物理
“好一个装不下”直觉引起的创新解法
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
一个“数学直觉”结论的思考
数学直觉诌议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我不是教物理的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