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Delphi法重构高职心理与精神护理课程实践研究

2015-10-16 02:02董丽芳董燕艳周亚萍邢玉华
浙江医学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函询精神科课程内容

董丽芳,葛 炜,董燕艳,徐 霞,周亚萍,邢玉华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0)

·教学研究与管理·

应用Delphi法重构高职心理与精神护理课程实践研究

董丽芳,葛 炜,董燕艳,徐 霞,周亚萍,邢玉华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0)

目的:使用德尔菲(Delphi)法对高职心理护理和精神科护理2门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方法应用Delphi法,先后进行了两轮护理专家问卷函询,对高职心理与精神护理课程内容及表现形式等进行函询,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两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所定教学内容的变异系数均小于0.3,协调系数0.937。结论本研究将“心理护理”和“精神护理”紧密衔接,避免了内容的重复,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可为其它高职院校心理与精神护理课程设置提供借鉴。

心理与精神护理;课程重构;Delphi法

Abstract:[Objective] The study is use Delphi method to optimiz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vocational courses includ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psychiatric nursing”. [Method]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two rounds of nursing expert questionnaire consultation by applying Delphi method, and the consulting content concluded the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so on. All results were analyzed on statistical methods. [Result] Both of the recovery and efficiency in the two rounds of questionnaire consultation were 100%. All of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s of teaching content were less than 0.3 and the coordination coefficient was 0.937 after optim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ourse content. [Conclition] This study coordinates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psychiatric nursing” closely to avoid duplication of content, enhance the usefulness of the course, provide a basis for other vocational nursing colleges to open “psychological and psychiatric nursing” course and give guidance to vocational nursing studies about other course reforms.

Keywords: psychological and psychiatric nursing; course reconstruction; Delphi method

随着全球疾病谱和健康观的改变,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已成为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1],心理与精神护理在整个临床护理中的位置变得日趋重要。心理与精神护理在国外发展得较好,主要表现在:国外综合医院都设有精神科,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接受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和精神科护理知识学习,心理护理的学习为精神科护理奠定基础,精神科护理是心理护理的延续[2]。国内心理与精神护理起步较晚,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心理护理与精神科护理为分开的2门课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心理护理实用性不强,精神科护理专业性很强;教学内容前后衔接不紧密,部分教学内容重复。为了满足人们对心理和精神健康的需要,培养胜任岗位需要的高职护理人才,本研究使用Delphi法对心理与精神护理课程进行优化整合。

1 资料与方法

德尔菲 (Delphi) 法其核心是通过匿名方式进行几轮咨询,征求专家们的意见。预测、评价领导小组对每一轮的意见进行汇总整理,作为参考资料再寄发给每位专家,供专家们分析判断,提出新的论证意见。如此多次反复,意见逐步趋于一致,得到一个比较一致的、且可靠性较大的结论或方案[3]。

1.1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本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共6名,其中主任护师1名,主任医师1名,副教授1名、副主任护师1名,讲师1名、助教1名,都从事心理与精神护理教育和临床工作。研究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函询表、遴选专家并对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等。

1.2 函询表制定

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分析国内外兄弟院校的高职护理专业心理与精神护理课程教学计划,结合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和国际注册护士考试(ISPN)大纲,制定函询表的雏形。选定6位专家进行预调查,检测其可行性,并根据结果修正函询表。

1.3 遴选专家

根据研究目的、对象以及Delphi法的特点,专家纳入条件为:(1)从事心理与精神科临床护理与护理教育15年以上;(2)副高及以上职称;(3)本科及以上学历;(4)关注心理与精神护理教育的发展,能保证在课题研究期间连续参加几轮咨询。Murphy认为专家数量越多结论的可靠性越大[4]。但专家数量过大会造成结果处理和数据分析的难度加大,故专家人数以15~50人为宜[4],本研究选定了18位专家。

1.4 函询过程

以E-mail和亲自发放的方式将函询表及付费信封一起送交给18位专家。第一轮,函询表内容分3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Delphi法与研究步骤、研究目的及相关的背景资料,并对如何回答问卷做出了说明。第二部分是对专家一般情况的调查,包括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专家对调查内容的熟悉程度以及对课程重构的依据。第三部分是对课程重构的调查,征询心理与精神护理课程所要开设的内容、章节安排及各章节的学时分配等。问卷最后附有一个开放性问题,获取专家有效的意见和建议。第二轮,将第一轮的专家意见进行汇总整理,形成第二轮函询问卷,作为参考资料再寄发给各位专家,供专家们分析判断提出新的论证意见,最后意见趋于一致,得到一个比较一致的结果。在问卷的最后附有问卷回收时间。问卷发出后,经常电话询问函询表的填写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函询表收回后,使用Excel和SPSS18.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依据函询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即参与研究的专家对每项指标评价的意见是否存在较大分歧,可通过计算各预测评价问题的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来反映[4]。

2 结果

2.1 被咨询专家的一般情况

专家职称:正高职称13人,副高级职称5人;专家学历:硕士研究生3人,本科15人;工作年限:15~20年1人,20~30年8人,30年以上11人。年龄38~51岁,平均年龄(45±2.56)岁。

2.2 专家函询结果

重构后的心理与精神护理课程内容见表1。

表1 重构后的心理与精神护理课程内容

3 讨论

3.1 专家函询情况

3.1.1 专家的积极性高 两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反映了专家对本研究的积极性,说明了专家对该研究项目的关心程度[5-6]。

3.1.2 专家对课程重构指标协调程度好 专家的协调程度可以用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表示,变异系数越小,专家的协调程度越高[5-6]。经过两轮函询,本研究中的变异系数均小于0.3。协调系数在0~1之间,数值越大,协调程度越好[5-6],本研究的协调系数为0.937。

3.2 专家对课程重构的意见和建议

3.2.1 对课程优化整合的看法 94%的专家认为,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心理护理与精神科护理为分开的2门课程,存在教学内容重复、教学环节不连贯等问题。本研究将2门课程合并为心理与精神护理一门课程,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为其它高职护理院校心理与精神护理课程设置提供依据,并引导高职护理专业其它课程改革研究。

3.2.2 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 在第一轮函询过程中,一位专家提出:鉴于目前高职教育提倡的项目化教学,心理与精神护理中的章节能否改为项目任务。研究小组在征求其他17位专家的基础上认为:心理与精神护理课程理论性较强,现有条件下不适合搞项目化教学,采用章和节的形式更合适。

3.2.3 课程内容的选择 与以往教材内容相比,上篇—心理学基础与心理护理不仅包括了基础心理学、心理评估、心理护理等内容,还有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内容。第四章心理评估部分,附录临床上常用的一些心理评估量表,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临床上常用的心理评估量表。第六章心理治疗部分,系统详细地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心理治疗技术。有2位专家认为心理学部分包含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内容,范畴较广,可能会给教学带来难度。研究小组在征求其余16位专家的基础上认为: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应该接受全面的心理学知识,目前国内多数高职护理专业除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开设其它心理学课程,因此心理与精神护理课程中的心理学知识范畴要广,护生通过学习对心理学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下篇—精神病学基础与护理:鉴于目前心境障碍患者发病率增高的趋势,第十四章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增加了心境障碍其它亚型,目的让学生们对心境障碍有个全面的了解。针对目前网络成瘾等社会现象,第十八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增加了“非物质性成瘾行为”的讲述。由于孕前检查等防护措施,精神发育迟滞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儿童情绪障碍等有所增加。因此,第二十章儿童期精神障碍的护理中,精神发育迟滞不再作为重点内容单列一节,而是作为知识拓展;其他儿童与少年期精神和行为障碍的护理作为重点内容单列一节来讲述。以上内容,83%的专家达成一致意见。

3.2.3 课程内容的合并和重组 在专家函询的基础上,将“危机干预”和“应激障碍患者的护理”两部分内容合并为一章“危机干预与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将“心理生理障碍的护理”与“心身疾病的护理”两部分内容合并为一章“心理生理障碍与心身疾病的护理”。“自杀”在心理护理与精神科护理都有涉及,本次把自杀的内容合并为一节,放在第十章精神障碍急危症状的防范与护理这部分内容中来讲述。第三章发展心理学,详细讲述了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心理特点,为避免内容的重复,第七章心理护理部分不再讲述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护理。“精神障碍的家庭护理与社区防治”这一部分内容不再单独列为章节,在讲到各种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时一起讲述。“木僵患者的护理”这部分内容不再单列一节,而是放在精神分裂症紧张型患者的护理中讲述。对此,78%的专家达成一致意见。

下一步的研究:本研究紧紧围绕岗位胜任力选取了教学内容,但是目前缺乏有针对性的教材。另外,能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根据本研究编写有针对性的教材,建设有过硬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2]唐泓源,左月燃,于楠.《精神科护理学》纳入护理课程体系的必要性[J].南方护理学报,2003,(03):73-75.

[3]季新强,刘志民.Delphi法及其在医学研究和决策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6,(06):11-15.

[4]Powell C.The Delphi technique: myths and realities[J]. J Adv Nurs,2003,41( 4): 376-382.

[5]Shrivastava A. Developing a core curriculum for the pediatric component of vocation.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2005,90(2):82-85.

[6]蒋小花,沈卓之,张楠楠,等.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7(3):429-431.

PracticalapplicationofDelphimethodinthereconstructionof“psychologicalandpsychiatricnursing”coursei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

DONGLifang,GEWei,DONGYanyan,XUXia,ZHOUYaping,XINGYuhua

(Ningbo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s,Zhejiang 315010,China)

G642.0

A

1672-0024(2015)01-0001-04

董丽芳(1981-),女,浙江宁波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编号:2014SCG288)

猜你喜欢
函询精神科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函询岂是走过场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函询岂是走过场
朔州市朔城区:严把第一道关口 扎实开展谈话函询
发挥谈话函询『百分百』作用坚决防止『浅谈(函)辄止』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