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复式教学『同动同静』模式探微

2015-10-21 13:53鄂向红
甘肃教育 2015年18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鄂向红

【关键词】 小学语文;复式教学;“同动同静”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8—0122—01

在语文复式教学“同动同静”新模式的课堂里,相邻的两个年级同时进行教学活动,两篇美文在同一节课内相遇。以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课《清平乐·村居》和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课《手指》为例,无论立意还是写作方法,两篇文章都大相径庭,这样的两篇课文放在一起教学,如同两个陌路人相遇,他们会有共同话题吗?六年级学生对五年级课文的学习还会有兴趣吗?到底怎样组织教学活动呢?

其实,曾涛教授曾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每篇课文都能挖掘出适合每一个年级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素材,课文只是一个载体。不错,语文承载的功能很多,但重中之重应该是语言的运用,而语言的运用正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个别教师又有这样的疑问:两篇课文同时展开教学时间够吗?既然一篇课文能挖掘出适合不同年级学习的素材,能否舍其一,选用一篇课文来教学呢?其实,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学生只有在充分的阅读中才能培养语感,才能积累、运用语言。古人也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鉴于此,抓住最核心的知识点进行教学,给予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十分重要。另外,让高一级的学生重温旧知也很必要,更何况第二次的学习并非简单的重复。对此,笔者通过实践初步感悟到一些做法。

一、注意确定教学重点

《手指》是一篇略读课文,全篇或比喻或拟人或设问,写作方法巧妙灵活,将五根手指的功能深入浅出地介绍得一清二楚,读了作者的介绍,我们会情不自禁地产生共鸣,所以对于手指功能的学习可一带而过。《手指》最核心的内容是它的寓意,即怎样将所有的力量团结起来。因此,笔者将学习重点落到了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同静环节中,让六年级学生背诵有关团结合作方面的名人名言或谚语,让五年级的学生以《夸夸我的手》为题写一段话。为了能更好地运用比喻、拟人、设问等方法进行写作,笔者又给六年级学生设置了作业,让学生以《谦虚的五指》为题写一篇短文,有《手指》引路,学生能轻松完成作业。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的艺术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要上好课,就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熟练掌握和应用教学技能和方法。课堂教学牵涉面广,灵活性强,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进行长期的、艰苦不懈的努力,无论是课前预习、课前热身还是课堂教学,都要紧密联系。做好课前预习意味着学习要求须清楚具体,将学生能自行解决的事情放手让他们自己在课前完成,如,通读另一个年级的课文。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如,声情并茂地朗读《清平乐·村居》比刻意地讲解更有效。抓重点词句,抓文眼,透过文眼让学生思考、想象、领悟,效果会很好。

三、注重课外知识拓展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而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其内容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认识语文教育全面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行之有效的课外拓展,能够保证良好的信息来源,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这里所说的拓展是对原文教学的深化,可读可写。如,在教学《手指》一课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朗朗上口、容易记忆的关于团结方面的谚语与名人名言,在同静环节中,要求学生读一读、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句子。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纷纷兴高采烈,不仅在最后同动的环节中背得有滋有味,还能将所背内容及时、恰当地运用到自己写的一段话中。一个年级背诵,另一个年级倾听记忆,下课后仍意犹未尽,即使没有教师督促,学生也会互相交流。

四、通过反馈升华情感

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不要局限于本年级的课文内容,如,本节课的小练笔让五年级的学生写《夸夸我的手》,让六年级的学生写《夸夸我的家》。在最后的反馈活动中,教师应告诉学生,幸福和谐的生活要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幸福和谐的社会要靠我们的团结合作去建设。至此,两篇风格不同的文章已从相遇到思想上相融,这个过程是美丽的。另外,教师要注重座位的安排,根据教学需要,我们可以按年级分开编组,也可以将不同年级混合编组,对于小班额的复式教学来说,同一个班级中,不同年级如同层次不同的小组,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到对方的学习活动中去,座位可随时灵活变动。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