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胡注勘误一则

2015-10-21 20:00全蓬勃
新西部下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资治通鉴

全蓬勃

【摘 要】 本文认为《资治通鉴》胡注中有一“奴”例,即后燕主慕容垂之子慕容农的小名“恶奴”,胡三省先生将其误为鲁利骂其妻,此弊对后世也有影响。作者考证列举了大量的西晋、东晋、南北朝以及唐宋名人的小名皆含“奴”字,说明小名是刚出生时父母给孩子起的 “乳名”,大多鄙俗粗野,未必皆有典故,越是鄙俗,越好养活。这里面其实是中华民族自古而来的朴素辩证法的体现。

【关键词】 胡三省;《资治通鉴》;恶名;奴

小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至今中国社会中依然有以恶名为小名的现象,这寄托着中国最朴实的父母们的美好愿望,在魏晋南北朝乃至于隋唐有一种现象,即以“奴”为名,这种现象不绝于史,前人已有研究,然《资治通鉴》胡注中有一“奴”例,胡三省的注解似乎有些偏颇,究其原因是因为胡三省未能注意到这种现象以致纰漏,本文试图整理魏晋乃至隋唐以“奴”为名的例证来探讨这一现象。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载:

(晋孝武帝太元九年)慕容农之奔列人也,止于乌桓鲁利家,利为之置馔,农笑而不食。利谓其妻曰:“恶奴,郎贵人,家贫无以馔之,柰何?”妻曰:“郎有雄才大志,今无故而至,必将有异,非为饮食来也。君亟出,远望以备非常。”利从之。(中华书局,3321)

胡三省于“恶奴”下注云:

句绝。恶奴,盖詈其妻之语。

胡三省先生是宋元之际的大儒,所作《资治通鉴音注》为后世学者所重,世称“胡注”,举凡“纪事之本末、地名之异同、州县之建置离合、制度之沿革损益。”无不穷波讨源,详加疏解。由于胡注的成就卓越,后人称赞它是:

《通鉴》之功臣,史学之渊薮。(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一百“通鉴胡氏音注”条,1147)

在此例中,胡三省认为“恶奴”是鲁利斥骂其妻之语。受他的影响,后世学者不乏此种观点。王幼学《通鉴纲目集览》:

恶奴,句绝,鲁利呼其妻名云,郎贵人,郎犹称郎君,指慕容农也。《契丹志》云:北朝亲近无职事者呼为郎君。(《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卷二十一,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690,202)

明人陈济《集览正误》:

恶奴,今按此乃戏骂其妻之辞,非名也。(同上)

但是如果细加考证,本例中“恶奴”一词并非此意胡三省先生所指的意思,胡三省先生的错误在于句读不当。《晋书》所记载的另一条“恶奴”的意味颇值得玩味。

《晋书·孝武帝纪》载:

(太元十九年)冬十月,慕容垂遣其子恶奴寇廪丘。

在这里,“恶奴”显然指代的是慕容垂的儿子,那么结合上条所引的《通鉴》太元十九年条,“恶奴”有没有可能就是投奔鲁利的慕容农呢?

此事又记载于《晋书·慕容垂载记》:

(慕容垂)使慕容农略地河南,攻廪丘、阳城,皆克之,太山、琅邪诸郡皆委城奔溃,农进师临海,置守宰而还。垂告捷于龙城之庙。

此条在《晋书》中并没有注明是哪一年发生的,但是《载记》中紧接着交代的燕魏参合陂之役,此役发生于后魏登国十年,也就是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十年,离《孝武帝纪》所载恶奴寇廪丘的时间很是接近。

我们还可以找到其他更有力的旁证,例如:《通鉴》卷一百八太元十九年条:

燕主垂东巡阳平、平原,命辽西王农济河,与安南将军尹国略地青、兖,农攻廪丘,国攻阳城,皆拔之。

《全晋文》卷一百五十中交代的更明显:

农字道厚,小字恶奴,垂第三子,封辽西王。

宋人陈思《小字录》:

恶奴:慕容农小字恶奴,垂第三子。(《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948,722)

综上,我们可以确信,“恶奴”应指慕容农,此句应当读为:“恶奴郎,贵人,家贫无以馔之,奈何?”慕容农乃后燕帝室之胄,投奔列人,为置酒馔而不食。鲁利疑因家贫饮食不丰故,其妻则认为,慕容农乃胸有大志之人,今到家中,必有要事,不为口腹而来。在这里,中华书局版的《资治通鉴》并没有将此勘误,断句依然存在着错误。

胡三省先生的失误,在于未留意魏晋南北朝之人中有以恶名为小字的习俗,史籍中记载较多,仅以“奴”字为例,魏晋南北朝史籍中记载比比皆是:

《宋书》卷一《武帝本纪上》载:

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绥里人,汉高帝弟楚元王交之后也。

《陈书》卷六《后主纪》载:

后主讳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高宗嫡长子也。

《晋书》卷三三《石苞列传》载:

(石苞之子)崇,字季伦,生于青州,故小名齐奴。

《晋书》卷九五《佛图澄列传》载:

季龙大享群臣于太武前殿,(佛图)澄吟曰:“殿乎,殿乎!棘子成林,将坏人衣。”季龙令发殿石下视之,有棘生焉。冉闵,小字棘奴。

《晋书》卷九六《列女传》载:

尝冬至置酒,(李)絡秀举觞赐三子曰:“吾本渡江,托足无所,不谓尔等并贵,列吾目前,吾复何忧!”(周)嵩起曰:“恐不如尊旨。伯仁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好乘人之弊,此非自全之道。嵩性抗直,亦不容于世。唯阿奴碌碌,当在阿母目下耳。”阿奴,(周)谟小字也。后果如其言。

《晋书》卷一二二《石纂载记》载:

初,(石)纂尝与鸠摩罗什棋,杀罗什子,曰:“斫胡奴头。”罗什曰:“不斫胡奴头,胡奴斫人头。”超小字胡奴,竟以杀纂。

《四朝见闻录·附录》载:

又尝书乐毅论一篇与献之学,后题云赐官奴,即献之小字。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北魏》《魏故使持节平东将军冀州刺史勃海定公封使君墓志序》载:

君讳魔奴,勃海脩人也。

由此可见,古人以恶名为小字屡见不鲜,但是古人成年以后,自有大名,他人尊称其字,或以别号、官衔称之,因此史籍中多只记载古人的大名、表字,文献中虽然可以查阅其别号代称,但对于个人隐私的小名还是多付阙如,以恶名为小名的就更难以查询,但是仍有好事者博采旁搜,从诸家典籍中钩稽古人的小名,编为专书,如唐代陆龟蒙编有自秦至隋的人物《小名录》,宋人陈思辑有《小字录》一卷,断限到赵宋一朝,其后明代学者又有补遗之作,宋人还专门搜集《侍儿小名录》以助谈资。而这些文献,对于了解古人的小名文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探究古人的小名小字,不仅可以丰富姓名文化的内涵,就其中所包含的诸多古人的逸事隐私和世态人情而言,也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

在上述例子中,既有帝室之尊者也有世家大族,更有不闻名于史的封魔奴,可见,古人有以恶名为小字的习俗。查阅典籍,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陶侃之子陶范小字胡奴,王导之子王劭、王荟的小名分别是大奴、小奴,谢安之弟谢石小字石奴,桓嗣小名豹奴,孙腾小字僧奴。而小字叫阿奴的人物更多,有刘真长、周谟、周嵩等人,以上大多出自《世说新语》。又如西晋名士兼富豪的石崇小字齐奴,著名诗赋家潘岳小字檀奴。潘岳字安仁,《晋书》中没有记载他的小字,但是根据宋代杨伯岩《臆乘》和元代陶宗仪《说郛》》卷十一,都说潘岳小字叫檀奴,清人《桂松堂全集》中有“檀奴又咏悼亡诗”之句,这檀奴明显即指潘岳。又因潘岳姿容丰丽,后世诗文小说中 便常以檀奴、檀郎、潘安代指情郎和美男子。《周书·杨忠传》云:“杨忠,弘农华阴人也。小名奴奴。”他曾力格猛兽,屡建战功,位至柱国大将军,封随国公,其子即隋文帝杨坚。这样一位“男人女名”(清人陆凤藻《小知录》卷四语) 的人,史书载其“美髭髯,身长七尺八寸,状貌瑰伟,武艺绝伦,识量沉深,有将帅之略”。真可谓“名不符实”了。还有陈朝大将任忠小字蛮奴,北魏李沂小名真奴,高祜小名次奴,均见于史册。隋唐时期男子小名叫奴的仍不少,如隋代著名诗人卢思道小字释奴,唐代奸相李林甫小字哥奴,宁王李宪之子李琎小字花奴,李白之子伯禽小字明月奴,白居易之弟白幼美小字金刚奴,晚唐李异小字锦奴等。此外《南齐书》 和两唐书中还有叫李乌奴、潜三奴、王佛奴、 路寄奴、任客奴,多系下层出身者,史籍所载究竟是大名抑或小字,现已很难说清楚。

一般人给儿女起名多有寓意,古人的命名更是讲究出典。小字是刚出生时父母给孩子起的“乳名”,大多鄙俗粗野,未必皆有典故,或纪念子女的诞生之地,或寄托父母的美好祝愿,或记载出生时的某一轶事及祥瑞,或命之以動物家畜之名,还有直接以形貌、排行起小名的。越是鄙俗,越好养活;越是难听,越显出父母的疼爱。这里面其实是中华民族自古而来的朴素辩证法的体现。或许“卑贱者最聪明”正是这一思想的一种最直接阐释吧。

【参考文献】

[1]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华书局,1982.

[2] [南朝·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5.

[3] [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

[4] [唐]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7.

[5] [唐]令狐德棻.周书.中华书局,1971.

[6] [宋]叶绍翁.四朝见闻录.中华书局 ,1989.

[7] [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

[8]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中华书局,1985.

[9] [清]严可均.全晋文.商务印书馆,1999.

[10]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中华书局,1992.

[11]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

猜你喜欢
资治通鉴
胡三省苦心作注
火了1000年,一套被毛泽东翻碎了的书
如果只读一本古书
《资治通鉴》25句至理名言
《资治通鉴》选读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资治通鉴》带我玩穿越
《资治通鉴》讲座东汉三国:士大夫与豪门政治(七)名士心结:曹操为什么杀孔融
《资治通鉴》为什么不可替代?
《资治通鉴》讲座东汉三国:士大夫与豪门政治(三)士风矫激:东汉士大夫政治
《资治通鉴》选读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