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合作学习误区,提高合作学习实效

2015-10-21 19:11马莲
学周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科学评价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马莲

摘要: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的一种目标导向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 思维价值 教师参与 科学评价

新的课改理念指出,要由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的课堂教学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课堂转变。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角色,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开展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的同仁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有一些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有益做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的一种目标导向的教学活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当前很多合作学习中存在误区,下面就如何走出这些误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进行探讨。

误区一:合作学习忽视自主学习

我们在听课教研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马上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实际上这是不合理的。因为在合作学习之前,我们必须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以保证学生能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如果省略了这一环节,我们的合作学习就很容易沦为那些基础好、反应快的学生的表现平台,而那些基础差、反应慢的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儿。这无异于另外一种形式的灌输,只不过灌输的主角由教师变成了学生。因此,在合作学习开始前,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加入到合作学习的行列中,这样就使得课堂交流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互通有无,气氛热烈,真正达到交流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误区二:合作学习但无思维价值

在合作学习中,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高度警惕,那就是一些教师给学习小组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几乎不用思考就可以得出结论或者在教材上可以直接找出现成答案。在这样的情况下无须开展什么小组合作学习,否则,无异于白白耽误学生时间,浪费学生的生命。而另外一种相反的情况则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难,学生经过合作学习也不会出什么结论,其结果也是白白浪费学生时间,达不到让学生学到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因此,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生活经验,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即问题不能过简,也不能过难,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就像摘果子一样,看起来能摘到,真跳起来摘时却发现并非易事。这样的问题才会引起小组成员的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产生合作探究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弄清他们的知识储备,设置科学合理的问题。

误区三:合作学习缺少教师的参与

在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有的教师认为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事情,教师则游离于学生的合作学习之外,表现为教师把任务抛给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不进入学习小组,而是呆立一旁,驻足观望。这种做法也是对合作学习的一种误解。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是无关者,而是合作学习的引导者甚至是组织者。教师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合作学习的进程进行合理的才能使学生的合作学习少走弯路,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误区四:合作学习缺少科学评价

在实行小组合作學习的过程中,还有一种现象是对合作学习的误读,即认为合作学习是由学生经过自己合作完成,合作的过程以及结果都由学生自己把握,教师在学习小组汇报完合作情况后不应该做评价。这种观念十分有害。恰当而科学的评价是小组进步的不竭动力,能够培养小组积极思考、深入研究、合作共享、高效学习的学习精神。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如果缺少教师的科学评价,则不利于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一定要重视对小组的评价。我们不仅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合作的过程;不仅仅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更应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仅评价发言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更应关注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发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应关注他们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

总之,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思考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小组学习,对小组的合作学习要做出科学的评价。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有序、高效进行,成为促进学生进步的强大推力。

(责编 张翼翔)

猜你喜欢
科学评价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寓教于乐,打造快乐而有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