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组培训在临床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的应用

2015-10-25 05:41周福心徐友岚梁小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1期
关键词:成组导管护士

周福心 徐友岚 梁小敏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广东 东莞 523000)

成组培训在临床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的应用

周福心 徐友岚 梁小敏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广东 东莞 523000)

目的 提高护士的中心静脉维护技术,延长中心静脉置管时间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建立危重症小组,制定成组培训计划,选取82名临床护士作为培训对象,规范导道的维护技术、流程,制定导管维护指引。结果 护士维护导管的技术提高,患者带管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带管时间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成组培训有利于提高护士导管维护技术,延长中心静脉置管时间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成组培训;护理

中心静脉置管是把一种特制的导管经皮肤穿刺置留于中心静脉腔内(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利用其测定各种生理学参数并进行相关诊断及治疗,同时也可建立长期的输液途径。目前中心静脉置管已是急救复苏、危重患者、大手术中监测与治疗必不可少的技术[1]。近年来在临床广泛应用。因此置管后的维护工作量越来越大,大都靠病房护士进行,而导管维护是否规范将直接关系到导管留置时间长短和并发症发生率的高低[2]。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GT)是揭示和利用事物间的相似性,按照一定的准则分类成组,同组事物能够采用同一方法进行处理,以便提高效益的技术。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前苏联与欧洲等一些国家,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因此我院根据此原理,经过问卷调查、理论讲授、制定临床中心导管维护指引、进行临床督导等成组计划进行培训督导,提高护士的导管维护技术、延长置管时间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3]。

1 临床资料

选取82名临床护士作为培训对象,其中护士42人、护师37人、主管2人,各培训对象均为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相关临床科室的护士或护理骨干;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共150例,成人组42例次,小儿26例次,新生儿82例次。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共288例,成人组87例次,小儿59例次,新生儿142例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疾病种类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 法

2.1医院成立危重症小组,组长为副主任护师职称,2008年广东省赴港专科护士,主要职责是制订中心静脉导管维护调查问卷内容,制订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的关键步骤[4],明确各组员职责,组员均为主管护师职称,由1名病区护士长及3名高年资护士组成,主要负责收集及调查82名临床护士在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中出现的相关护理问题,并将信息整理,制定理论考核试卷,修订中心导管维护指引,在理论讲授、分析相关问题前后各进行理论考核,并将问题及时总结完善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指引,实施下一轮临床督导,收集及调查培训前后的临床护理问题是否已解决。

2.2问卷调查收集信息:危重症小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信息,分析并总结出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尚存的主要问题,包括:敷料的更换、肝素帽的消毒及更换、封管及冲管技术、导管的固定等。

2.3总结及原因分析,制定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指引:通过问题总结及原因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为了检查培训效果,并制定中心静脉置管维护(敷料的更换、肝素帽的消毒及更换、封管及冲管技术、导管的固定)理论考核试题,采用闭卷考核方式,百分制进行评分。分别对82名护士进行培训前后考核。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的理论考核成绩(n,%)

2.4培训后临床督导及中心导管维护效果的评价:①中心导管置管患者带管时间延长:带管时间:观察组5~46(16.00±2.62)d,明显长于对照组2~28(5.89 ±1.3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患者带管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观察组为7.99%(23/2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3% (71/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患者的满意度提高:观察组94.44%(272/28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3% (59/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 论

中心静脉置管术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目前不少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者因没有得到正确维护而出现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移位或断裂、菌血症等并发症,患者的满意度较差,因此制定适合本院的临床护理的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指引越来越重要和迫切[5]。培训前对病区护士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护理相关知识点的测试结果表明,护士对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与导管维护等方面的掌握不全面,或在实施维护具体过程中并不能很好地将相关技巧运用下去。如护士对导管留置的并发症,尤其是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防治知识了解不足,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不全面,成效不佳。我们的培训包括理论和技术双结合:①常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导管维护、并发症与护理;②降低导管感染的措施与护理技术包括:洗手与消毒技术;敷贴的选择与固定技术;注射通路和液体的更换;肝素帽更换原则与消毒方法[6]。并进一步细化中心静脉维护指引,在关键步骤,护士容易出现问题,有疑惑的操作流程进一步细化,详列各种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法。如敷料的更换、肝素帽的消毒及更换、封管及冲管技术、导管的固定等等,并配予详细的图片,护士有如宝典在手,使用方便。

根据目前国际上的护理新理念和护理精神,设计护理问卷调查表,深入临床科室进行调研,再根据调研结果,设计培训课程,制定临床指引,使整个培训计划如同量身定做,适合每一位护士。培训后,各护士参照培训组制定的指引,规范地落实各项护理工作,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护理专业分科越来越细,患病者既需要接受专科管理,又需要得到全面关注[7]。本次成组培训课程着重发展专科护理才能,配合护理专科化路向,并推动臻深护理的发展。

[1]乔爱珍,苏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2.

[2]孙秋华,杨郁文,黄双英,等.对中心静脉置管及护理组织管理模式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22(7):1939.

[3]周保利,英立平.临床路径应用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3-8.

[4]李虹,刁永书,吴绍勇.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方法和护理[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4):4.

[5]何卫,姜在波,单鸿,等.中心静脉通道的建立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1,10(5):271

[6]孙秋华,杨郁文,黄双英,等.对中心静脉置管及护理组织管理模式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22(7):1939.

[7]刘于,李秀云.专科护士培养方法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6,21(9):42-43.

R472

B

1671-8194(2015)21-0294-02

猜你喜欢
成组导管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中线导管应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文房雅士
航天典型结构件成组加工工艺方法
基于FirmSys平台的核电厂成组控制研究及应用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线性表成组链式存储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