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柱石:探寻中国好干部的内心世界

2015-11-14 20:37本刊编辑部
传记文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内心世界焦裕禄真情

⊙ 本刊编辑部

国家柱石:探寻中国好干部的内心世界

⊙ 本刊编辑部

如果不把焦裕禄、牛玉儒作为“先进典型”来歌颂、赞扬、顶礼膜拜、奉为偶像,而是把他们还原为一个普通人,一个诚恳做事的国家干部,也许能看到他们身上更为真实和闪光的地方。多年来,由于宣传的需要(不是不可以),由于某种惯性思维,由于过分夸大和揄扬先进人物的某些方面,往往遮蔽了这些人物身上更为纯朴和动人的品质。比如他们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情感生活,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种种思想历程。实际上,描写先进典型作为普通人的一面,或许更能打动我们,更能揭示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更能使他们在老百姓心中扎下根,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其实,我们宣传过的那些“中国好干部”自有其更为丰富精彩的内心世界,而揭示这个层面不仅不会给他们形象减分,反而会让人们更加尊敬和热爱这些为国家奉献和付出的优秀人物。

本期“中国思想肖像”以“国家柱石:探寻中国好干部的内心世界”为主题,记述了两位已逝的“老典型”:焦裕禄、牛玉儒。用别样的视角和笔触展示这两位人民公仆的最后岁月。同时还写了两位在边疆生活工作过的“新人”:杨纪朝、丹增,他们现在仍战斗在工作一线,用真实的行动与作为谱写自己平凡而切实的人生诗篇。

读《焦裕禄的最后岁月》的时候,编辑部的编辑人员被感动得几次哽咽,几度搁下校样,表达自己不平静的阅读感受。作为一个县委书记,时隔17年才回乡探亲,竟凑不足盘缠,向县长借钱,而县长看到焦裕禄棉袄里面竟是“光板”,连件秋衣都不套,硬拉着他到街上扯了便宜的处理布做衬衣。一个堂堂县委书记穷得叮当响,衣着破烂,还一心为公,与如今动辄贪墨上千万、上亿元的县官们相比,怎能不令人心生感动!

《“当代焦裕禄”牛玉儒的真情世界》也是写牛玉儒在最后几个月的时间里如何心系呼市人民,如何不顾病痛折磨,毅然超越生死,顽强工作的感人事迹。但这“感人”不是因为他的拼命,而是因为他的真情,因为他顽强的生命意志力,因为他真实的思想世界和丰富的内心活动。固然,共产党人也是人,但那种信念能让共产党干部超越一般“人”的局限,做出令人感佩的事来。

援藏干部杨纪朝是一位普通的技术干部,组织选派他在西藏工作,他当初不是没有犹豫和顾虑,但他一旦走入雪域高原,那份真情和热血便开始不停地涌动,促使他扑在事业里,忘我地工作,为拉萨啤酒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丹增是西藏干部,后来,组织派他去了云南当省委副书记,他就把自己对云南的热爱全部投入到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上面,创造了“云南现象”,获得全国瞩目。

中国几千万干部是国家坚挺的柱石,支撑着中华民族这座大厦屹立于世界东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我们刊发这组稿件,一方面呼唤更多的“中国好干部”涌现出来,另一方面也祝愿我们伟大祖国在新的历史阶段发展稳健,不断向前。

猜你喜欢
内心世界焦裕禄真情
以画换真情,“解忧杂货店”收录善良和温柔
风雨真情
真情
焦裕禄
地点的政治:《无名的裘德》中的地点与人物内心世界
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们说焦裕禄
认与逃的辩证法——石黑一雄小说中的内心世界
真情是不虚、不私、不妄之情
打开女强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