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部位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2015-11-15 07:43赵晓芸陈冬琴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4期
关键词:半球单侧功能障碍

赵晓芸 陈冬琴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苏州 215000

脑梗死是当前神经内科中发病率居于榜首的病症,而吞咽障碍则是脑梗死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关于脑梗死发病部位与吞咽功能障碍的关系,Galovic[2]等认为与吞咽中枢在两侧大脑的不均衡分布有关。另有假说提出正常吞咽需双侧大脑半球协调完成,单侧梗死后,健侧无法单独完成吞咽活动的观点[3]。本研究通过洼田饮水试验、头颅MRI检测等途径重点分析脑梗死患者发病部位与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的关系,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01—2014-01神经内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男117例,女83例;年龄40~85岁,平均(59.3±11.5)岁。通过洼田饮水试验将患者分为正常吞咽组(76例)和吞咽障碍组(124例)。纳入标准:(1)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标准[3];(2)发病1周内入院,自愿配合研究。排除标准:(1)生命体征不稳定,难以配合研究进行;(2)伴有其他严重脏器功能异常;(3)因其他原发性病灶曾发生过吞咽功能障碍。

1.2方法

1.2.1 吞咽功能障碍评定方法:于患者入院后48h内,责任护士予以洼田饮水试验。主要观察患者的吞咽时间和饮水后的呛咳情况,该方法将吞咽功能划分为5级:1级:1次饮尽且无呛咳;2级:2次以上饮尽,无呛咳;3级:1次饮尽,有呛咳;4级:2次以上饮尽,有呛咳;5级:呛咳多次发生,不能将水饮尽。评价标准:(1)1级,5s以内,为正常;(2)1级,5s以上及2级,为可疑;(3)3~5级,为异常。

1.2.2 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方法: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24h内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SS量表与床位医生共同评价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1.2.3 脑梗死发病部位检测方法:于患者入院后48h内通过头颅CT和头部MRI检测确定病灶左右半球及具体位置分布。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IHSS评分与吞咽障碍的关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发生吞咽功能障碍的比率越高。见表1。

表1 NIHSS评分与吞咽障碍的关系 [n(%)]

2.2不同脑梗死部位与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的关系脑梗死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在62%。脑干梗死吞咽障碍发生率与双侧大脑半球梗死吞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2,P>0.05),单侧大脑半球梗死吞咽障碍发生率分别与脑干梗死吞咽障碍发生率和双侧大脑半球梗死吞咽障碍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9,10.900,P<0.01)。急性脑梗死除小脑外不同发病部位皆会造成吞咽功能障碍,其中单侧大脑半球梗死患者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比例最高。见表2。

表2 2组不同脑梗死部位与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的关系 [n(%)]

2.3不同脑梗死部位与吞咽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关系如表3所示,单侧大脑半球梗死患者出现吞咽障碍的比例最高,轻度与中度吞咽障碍在不同梗死部位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大脑半球梗死患者发生重度吞咽障碍明显多于单侧大脑半球梗死患者和脑干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3 不同脑梗死部位与吞咽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关系 [n(%)]

3 讨论

吞咽功能是人类一项复杂的生理活动,一次完整的吞咽动作要由多个部位在神经中枢的协调下互相配合完成[4]。吞咽功能障碍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吞咽功能障碍在脑梗死前无任何征兆,伴随脑梗死症状而发生,症状好转而缓解[5-6]。吞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摄取营养和水分,且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为62%;通过NIHSS评分发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发生吞咽障碍比率越高;单侧大脑半球梗死患者出现吞咽障碍的比例最高;双侧大脑半球梗死患者发生重度吞咽障碍明显多于单侧大脑半球梗死患者和脑干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与脑梗死部位密切相关。

综上,吞咽功能障碍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见性问题,且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部位与吞咽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对吞咽障碍予以重视,根据梗死部位与吞咽障碍的关系,及时给予吞咽功能锻炼,指导正确进食,避免呛咳,杜绝坠积性肺炎、误吸、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预后。

[1]汪进丁,唐震字,徐丽君.急性脑梗死部位及面积与吞咽障碍严重程度的关系[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11):1 015-1 016.

[2]Galovic M,Leisi N,Muller M,et al.Lesion location predicts transient and extended risk of aspiration after supratentorial ischemic stroke[J].Stroke,2013,44(10):2 760-2 767.

[3]张春兰 .强化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3):41-42.

[4]赵丽华,邱祖燕,崔益凤,等 .脑梗死后吞咽障碍联合治疗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6):37-38;51.

[5]邓红琼,李宁 .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9):1 000-1 001.

[6]孙杨,孔岳南,文芳,等 .行为干预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预后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6):826-827.

猜你喜欢
半球单侧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一种改进PSO-ARMA半球谐振陀螺温度误差建模方法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1例新生儿小脑半球出血并破入脑室手术案例
单侧咀嚼有损听力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肌力平衡疗法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