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合唱与老年合唱训练的共性和个性

2015-11-16 21:48卢梅
剧影月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音域童声声部

■卢梅

童声合唱与老年合唱训练的共性和个性

■卢梅

合唱是声乐演唱艺术中的一种形式,是一门集体的共性艺术。根据作品的需要,分成若干声部,通过声部之间紧密的合作来共同完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共同表现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所要达到的意境。童声合唱与老年合唱是有共性和个性存在的,是有一些相似之处和不同区别的。本文从作者的实际工作经历和日常合唱经验出发,简单论述一下童声合唱与老年合唱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与不同区别。首先来谈谈童声合唱的训练:

一、童声合唱的训练

童声合唱训练是陶冶儿童情操、提升学生素质、修练孩子品德的一个行之有效地好方法、好手段,通过这种学习和训练,使学校的素质教育和孩子们的学业进步都能得到一个质的飞跃和度的拔高,这种双赢的好事应当多多益善、大大提倡。

(一)团队的规模

一般童声合唱团队,人数大约在30人—60人之间比较合适。合唱团不能一味的追求人数,这样只会削弱合唱团的整体素质和作品的表现能力,而且往往会把乐感不强、发音和音准上有问题的学生吸纳进来,歌唱时不但增加的音量不大,而且会影响周边的队员和合唱团整体水平的发挥,要认识到合唱团声势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训练的结果,不仅仅取决于人数的多少。

(二)声音的训练

在童声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正确的发音训练。通过训练让孩子逐渐从自然呼吸转变成歌唱呼吸,以适应歌曲的节奏变化,把练声和唱歌有机结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音域来选择适合儿童的作品,指导孩子们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来演唱,努力做到声音的完美和统一,以适应歌曲的节奏和情绪的变化,把练唱和唱歌有机结合。同时,还要注意听觉的训练。让孩子们经常聆听无伴奏童声合唱,多欣赏纯人声组合的童声合唱等,使其在合唱训练和合唱欣赏中感受到合唱的美妙,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对合唱艺术的热爱和兴趣。除此以外,还要注意对儿童进行节奏的训练。这不仅能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同时也能提高儿童感受音乐的能力,为唱好合唱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声部的配置

由于童声合唱的作品大多为二、三声部少量为四声部作品,超过四声部的童声合唱作品极为少见,所以合唱声部的配置一般为:1、二声部配置: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声部配置,只有高与低两个声部。2、三声部配置:在高低两个声部的基础上,加入一个中声部,这就是三声部配置。这样的童声合唱作品比较多,有利于训练和演唱范围的扩大。3、四声部配置:在高低两个外声部的基础上,加入两个内声部,这就是四声部配置。这样的作品由于声部多、音域宽、演唱难度也大,不仅要求孩子有较高的音乐素质,同时对指挥的能力也有相应要求。童声合唱声部的划分,即要根据个体的音域、音质来确定每个队员演唱哪个声部,也要强调各声部之间的平衡,以及低声部与高声部的力量对比。

(四)队员的选拔

一是学校老师的推荐。因为老师比较了解学生的音乐能力,二是对学校公开招生。通过自愿报名、择优录取。招收童声合唱队员有基本的要求,比如视唱能力、乐理知识、表演水平等等,最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具有较好的音准概念、较好的声音条件,是否能胜任本声部的音域和较强的节奏感等方面的素质和潜力。组建童声合唱团,其最终目的是发展童声合唱艺术,需要善于积累经验,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从控制规模,有效配置,按质招收着手,科学施教、培养新人,建立起一支稳定的童声合唱队伍,推动童声合唱艺术的发展。下面再来谈谈老年合唱的训练。

二、老年合唱的训练

与儿童合唱训练所不同的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年合唱是通过美声唱法,张弛有度的气息与高位置的咬字、吐字等方面的歌唱技术要求,以及用清晰的语言、有控制的声音和声部间均衡、和谐、统一、风格多变的技法,来完成对合唱作品的艺术表现,达到作品所要求的音量、音色,最终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团队的组建

打造一支好的老年合唱团,首先要从组建入手。老年合唱团,基本是以退休的老人为主,它与童声合唱团无论年龄、音色、音域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几乎是一群没有任何音乐基础且文化水平高低不等的老年人。他们的优势和特点就是学习态度认真,排练时间充足,喜欢唱歌,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能经常性的参加社区公益性展演。对于老年合唱团,一定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发挥他们的优势、遵循他们的个性,从基础做起,一点一滴的渗透辅导,耐心细致的排练,才能不断提高合唱团队的整体演唱水平。

(二)声音的训练

老年人的声音,按照他们的年龄和生理特征已基本定型,已经不存在有变声的问题。因此在气息的运用、声音的圆润、位置的前后、腔壁不同点的集中以及吐字的清晰等方面,他们的理解能力比孩子们强,能较快地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这也是童声合唱与老年合唱训练的差异与不同所在。

学员可能会用大本嗓子唱,认为唱得越响越好,应注重训练让他们用假声来唱,体会“用最小的声音让最远的人听见”那种感觉,而不是一味追求音量。可先练习中音区,在唱中音区的时候,体会胸腔共鸣;然后在练高音区,体会头腔共鸣,胸腔共鸣则相对少些,腰部的支撑则要更有力。低音区呢,则让大家想象共鸣腔是一个上下贯穿的通道,用唱假声的感觉来唱低音区的真声,保持歌唱位置不要忽前忽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真假声转换问题。有些学员会模仿美声唱法的那种浑厚的声音,喉部很紧张,出现所谓的“压喉头”,这时就需要有充分、合理、科学的呼吸支撑。在气息应用方面,可启发老人们用“闻花香”来体会演唱时的深呼吸,把花的香味轻盈、均匀的闻进去,再通过鼻腔慢慢地呼出来。只有通过正确的发声训练来杜绝演唱时的“喊叫”,使变化的力度、优美的音色、声部的和谐有效地融入进作品中,从而让声音更具有感染力,使作品的美感得以充分表现。

(三)声部的划分

在老年合唱团中,一般正常情况下都会分成四个大的声部。在声部分配时主要是从团员们的音域和音色入手。一方面要看看他们的音域,高音有多高,低音有多低;另一方面还要听听他们的音色属于哪个声部,虽然音域的高低不是判断歌者声部的唯一标准,也是一个重要的依据。当然,也有的团员在没有掌握歌唱技巧以前,音色可能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这个时候就要一方面积极纠正发声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参考音域的高低,从两个方面去衡量和鉴别。等到发声方法解决了以后,再确定声部也不迟。除了依靠音色和音域来作为依据外,还可以根据换声点的高低来划分声部。高音和低音的换声点是不同的。也有人称换声点为过渡音。一般情况下,女生的这个换声点比较容易通过,男生的换声点较为明显,比较难通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来确定歌者的声部是可取且可靠的,在完成声部配置和划分后,再去选一些合唱作品,从而实现多声部合唱的完美效果。

三、儿童与老年合唱的共性和个性

儿童合唱训练与老年合唱训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即都是要通过演唱时的声部平稳、呼吸准确、声音优美、情感完美等方面,以及都是以追求合唱作品的和谐统一、优美动听,来达到陶冶情操,享受美好的目的,此为共性。相反,儿童合唱训练与老年合唱训练也有不少不同的地方,即个性。首先是演唱者的年龄及职业相差甚远,造成两者的承受力和忍耐力不同。老年人有许多空闲时间可以进行训练,但孩子们往往要上完一天课程,只能在放学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去练歌,所投入的精力和注意力也自然大不一样。还有他们声音的音质和音域也有很多差异之处。童声是不分男女声的,音色雷同、音质相似,但音域较窄,一般只有八度、少数可唱十度;而成人则可分成男女、高低声部,有基础者稍加训练音域即可宽至十五度。再者在平时的排练中,因为要不断地学唱新歌,势必要给团员们普及乐理知识。由干大多数的老人或儿童都不懂得乐理,其中有些略微懂得一点的也是一知半解,按这样的水平看合唱谱子就很困难,所以应先把需要演唱的歌谱发给大家,在学唱歌曲的同时,告诉他们这是什么调,什么节奏,什么速度等,把每一首乐曲中涉及到的乐理知识,都耐心、仔细地给队员们讲解,有针对性的一句句教唱。由于孩子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反应快,可能一堂课就能识谱了,但对老年人就要有耐心,循序渐进,一次只教半段歌,先后分几次才能掌握会唱。反之,与童声合唱时情感理解和侧重面不同,老年人更能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内涵,更容易投入感情,更能准确做出声情并茂、优美动听、富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地演唱,这也是老人的强项。

所以在训练中需要寻求有针对性的方法、运用符合其年龄和心理方面的手段加以训练和引导,以达到合唱训练要求的团队合作精神、准确的发声方法、统一的情感表现、和谐的声部配合之目的,从而更好的诠释作品的思想情感和音乐形象,以传播美、享受美为终级目标!

猜你喜欢
音域童声声部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动听的声音
论民族唱法教学的基本结构
搭建声音转换和统一的桥梁
午晤念
即兴伴奏构建灵动式音乐课堂探析
复调音乐的认识与训练
童声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