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干净、担当:对当代党员干部的新要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党先治吏的讲话精神

2015-11-18 13:19周志平
领导科学论坛 2015年8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总书记领导

□ 周志平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的问题,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习总书记从多方面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2013年6月全国组工干部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了好干部“二十字”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2014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习总书记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中要做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2014年10月,习总书记对云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2015年1月,在与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习总书记强调: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对县委书记提出了“四有”要求。

习总书记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特别是对党员干部提出的“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与好干部标准、“三严三实”和“四有”要求是内在一致的。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个人干净是党员干部做人的底线,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为官的职业素质。这三个要求,实质上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做人做官做事的“三要素”,突出了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要求、党性修养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是对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的丰富和发展,是领导干部的为政之魂、立身之本。现在,我们党正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肩负的任务艰巨繁重,需要攻克的难题也很多。同时,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也十分复杂,政治考验增多,风险挑战增多。习总书记对党员干部提出的“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既承接了党对干部的一贯要求,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针对性和现实性,是当今时代党员干部应具有的核心素养和价值。

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灵魂

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政治素质、政治要求,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灵魂,是党的事业顺利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也是我党建设好干部队伍必须解决的重大原则问题。党章明确规定,对党忠诚老实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每个党员在入党时,都庄严宣誓对党忠诚、永不叛党。如果背离了入党时立下的誓言,党员就不成其为党员,党的干部也不成其为干部。对党忠诚,就是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信仰忠诚是对党忠诚的基础。共产党人的信仰是什么?不是钱,不是权,不是鬼,不是神,而是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现在一部分党员干部蜕化变质,根本原因还在于理想信念缺失。要做到信仰忠诚,自觉加强理论素养学习是必经之路。在今天,不仅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还要着力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信仰信念问题,树牢思想之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宗旨忠诚是对党忠诚的核心。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是什么?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除此之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宗旨问题,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立场问题。只有与群众心连心,群众才会与党心贴心。无论革命时期,还是执政时期,中国共产党都秉持这一宗旨。如今,党内部分干部却把执政为民的宗旨抛到脑后,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断送了自己前程,败坏了党的风气。党员干部要做到忠诚于党,需要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主人,是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父母官”,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约束。为此,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深知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约束权力,扎紧制度的笼子。

组织忠诚是对党忠诚的保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因素在于党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战斗力的队伍。今天,8600 多万党员紧密团结应对我们面临的风险与困难,更需要党员干部忠诚于党的组织!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能否做到这一点,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忠诚的重要检验。忠诚于党的组织,还必须严格遵守党的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我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共产党就是依靠这个制度打造成一个严密的政治组织。作为这个组织中的一员,党员干部要自觉贯彻民主集中制,切实遵守党章规定的民主集中制的六个原则。忠诚于党的组织,还要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特别是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在思想、行动上坚定自觉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与党同心同德,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把组织纪律当做“带电的高压线”,自觉服从组织决定,决不搞非组织活动,决不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

个人干净是党员干部的党性体现

个人干净,是指政治上、经济上和生活上不违反党的纪律,主要是不贪污不受贿,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个人干净是领导干部必须守好的基本底线,是我们党赢得民心的重要法宝。当年国民党从大陆败退台湾,根本原因就在于国民党腐败,失去民心;共产党干部廉洁奉公,深得民心。六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我党全面执掌全国政权之前,就谆谆告诫全党,必须要防止“糖衣炮弹”的进攻。今天,党员干部面临的最大考验不是“枪弹”而是“糖弹”,不是生与死、血与火,而是名与利、得与失。面对这样的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党员干部贪污腐化,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背叛。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算清廉政这本账,切实提高思想上的免疫力、党纪国法的执行力、为官用权的约束力,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思想上廉洁自律是个人干净的基础。个人干净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领导干部思想上必须清醒,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定而崇高的理想信念,任何时候都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思想纯正,品行端正,在各种诱惑面前把握住自己,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严守党纪国法,牢记规章制度,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老祖宗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告诫我们要自省自律自警,要慎独慎微慎处。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仅在于继承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还在于能把优秀文化发扬光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对照“三严三实”要求检视自己,做到敬畏人民、敬畏法纪、敬畏组织、敬畏权力;时刻防止“贪欲缠身”“人情腐败”“权力寻租”和“温水煮青蛙”陷阱,切实管住嘴、管住手、管住脚,筑起防线、抗拒诱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现和清除思想上的灰尘和污渍,不断锤炼党性、始终坚守个人干净的为官底线,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

正确对待和使用权力是个人干净的核心。权力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民群众,也可以祸害百姓、断送自身。现实中,一些人权力观扭曲,大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小圈子、小集团谋取私利。最终结果就是政治上断送政治前途、经济上人财两空、名誉上身败名裂、家庭上妻离子散、亲情上众叛亲离,最后身陷牢狱。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这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牢树立的正确的权力观。领导干部不仅自己要用好权,而且要管好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在别人的围猎中掉进圈套。要深刻认识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关键作用,自觉遵守国法,自觉在法律约束下做决策,在制度笼子里面办事情。

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的职责使命

敢于担当,是指敢于负责任。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青年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书生意气、动人风采的革命家境界;邓小平建设前有界河、后无资金的特区,这是高瞻远瞩、独具慧眼的设计师境界。这就是在危难之际、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领导干部担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领导干部肩负着重要职务,有职就有责,有责就要担当。当前,面对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繁重任务,面对各种风险挑战,要强化问题意识,敢于直面矛盾,切实担当起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责任,担当起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责任,担当起促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努力创造经得起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敢于担当,就要强化责任意识。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自觉消除私心杂念,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豁得出来、危急关头顶得上去。“两个百年目标”任务伟大而紧迫,“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艰巨而繁重,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横亘着思想观念的障碍、体制机制的痼疾、利益固化的藩篱。如何深化改革,如何为官有为,就需要党员干部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辛劳、多一份担当。

敢于担当,要有无私无畏的精神。一些干部面对错误言论不敢批评,面对歪风邪气不敢斗争,这实际上也是计较个人利害得失,怕给自己惹麻烦。封建时代的官员尚且知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今天的党员干部更要有无私情怀,抛开私心杂念,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决不能打着“公”字的旗号谋私利。如果一事当前先为自己考虑,如果多付出一点就觉得吃亏,如果干事情患得患失,何来担当?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是公职、公仆,职责是公务、公干,维护的是公益、公利,坚持权为民所用、为民所担,做到吃苦在前、甘于奉献。

敢于担当需要现代化的治理意识和治理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任务,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伟大目标。这要求党员干部要具备现代化的国家治理意识和治理能力,要善于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和法治思维观察分析问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干工作,靠实招实干实绩树形象、聚民心、促发展。要深入群众,摸实情、听真话、解难题。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意愿。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为民干事上,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工作,真正做到敬业、勤业、精业。

敢于担当,还要反对不作为、乱作为。在从严治党的部署下,部分干部当官不为;在经济新常态下,一些干部把“淡化”GDP 变成“弱化”GDP。这些都背离了担当的本义。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按制度、按规矩办事,进行决策时既要敢作敢当又要合规合矩,推进工作既要雷厉风行又要注重实效,努力创造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总书记领导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致辞
总书记的告诚
党员干部要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