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视角下区域人才结构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耦合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2015-11-22 11:21邓灵丽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州50507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州50663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13期
关键词:关联度产业结构山西省

■ 覃 聪 邓灵丽(、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 50507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 50663)

引言

我国“十一五”规划指出,“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战略转变,这种转变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和目标,人才结构调整作为主线,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升级”。十七大报告及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的同时,市场规律在人才资源配置过程中所发挥的导向性作用日益增强,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各区域之间的人才竞争。因此,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视角出发,在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的基础上,有必要提高人才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和促进作用。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良性互动发展,还有助于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方向迈进。无论是对地区现有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还是对促进地区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分析

(一)耦合分析

现阶段,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主要体现在有效的人才资本存量和结构配置对地区产业结构及技术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如果区域人才结构不适应产业结构的发展,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演进就很难彼此配合、相互促进,物质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就不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先进的技术也就无法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也必将会受到巨大的影响,给地区经济转型的战略目标带来阻碍。相反,如果二者表现出相互适应的良性发展,就能使地区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做到相互促进、同步向前的良好互动发展状态。由于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耦合关联性,本文拟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出发,在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之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地区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系统各指标间做关联度分析,并进一步构建关联度模型,从整体性和时序性角度对山西省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耦合作用做出分析和评价。

(二)耦合评价指标体系

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系统涉及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要想准确刻画二者关系,首先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以系统性、科学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为原则,主要从人才结构优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中间变量中选取有效的人才结构体系指标,产业结构体系指标的选取则是主要来源于产业结构调整拉动人才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在此思路之上,首先对CNKI数据库中2001年以来关于才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文献进行频度统计,随后结合国家《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刚要编制各类人才综合指标体系》,选择研究人员使用频率较高且符合研究科学性的指标,进行指标的进一步筛选和调整。得出结论如下:产业结构指标体系从规模化指标、专业化指标、高级化指标、技术水平指标四方面进行指标的系统刻画;人才结构指标体系从产业结构、行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五个方面进行指标的系统刻画。具体的二级指标体系分解为以下构成,如表1所示。

算例分析

(一)序列分析与数据处理

图1 山西省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耦合关系曲线

表1 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耦合系统指标体系

文中使用的两组分析序列分别为产业结构序列(Xi)和人才结构序列(Yi)。进行系统分析之前,首先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本文采用均值法对初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如下:

简化上述公式得:

上式中,Xi代表产业结构指标,Yi代表人才结构指标,T为各自统计数据的时长。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耦合评价系统初始化数据如表2所示。

(二)关联系数

关联系数的实质是两个相互比较序列的某一特定时刻t时的相对差值,用ξij(t)表示,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ξij(t)为样本中t时刻产业结构指标i与人才结构指标j之间的关联系数,X`i、Y`j则分别为样本t时期的产业结构i和人才结构j标准化之后的数值。μ为分辨系数,一般取值为0.5。

(三)关联度和耦合度

为了准确揭示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达到分析研究的目的,文中采用了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耦合关联度模型。对关联系数进行算术平均数求解,得到关联度矩阵η,客观反映了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错综复杂的耦合关系。其中:

根据上式计算得出的关联度ηij取值范围为[0,1],当ηij=1时,则说明产业结构指标体系中某一指标Xi与人才结构指标体系中某一指标Yj关联度最大,呈完全相关关系,即变化规律相同;当ηij=0时,则说明二者完全不相关。当ηij取值范围为(0,0.35]时,说明二者为低相关关系,两指标关联作用较弱;当ηij取值范围为(0.35,0.65)时,认为二者呈中等关联关系,二者关联作用一般;当ηij取值范围为[0.65,0.85]时,认为二者呈现较高关联关系,关联作用较强;当ηij取值范围为(0.85,1)时,则认为二者关联作用极强。

在计算关联度矩阵η的基础之上,再分别按行或者按列计算关联度的算术平均值,便可以得到系统耦合的关联度模型,计算方式如下:

上式中,φi、φj分别是指标i、j对体系的平均关联度,m、n分别代表体系的指标数量。根据上式计算出来的平均关联度φ值的大小,结合系统各影响因素指标关系,可以直接确定产生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之间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为了更为准确合理的从整体上把握二者的耦合情况,从定量分析的视角出发,采用系统关联耦合模型计算样本中二者的耦合关联程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t)为产业结构系统与人才结构系统的耦合度,ξij(t)为关联系数,m、n分别为体系的指标数。

结果分析

根据上文方法,结合表2评价系统样本数据,计算得出二者耦合的关联矩阵如表3所示。

产业结构系统与人才结构系统各要素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经过计算发现两系统各因素间的关联度都在0.58以上,属于较高关联。说明:山西省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间具有较强的藕合关联关系,相互影响明显;可以通过优化山西人才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二者协调发展程度,实现山西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为进一步揭示两系统耦合关系的主要驱动力,对表3中的关联度大小进行简单的算术平均并排序,分析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主要因素。其中,产业结构指标对人才结构系统影响程度的大小排序为:产业规模(0.766)>产业技术性(0.717)>产业高级性(0.687)>产业专业性(0.672)。人才结构指标对产业结构系统变化的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人才产业结构 (0.730)>人才学历结构(0.716)>人才职称结构(0.701)>人才年龄结构(0.700) >人才行业结构(0.698)。不难发现,产业结构指标中,产业规模对人才结构的影响最大,影响最小的产业专业性;人才结构指标中,人才产业结构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关联度最大,其影响程度也最大,而人才行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则为最少。产业结优化升级的最终目标是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最终实现地区经济转型,这无疑要求必须具备更有效的人才产业结构配置。人才结构的配置适应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时,人才才能极大的发挥能动效应,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有力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发展。

表2 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耦合评价系统初始化数据

表3 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耦合关联度矩阵

从山西省的人才产业整体结构来看,第三产业人才数量与产业结构所体现出来的关联度最大,值为0.783。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这些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技术人才作为支撑。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标志,第三产业人才的增加可以满足新兴行业对人才的更高需求,从而更快推进产业结构的整体调整和优化升级。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关联度稍小的是人才学历结构,关联度值为0.716。人才学历结构是人才能级结构的重要指标,人才学历结构的提高意味着人才群体整体能级的提高,这将从知识、技能和智力等方面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专业化发展。人才职称结构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关联度仅次于人才学历结构,其关联度值为0.701。人才职称结构也是人才能级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表中可以明显看出,随着职称的增加,指标对产业结构的关联度值也在增加。人才的行业结构与地区产业结构的关联度又次于人才职称结构,本文从行业性质出发将人才行业结构分为企业单位人才数量和事业单位人才数量。而从山西省人才行业结构内部特征来看,企业人才数量指标与地区产业结构的关联度为0.733,事业单位人才数量指标与产业结构关联度仅为0.663。说明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人才对技术的不断创新能够更有效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因此出现了企业人才数量指标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度相对于事业单位人才数量指标更高。人才年龄结构指标与地区产业结构的关联度最小,其中各年龄段指标中,35-45岁人才数量指标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度最大,为0.702。其次是35岁以下人才数量指标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度,为0.707,相对前者稍小。45岁以上人才数量指标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度为0.696。这说明,35-45岁人才数量指标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度最大,这也符合管理学理论中认为35-45岁是人才最具创造力年龄阶段的观点。

从“十一五”开始,经济转型发展就被提上了日程,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有必要从时序角度对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耦合变化情况做更为清晰的揭露。本文利用《山西统计年鉴(2005-2012)》、《山西科技统计年鉴(2005-2011)》和其他相关调研报告等方面获取的资料,以山西省2005—2011年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指标的各年数据,采用与上面相同的研究方法和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山西省2005-2011年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耦合度,进而对二者耦合关系的时序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山西省2005-2011年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耦合度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山西省2005-2011年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耦合度基本分布在0.69-0.76之间。耦合度的波动性并不明显,呈稳定略有下降的趋势,说明:山西省人才结构优化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度,人才结构对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并不明显。

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对山西省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耦合关系的分析,得出结论:山西省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整体关联性较强,从调整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适配度出发,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调整产业结构可以从优化人才结构出发,优化人才结构也可以从调整产业结构上着力;山西省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之间的协同关系并不明显。即产业结构水平较低,对人才结构优化作用不明显。另外,人才结构水平也不高,对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作用较小。因此,要想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结构优化升级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就有必要重视产业结构规划和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产业协调度,扩大人力资源储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人才结构,增强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适应性,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另外,自经济转型战略实施以来,山西省在原有以煤炭产业为支柱产业的经济结构下,着力加快产业调整,重点发展新兴行业,并逐步向第三产业过渡,并同时优化全省人才结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经济状况和产业结构水平都有明显改善。但是,从山西省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耦合度稳定略下降的趋势来看,山西省如果不加快调整人才结构,加大优化力度,人才结构可能会成为山西省经济转型、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阻滞因素。即人才结构配置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没有充分发挥出人才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甚至阻碍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速度。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减慢,会约束人才结构优化配置的效率,进而影响人才结构优化的拉动力。因此,加大山西省人才结构优化力度,促进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实现二者的高水平良性互动发展,是山西省加快经济转型发展、提高经济水平的关键。

1.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十一五”规划纲要[R].2006(3)

2.胡锦涛.十七大报告[R].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htm

3.温家宝.200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R]. http://www.xinhuanet.com/2009lh/gzbg/20090305/

4.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才开发[M].人民出版社,2005

5.刘文江.人才需求与供给的战略选择[J].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6.赵光辉.我国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研究的探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5)

7.张延平,李明生.我国区域人才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适配度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3)

8.鞠颂东.知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Christopher Gust, Jaime Marquez: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Abroad.[M].Federal Reserve Bulletin,Oct.2000

10.Elias Dinopoulos and Peter Thompson. Endogenous growth in acrosssection of countri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51,2000

11.William EI lankenau and Nicole B.Simpson. Public education expenditures and growth.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73,2004

12.Michael Funke, Holger Strulik. On endogenous growth with Physical capital,human capital and Product variety.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44,2000

13.Kwabena Gyimah-Brempong and Mark Wilson. Health 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 in Sub-Saharan African and DECD countries.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 and Finance,44,2004

14.Tin-Chun Lin. The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study of Taiwan case.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4

15.高子平.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研究:以上海市信息产业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0(7)

16.罗文标,黄照升.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互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7)

17.杨晓猛.所有制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耦合分析[J].学习与探索,2004(5)

18.王明全等.吉林省西部资源环境和人口经济发展的耦合性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8(4)

19.孟玉杰.兵团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源有效配置分析[J].经济纵横,2005(8)

20.赵光辉.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一般规律研究[J].商业研究,2008(2)

21.Yan Wang and Yudong Yao. 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1952-1999.Incorating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China Economic Review,14,2003

22.Aurora Amelia Castro Teixeira.Measuring aggregate human capital in Portugal Working papers, Research-work in Progress,Auguest 2004

23.Hogan ,S. & Ragan ,C. Employment adjustment versus hours adjustment security desirable Economies.1999,62

24.张宇洁,吴杰等.基于结构偏离度的新兴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互动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9)

25.张胜冰,吉宇.中部现有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及策略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4)

26.施杨,陈艳.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地方人才结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13)

猜你喜欢
关联度产业结构山西省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水质评价分析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基于灰关联度的锂电池组SOH评价方法研究
产业结构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公交线网模糊评价
广义区间灰数关联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