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籍版《经韵楼集》正

2015-11-22 06:47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段氏段玉裁

赵 宣 赵 航

(1 扬州大学图书馆,江苏扬州 225009;2 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赵 宣1赵 航2

(1 扬州大学图书馆,江苏扬州 225009;2 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段玉裁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学者,是杰出的音韵学家和文字训诂学家,他与同时代的学者王念孙齐名,世称“段王之学“。段氏一生著述宏富,其单篇论文收集在《经韵楼集》中。这本集子对于我们今天研究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研究清代学术史和中国语言学史是极宝贵的材料。由赵航、薛正兴二位先生整理的《经韵楼集:附补编·两考》系《段玉裁全集》大型丛书项目之二,该书对国内首部校点本——上海古籍版《经韵楼集:附补编·年谱》详加比勘,条分缕析,计厘正其校点讹误203条。

上海古籍版 《经韵楼集》 斠正

段玉裁(1735-1815),字若膺,曾字乔林、淳甫,号茂堂,又号砚北居士,晚年自号长塘湖居士、乔吴老人。出身于清代江苏省镇江府金坛县的一个耕读世家,是著名的经学家、文字音韵训诂学家、文献校勘学家,乾嘉学派中的著名学者,一代宗师。段氏精通典籍,勇于创新,著述宏富,见解精湛。

1 段氏著述考论

据刘盼遂所著《段玉裁先生年谱》后附“先生著述考略”所列,自著、校批、纂辑的著作有29种,加上其它资料提供的信息,共有38种之多。除标明不分卷、若干卷及校本无从统计卷数外,共有720卷,约400万字。大体分为九类:一、经部著作8部:《古文尚书撰异》《毛氏故训传定本小笺》《诗经小学》《诗绠》《周礼汉读考》《仪礼汉读考》《礼记四郊小学疏证》《释拜》;二、文字学著作4部:《说文解字读》《说文解字注》《汲古阁说文订》、《说文补正》(附于《水经》校正中,底稿本);三、音韵学著作3部:《诗经韵谱》《群经韵谱》《六书音韵表》;四、校勘、考证类著作12部:《春秋左氏古经》《春秋五十凡辑本》《(卢本)方言校本》、《一切经音义校本》(与顾广圻同校)、《广韵校定本》《集韵校定本》、《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参与审定)、《经典释文校本》《国语校定本》《列女传校定本》《荀子校定本》《中水考》;五、方志学2部:《寿阳县志》《富顺县志》;六、年谱1部:《戴东原先生年谱》;七、文集类4部:《经韵楼集》《经韵楼续集》《经韵楼集外文》《经韵楼丛书》;八、存目书3部:《汉书地理志音释》《说文转注释例》《段大令诗》;九、其它类1部:《明史十二论》。

以上38种著作中,有“同书异名”的,如《诗绠》与《诗经小学》;有“繁简之别”的,如《说文解字注》是根据长编《说文解字读》概括而成的;有“初稿与定稿”关系的,如《诗经韵谱》《群经韵谱》和《六书音韵表》;有单独成篇而又重见于“文集”的,如《释拜》《中水考》《明史十二论》;也有论文汇编的初编、续编、补编、总编而分列为四部书的,如《经韵楼集》;还有有目而未见书的,如《说文转注释例》《段大令诗》。这样一来,除校勘古代文献的著作和上述种种情况,段玉裁最主要的著作是10种。如果把所著《年谱》和所修《县志》再排除的话,应该是8种:即《古文尚书撰异》《毛诗故训传》《诗经小学》《说文解字注》《六书音韵表》《周礼汉读考》《仪礼汉读考》《经韵楼集》,基本上是经学和小学两类,《清经解》均予以收录。

2 段氏《经韵楼集》的版本、特点、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

清嘉庆二十年(1815),人们盼望已久的《说文解字注》,经过许多人的共同努力,终于刊成面世了。可仅仅过去三个月,一代宗师、《说文注》的作者段玉裁,就悄然离开了人间。令他欣慰的是自己亲眼见到了这部著作,大半生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至于《段注》问世后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更是他始料所未及的。相比之下,段氏其他著作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比如,他的文集《经韵楼集》,虽有嘉庆刻本,但那出自后人所编,已是段氏谢世以后的事情了。

《经韵楼集》12卷,最早是嘉庆七叶衍祥堂刻本,其次是道光元年(1821)刻本。段玉裁逝世于嘉庆二十年(1815),嘉庆二十五年就改元了。所以,嘉庆本刊刻的时间只能是段氏逝后的5年。这5年间,段家也发生很大变化,先是段氏所藏书籍,以白银三千两卖给了女婿龚丽正。接着,段的两个儿子也都搬出枝园旧宅,长子安贫乐道,次子殷实而弃文,所以嘉庆本就很难寻觅了。目前能看到的本子是注有“七叶衍祥堂藏版”的道光本,金坛段玉裁纪念馆有藏。

七叶衍祥堂藏版的十二卷本《经韵楼集》,几乎收录了段玉裁除已印行的和尚未印行的专著以外的全部论文、杂著,包括经说、字释、书札、序跋、寿序、墓表、传记、题辞,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对于研究段氏的学术思想,研究清代乾嘉时期的学术史,都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指导意义。

这部《经韵楼集》,共收入近300篇文章,其中卷四的《与郝户部论尔雅书》、卷七的《戴东原先生配享朱子祠议》和《上大兴朱中堂书》是“存目阙文”,卷十二的《仪礼汉读考》是未写完的一部专著,当抽出另列,卷七的《记洞过水》,又见于段氏所刻《戴东原集十二卷》之卷六,均为“代寿阳令龚导江作”,写作时间均为乾隆三十四年(1759)己丑,且二文一字不异,未知是段作还是戴作,待考。《文集》的其他文章,从所注明的写作年月考核,前后达50年之久,涵盖了段玉裁光辉的一生。我们通读段氏这部《经韵楼集》,包括刘盼遂先生辑校的《经韵楼集补编》就会被他的立论鲜明、学识精深所折服,就会发现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鲜亮的个性。段氏《经韵楼集》的最大特点应该是它的真实性、学术性。真实性,是指在内容上的敢讲真话。段玉裁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并不因为逝世已近两百年而减少人缘,自省、自律,勇于解剖自己,是一个重要原因;所谓学术性,是他的“序跋”皆缘于“文籍”,“书札”多为“论学”,就连“墓表”“寿序”一类文章,也都“知其人,论其世”,或表彰节行、操守,或阐述“以书卷自养而多寿”的哲理。

3 上海古籍版《经韵楼集》斠正

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了钟敬华先生校点的《经韵楼集》,这是国内目前见到的该书的第一个校点本。作为吴文祺先生的得意门生,客观地说,钟先生此校点本的筚路蓝缕之功,功不可没。在《段玉裁全集》大型丛书项目启动后,尤其是着手整理丛书之二《经韵楼集:附补编·两考》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上海古籍版的两百余条校点失误,今举其大端,祈望海内外方家不吝赐教。

3.1 点误

3.1.1 “会家居,读礼数年,乃后卒业”(第2页),此处割裂文义,应为“会家居读礼,数年乃后卒业。”

3.1.2 “故杭郡黄松石老人物,虽才一卷,较陈氏所得左传字数多矣。”(第6页),此处误合词语,应该比较前文“今为唐陶山刺史物者是也”,乃得其正,“故杭郡黄松石老人,物虽才一卷,较陈氏所得左传字数多矣。”

3.1.3 “大师陈诗,非分之于地……”(第8页),此处不解“大师”为乐官名而漏标,应为“大师陈诗,非分之于地……”。

3.1.4 “曰:郑之意,详于谱矣……”(第18页),此处“谱”为《诗谱》,书名,郑玄作,后人辑,宋乃亡。所以应为“曰:郑之意,详于谱矣……”。

3.1.5 “刘子玄引晋中经簿……”(第29页),此处将朝代名(晋)与书名(《中经簿》)误合为一,应为“刘子玄引晋中经簿……”。

3.1.6“不必皆聘事而大致无不合经,谓宾自辤之自对之。”(第31页),此处割裂文义,“经”当属下。应为“不必皆聘事而大致无不合,经谓宾自辤之、自对之,……”。

3.1.8 “盖总之,曰‘犁曰耕’”(第55页),上古犁、耕有别,此处应为“盖总之,曰‘犁’、曰‘耕’”。

3.1.9 “按释文云:‘党乡之细也退谓旁侧也’……”(第57页),“党”“乡”是不同行政单位,此标不通。应为“按释文云:‘党,乡之细也。退,谓旁侧也。’……”。

3.1.10 “惟说文解字叙分别言之曰:‘鲁恭王坏孔子宅,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第64页),此处误合《礼》《记》为一书,应为“惟说文解字叙分别言之曰:‘鲁恭王坏孔子宅,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

3.1.12 “其解释字义,不胜枚数以为之驳正。”(第111页),“数”下当逗,应为“其解释字义,不胜枚数,以为之驳正。”

3.1.13 “玉裁按荭谷来书及洪君蕊登榜所为行状”(第117页),钟文在蕊、登之间点断。洪榜,字汝登(蕊登),一字初堂,安徽歙县人,人名号不当点断。此外,“行状”当加书名号。应为“玉裁按荭谷来书及洪君蕊登榜所为行状”。

3.1.14 “仆撰表时,亦再四分之……”(第128页),“表”为《六书音均表》简称,必须加书名号。应为“仆撰表时,亦再四分之……”。

3.1.15 “捡之言敛手,本分而合之;沓之,则有尚左手,尚右手之别,详后。”(第136页),逗误,应改如此“捡之言敛手,本分而合之沓之,则有尚左手、尚右手之别,详后。”

3.1.16 “汉书地理志曰‘寿水首受江南,至武阳入江。’”(第158页),应为“汉书地理志曰‘寿水首受江,南至武阳入江。’”

3.1.17 “今从游范书正其文曰……”(第164页),“游”下应逗,是对上文的肯定,并举例说明之。应为“今从游,范书正其文曰……”。

3.1.18 “云‘曲红’者,十九‘红’字并非假借。”(第168页),此处标点,文义不通,应为“云‘曲红’者十九,‘红’字并非假借。”

3.1.19 “郦道元乃称曰‘黑水’,宜魏收作志失之也夫。”(第171页),“志”下漏书名号,应为“郦道元乃称曰‘黑水’,宜魏收作志失之也夫。”

3.1.20 “吾师之子中孚意欲赴阙伸辩,而未能爰于孔府,携书稿二十四册,至苏州,属余校定,此十五年二月也。”(第178页),此处句读误多处,割裂文义。应为“吾师之子中孚意欲赴阙伸辩而未能,爰于孔府携书稿二十四册至苏州,属余校定,此十五年二月也。”

3.1.21 “俾学者可由是以渐通经史以津,逮唐、宋以来诸大家之文,其传而能久、久而愈著者,固可必也。”(第187页),此处句读误,应为“俾学者可由是以渐通经史,以津逮唐、宋以来诸大家之文,其传而能久、久而愈著者,固可必也。”

3.1.22 “以省平生之过,以求晚节末路之自全,以训吾子孙敬观熟读,习为孝弟,恭敬以告天下之教子孙者,……”(第194页),此处四个“以……”排比句,一气贯之,因不通句式而点误。应为“以省平生之过,以求晚节末路之自全,以训吾子孙敬观熟读,习为孝弟恭敬,以告天下之教子孙者,……”。

3.1.23 “官俸脯脩,所入不治生产,仅以购书,……”(第204页),应为“官俸脯脩所入,不治生产,仅以购书。”

3.1.24 “与桑、谢、杨三恭人合葬,仁和芝芳桥之原公之弟子臧镛堂以公与余相知最深,来请铭。”(第205页),此处因不懂“原”之义而误,应为“与桑、谢、杨三恭人合葬仁和芝芳桥之原。公之弟子臧镛堂以公与余相知最深,来请铭。”

3.1.25 “寻调巴县,以病起复,补金堂县,……”(第205页),此处在“复”下逗,文句不通。应为“寻调巴县,以病起复补金堂县,……”。

3.1.26 “凡有不蠲止而不逝狎而溺者尸,沉浮胥集于是,……”(第240页),因不通文义而句读误,应为“凡有不蠲止而不逝狎而溺者,尸沉浮胥集于是,……”

3.1.27 “经曰:‘斩衰裳苴绖杖绞带冠绳缨菅屦。’”(第255页),此为丧礼之节,因为无法读懂而不逗,应为“经曰:‘斩衰裳,苴绖、杖、绞带、冠绳缨,菅屦。’”

3.1.28 “且是不嫌、于创业之君也哉?”(第258页),此处因不明白“不嫌”的词义而误断,应为“且是不嫌于创业之君也哉?”。

3.1.29 “抚本礼记考异谓此条抚本注作‘予’为是,……”(第274页),此处将版本、书名相混,应为“抚本礼记考异谓此条抚本注作‘予’为是,……”。

3.1.30 “略以意类分,次其先后,不分体如他文集者,……”(第371页),此处因不懂“分次”的词义而误。应为“略以意类分次,其先后不分体如他文集者,……”。

3.1.31 “毛氏所刊版入本朝归祁门马氏,在扬州者近年又归苏之书贾钱姓。”(第372页),此处因不通句式而句读误,应为“毛氏所刊版入本朝归祁门马氏在扬州者,近年又归苏之书贾钱姓。”

3.1.32 “诸生信从日众多,执经受业为弟子,……”(第387页),句误,应为“诸生信从日众,多执经受业为弟子,……”。

3.1.33 “胸中充积:既多,触处:逢源,无所窒碍,言简而明。”(第402页),句误,应为“胸中充积既多,触处逢源,无所窒碍,言简而明。”

3.2 校误

3.2.1 “魏志:魏帝问博士淳于俊曰:‘孔子作彖、象,郑玄作注,其释经义一也;今彖不与经文相连,而注连之,何也?’”(第4页),联系上文并据《三国志·魏书四》,当夺“所”“象”二字,应为“魏志:魏帝问博士淳于俊曰:‘孔子作彖、象,郑玄作注,其所释经义一也;今彖、象不与经文相连,而注连之,何也?’”

3.2.2 “必如考工记所云,所谓‘兵车不中度不鬻于市’也。”(第10页),依阮元《十三经注疏》本,此处《考工记》为《礼·王制》之误。

3.2.3 “希冕者,刺粉米无画也。”(第26页),依阮元《十三经注疏》本,“冕者”衍。

3.2.4 “不杖期章曰:‘为人后者,为其父母。’”(第39页),据阮元《十三经注疏》本,此处夺“报”字,语意不完全。应为“不杖期章曰:‘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

3.2.5 “北平侯所献,盖必有经有传,度其经必与孔壁经同,……左氏传之学,兴于贾逵、服虔、董遇、颖容诸家,……”(第64页),据阮元《春秋左传注疏校勘记序》,脱“大”、脱“郑众”,应为“北平侯所献,盖必有经有传,度其经必与孔壁经大同,……左氏传之学,兴于贾逵、服虔、董遇、郑众、颖容诸家,……”。

3.2.6 “不知子盘子恶经所讳者既数之,……”(第68页),此处误合子盘、子恶二人名为一,且“子恶”后应逗。应为“不知子盘、子恶,经所讳者既数之,……”。

3.2.7 “左传:晋有寺人披言,有徒人费周,有王人子突。”(第78页),此处“言”为衍字,“披”为人名。应为“左传:晋有寺人披,有徒人费周,有王人子突。”

3.2.8 “故春秋正其罪曰‘弑其君于乾谿’,……”(第79页),此处脱“虔”,语意不全。应为“故春秋正其罪曰‘弑其君虔于乾谿’,……”。

3.2.9 “可证唐初公羊尚有无此条者,……”(第81页),此处将“无有”误作“有无”,则文义不合。应为“可证唐初公羊尚无有此条者,……”。

3.2.10 “汉志辽西郡肥如下曰:‘伭水东入濡水,濡水东入海阳。’”(第108页),据《汉书·地理志》,此处将“玄”误作“伭”,后一“南”误作“东”,应为“汉志辽西郡肥如下曰:‘玄水东入濡水,濡水南入海阳。’”

3.2.11 “论语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第109页),《子贡》非篇名,此句引自《公冶长》。应为“论语公冶长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3.2.12 “而刘知几史通采选篇曰:‘沈氏著书,好诬先代。魏收党附北朝,尤苦南国,承其诡妄,重以加诸。……’”(第109页),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诡”引作“诬”。应为“而刘知几史通采选篇曰:‘沈氏著书,好诬先代。魏收党附北朝,尤苦南国,承其诬妄,重以加诸。……’”。

3.2.14 “桑柔……,十二章之‘隧’、‘类’、‘对’、‘醉’、‘悖’,……”(第120页),此处“十二”乃“十三”之误,应为“桑柔……,十三章之‘隧’、‘类’、‘对’、‘醉’、‘悖’,……” 。

3.2.15 “丙申之夏,并镌以赠问学者,……”(第124页),此处“问学”原刻本作“问字”,单刻本戴震《声韵考》序亦作“问字”,不须改。应为“丙申之夏,并镌以赠问字者,……”。

3.2.16 “采芑之‘敦’、‘焞’, 杕杜之‘近’,不谓‘合韵’得乎?”(第126页),此处“敦”衍,另,《诗经》以《杕杜》命名者有二,此为《小雅·杕杜》,必须补《小雅》。应为“采芑之‘焞’, 小雅杕杜之‘近’,不谓‘合韵’得乎?”。

3.2.17 “卫硕人四章‘活’、‘发’、‘揭’、‘孽’、‘朅’、‘桀’,有狐三章‘厉’、‘带’,……郑子衿二章‘达’、‘阙’、‘月’,……”(第130页),此处脱“濊”字,“三”“二”均误,应为“卫硕人四章‘活’、‘濊’、‘发’、‘揭’、‘孽’、‘朅’、‘桀’,有狐二章‘厉’、‘带’,……郑子衿三章‘达’、‘阙’、‘月’,……”。

3.2.18 “遽欲列之最目中,平增三部,毋乃鹵莽之过与?”(第133页),《说文解字》:“冣,积也。从冖从取,取亦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冣与聚音义皆同,与曰部之最音义皆别。”原刻作“冣”,径改为“最”,误。应为“遽欲列之冣目中,平增三部,毋乃鹵莽之过与?”。

3.2.19 “说文云:‘……氏崩,闻数百里。’”(第150页),比《说文》,夺“声”字。应为“说文云:‘……氏崩,声闻数百里。’”

3.2.20 “宋薛尚功,字用然,钱塘人,……”(第150页),此处“然”为“敏”之误,应为“宋薛尚功,字用敏,钱塘人,……”。

3.2.21 “不得历牛鞞、资中雨大县,……”(第157页),此处将“两”误作“雨”,应为“不得历牛鞞、资中两大县,……”。

3.2.22 “洞彻其本末,剺剖其是非,……”(第192页),家刻本作“剺”,为是。原文将“剺”之下半部分误作“历”。

3.2.23 “十年以来,相与骞裳泛舟,过从讲论,……”(第200页),此处“骞”为“褰”之误。应为“十年以来,相与褰裳泛舟,过从讲论,……”。

3.2.24 “为人后者为之子,则其称‘仲’何?孙以王父字为氏也。”(第253页),据阮元《十三经注疏》本,此处“其”误为“之”,应为“为人后者为其子,则其称‘仲’何?孙以王父字为氏也。”

3.2.25 “闻出壬午孝廉,以咸阳宫教习满为知县,……”(第265页),梁巘,字闻山,此处将“山”误为“出”,大谬。应为“闻山壬午孝廉,以咸阳宫教习满为知县,……”。

3.2.26 “愈当相切切下丁也”(第297页),据家刻本,“下”为“丁”之误,应为“愈当相切切丁丁也”。

3.2.27 “明邑在效外,……是以谓之农效也。……故卫干旄曰:‘在浚之郊。’”(第317页),家刻本和经解本之“效”均作“郊”,“卫”为“鄘”之误。应为“明邑在郊外,……是以谓之农郊也。……故鄘干旄曰:‘在浚之郊。’”

3.2.28 “杜林之黍书古文尚书,……”(第365页),此处将“桼”误作“黍”,应为“杜林之桼书古文尚书,……”。

3.2.29 “举其纲以俟其目,举其利以防其弊,……”(第370页),经韵楼版《戴东原集》作“与其利以防其弊”,不误。“与”误作“举”,是因为不懂“与”有“举”义。应为“举其纲以俟其目,与其利以防其弊,……”。

〔1〕 (清)段玉裁.经韵楼集[M].七叶衍祥堂藏版,道光元年(1821)刊

〔2〕 (清)段玉裁撰,钟敬华校点.经韵楼集(附补编、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 (清)阮元,王先谦.清经解·清经解续编[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4〕 刘盼遂.段玉裁年谱//刘盼遂.刘盼遂文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M].道光九年(1829)《皇清经解》本

〔6〕 (清)戴震.戴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JinYunLou Anthology” Errata

Zhao Xuan Zhao Hang

Duan is a famous scholar in the Qing Dynasty of Qianlong and Jiaqing period. He is an outstanding scientist and phonological word exegesis home. He and his contemporary famous scholar, Wang Nian Sun, was named “DuanWang Scholarship”. Duan wrote a lot in his life, its single papers were collected in the “JingYunLou anthology”. This collection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academic research of exegesis, phonology, coll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our research today, and it is a very valuable material for the study of academic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Chinese linguistics course. “JingYunLou anthology: Appendix BuBian and LiangKao” reorganized by Zhao Hang, Xue Zheng Xing Sirs was the second of “Duan Complete Works” series of large-scale projects. Comparing with China’s first point of the school-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JinYunLou anthology: Appendix BuBian and NianPu”, 203 corruption had been pointed out.

Shanghai ancient books edition;JinYunLou anthology;Errata

G256

A

赵宣,男,1970年出生,扬州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副研究馆员、古代文学硕士。曾先后在《文史知识》《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赵航,男,1937年出生,生前系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扬州学派新论》《扬州学派概论》《段玉裁评传》、点校本《经传释词》、译注本《孟子》等,主持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项目《段玉裁全集》的编撰工作。另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万字,曾承担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多次获得省、市级社科类奖。曾兼任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南京市语言学会顾问等职。

猜你喜欢
段氏段玉裁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校订《古今韵会举要》探略
论段玉裁的学术理路对其书法的影响
马村段氏金墓杂剧砖雕的艺术特色
評述清代段玉裁古音學研究
文人知县段玉裁
文人知县段玉裁
《段玉裁传》阅读训练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一曰”训诂内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