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esearch环境下图书馆员角色重定位及其技能研究

2015-12-05 12:13陈文勇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馆员技能图书馆

王 琦,陈文勇

(吉林农业大学,长春130118)

前言

随着大数据浪潮席卷全球,大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颠覆着人们探索世界的方法,引起经济、科研、国防、军事、体育等领域的深刻变革。同时,大数据时代所形成的E-research环境正逐步改变着科研人员协作研究和资源共享的方式。作为文献信息重要集散地的图书馆,同样受到E-research环境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图书馆由注重物理空间建设转向注重实体与虚拟空间相结合的建设,如构建“E-学习空间”或“E-research空间”,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及服务手段都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于图书馆职能作用的发挥是由馆员实施并完成的,所以,E-research环境下图书馆员的技能如何拓展,如何与E-research环境发展相适应,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E-research的内涵及特点

E-research有电子化研究、数字化研究和网络化研究的涵义,最初由英国信息系统联合委员会(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于上个世纪末提出,是指随着信息、通信和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发展,利用该技术促进研究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具体来说,E-research是以网络化基础设施为依据,以数据科学、ICR(Information-Centred Research)、可视化知识、社会神经学(social neuroscience)为主要内容,采用VRE(虚拟研究环境)、网格计算、文本及数据挖掘等多种技术,以促进研究者、研究机构、研究项目、学科以及地区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为目的,提供在线学术服务的新的科学研究模式[1]。从功能上讲,E-research即是一种新的科学模式,且更像是一个支持科研基础过程的资源获取、信息服务和用户应用的平台[2]。

综合国内外研究,可以发现E-research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E-research支持领域融合、学科交叉及地区合作。支持多地区的跨学科领域的学术资源共享与交流,资源的特征维数较高。

(2)在E-research中,信息技术对科学合作研究起着巨大的作用。信息技术的通信功能,如资源共享、无缝协同工作等;信息技术的计算功能,如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表征等[3]。

(3)信息的研究和利用参与并支持科学研究的每一个阶段。这种参与和支持作用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创新、合作、发现、分析、处理、发表、保存以及分享研究数据与信息[4]。

2 E-research环境下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及馆员角色的重新定位

2.1 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挑战

2012年4月,Banbury中心发布的Envisioning the Future of Science Libraries——At Academic Research Institutions[5]白皮书中提出了未来科学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包括:未来持续化发展、员工技能的存在状态、图书馆服务价值的重新定义、数据管理、建立与读者的伙伴关系、超越信息素养的研究和教育、科学遗产的保存、图书馆在出版服务中的角色、与科研部门的基本合作、支持开放获取,等等。由此可见,图书馆为科学交流提供支撑和服务的使命将被赋予新的内涵,特别是随着E-research环境的到来,科学数据的大量出现,新型学术交流机制,跨界融合知识服务等图书馆服务环境的变化,以及交互式智能化知识组织、检索与发现技术等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都给图书馆带来了巨大挑战,具体表现在:(1)科研信息内容及形态发生重大变化:学术文献数字化,科学数据的数字化、网络化组织[6]。(2)用户信息需求的表现方式发生变化:表现为“弱信息”(Weak Information)和“强信息”(Strong Information)的信息需求[7];高影响力的“战略性阅读”需求[8];高效率的交互合作学习需求。(3)图书馆运营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首先,数字图书馆下的图书馆运营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如馆藏的非本地化、服务的外包和众包[9];其次,图书馆价值将被重新评价。(4)图书馆关注并服务的学术交流体系发生变革[10]:新的学术交流主体的出现;学术交流的流程变化等。

图书馆所面临的上述挑战,既来自图书馆外部,也来自图书馆内部。而E-research环境下,特别是受大数据处理的影响,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联系将相互嵌入,进而形成一个信息需求的发现与满足的反馈的闭环。因此,图书馆馆员必须认清并理解自身的嵌入式特点,做好相应的角色定位。

2.2 馆员角色的重新定位

Matthews在他的《每个图书馆员面临的五大挑战》一文[11]中指出“当前的图书馆只有成为21世纪的图书馆,才能在21世纪的交流环境中保持重要的地位。”同样,想要应对以上挑战,适应 E-research环境的形成,笔者认为,馆员必须确定以下角色定位:

(1)数据管理专员:E-research环境下的图书馆成为数据管理中心,馆员应承担起科学数据存档、长期保存工作;对科学数据进行嵌入式管理,以及基于科研全过程的科学数据监护等。

(2)技术应用专家[12]:除了基础的技术应用,如网络操作和信息检索等外,馆员更应掌握VRE、网格计算、文本和数据挖掘等技术。

(3)助力素养教育:通过与教师或科研人员的嵌入式合作,提供提升用户信息素养、数据素养、媒体素养以及技术应用素养等相关策略,并推进科学研究体系中用户的信息素养生活化[13]。

(4)学术交流媒介:作为图书馆的跨地域、跨领域、跨学科的数据资源共享与交流的平台的媒介,馆员为学术交流提供嵌入式的联络与支撑。

(5)参考咨询及政策顾问:包括数据标准问题,构建可持续的数据生态系统,数字内容的归属权、版权,国家及机构政策等。

实际上,E-research环境下,馆员重新定位的角色与内涵不断衍生发展的“赛博馆员”的角色不谋而合。“赛博馆员(cybrarians)”是由cyber(网络或计算机)和librarian(图书馆员)合成的词语,于1992年在英国首次公开使用。赛博馆员最初是指与传统的图书馆馆员一样有相同的信息研究和数据搜集技巧,但是通过在线技术使用这些知识的专业人员[14-16]。而在大数据浪潮的冲击下,赛博馆员的能力得到了延展,赛博馆员一词的内涵也不断扩充,逐步发展成为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计算机技能,以信息或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迎合图书馆服务角色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笔者认为,在E-research领域,赛博馆员一词是可以和图书馆馆员通用的。

3 E-research环境下图书馆馆员的技能研究

3.1 传统环境与E-research环境图书馆基本职能比较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E-research环境下图书馆职能的发挥更加技术化、学术化和融合化,表1展示了两者职能的对比[17]。

表1 传统图书馆馆员与E-research环境下图书馆馆员职能比较

3.2 E-research环境下馆员所应具备的技能

在图书馆馆员的工作职能重心转变过程中,其所应具备的技能也不断深化与拓展。所谓技能就是指E-research环境下凸显图书馆员当前职业素养的最为重要的技能、技巧和能力。通过以上对比,可以得出E-research环境下图书馆员所应具备的技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 基本能力

(1)个人及人际交往能力。主要包括他们自身所具有的分析、创造能力;持续快速学习的能力,对技术掌握的灵活性;创造性思维和长远眼光,对事物的怀疑态度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爱冒险精神与适应改变的能力;永久的公众服务视角和良好的沟通交流及领导能力[19]等等。这一技能是图书馆员提供服务的基础,它决定了馆员的服务意识、服务理念、服务视角等。

(2)媒体营销。通过设计媒体营销活动,馆员大力倡导图书馆在教学、学习和研究任务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馆员开展嵌入式服务,以此提升服务意识。同时,不断开展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内及机构外的用户开发工作。

3.2.2 信息素养能力

信息素养能力是图书馆员所应具备技能中的核心,是一种“软”技能。信息素养能力的高低,体现了E-research环境下馆员为用户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以及为用户服务的嵌入深度。

(1)“ICR”能力。“以信息为中心的研究”(ICR)是情报科学的一种E-research方法,这种方法专注于利用新的信息资源,并借此通过开发应用于一系列研究领域的通用研究方法和工具以识别相关研究问题[20]。ICR能力包括馆员全面、持续获得数据信息并进行提炼加工的能力,数据理解及信息研究素养能力。馆员通过合成某一研究领域知识图谱以完成研究团队的研究目标,同时利用各种工具逐步组建用户(研究团队)的多维知识,形成包含教育背景、关系圈、思维模式等内容的知识图谱组合。通过关注整个数据的生命周期,形成智慧成品。馆员的ICR工作方式有五个[21]:①识别新信息源相关问题,并努力独立解决这些问题。②识别新信息源相关问题,与领域专家共同研究解决这些问题。③识别新信息源相关问题,并将其提供给该领域专家来解决这些问题。④开发方法和描述性分析或基本理论来帮助领域专家来判断某个新的信息源是否与其研究问题相关,并帮助他们利用这个资源。⑤开发方法性和分析性经验来帮助领域专家解决涉及到新信息源的特定领域问题。在这里,领域专家掌握传统的PCR(Problem-Centred Research)方法,并能获得ICR研究人员提供的支持。这种支持表现为:帮助确定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或构建适合领域专家识别研究目标的方法。

(2)助力能力。E-research环境下馆员的助力能力是从馆员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来说的,意指其向用户的教学、科研提供知识学习的策略、相关教育教学方法以及对信息进行评估的能力。在此过程中,馆员既是教育或科研人员的合作伙伴,又是丰富学生知识和提高知识查询能力的催化剂。作为合作伙伴,馆员通过与教育或科研人员的嵌入式合作,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特别是潜在信息需求),帮助其搜集各种资源,并将查找到的资料融入他们的课程或研究中。作为丰富学生知识和提高知识查询能力的催化剂,馆员通过了解学生的信息需求,在学生采集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中设计资源查询、使用策略,以及提供有质量的、与课程相关的网络站点,为学生构造出个性化的检索方式进行指导。通过科研和学习过程中全面嵌入式的服务,使科研人员或学生信息素养生活化。此外,馆员还需对查找出的多种形式的信息进行评估,确定这些信息对于科研人员或学生的使用价值程度。

(3)社交媒体运用及推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处于各种社会媒体的包围之中,馆员的社交媒体运用及推广能力主要包括:教授用户理解社交媒体,如 web2.0(图书馆2.0和档案馆 2.0)的原则和趋势;展示社交媒体的主要工具、类目和社交网络的功能可见性;运用社交软件解决信息问题及用户和组织间的同步或异步数字化交流[22];运用社交网站进行图书馆推广、咨询和教育服务;利用社交网站导航、评估和创作信息内容;馆员与用户交互时如何遵从网络原则并符合伦理标准;有关社交媒体与同行和用户交流的版权、安全性以及隐私问题的解释;理解数字身份的重要性,使用社交媒体的名誉管理;进行相关的名词解释,如collaboration 2.0,混合与开放资源等;依据社交媒体,建立机构战略[23]。

3.2.3 管理能力

过去图书馆管理决策的核心是以图书馆建设架构为基础的,而E-research环境下图书馆管理决策的核心进化为将大数据作为知识生产线的原材料,图书馆有无能力将具有信息组织技能的人才聚合在一起,并管理好,将成为管理决策的关键点。也就是说,馆员的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与科研团队进行嵌入式合作时,对其与科研人员之间形成的合作关系的管理[24],这包括学术交流项目实施中的协调及管理,协同学习社区的成员在开发项目政策以及在互联网上的协同工作,领导科研团队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及分析等[25]。

3.2.4 技术能力

技术能力属于E-research环境下馆员的“硬”技能,是其开展信息收集、加工、传递及分析等具体工作的基本保证。

(1)信息技术能力。馆员的信息技术能力包含三个层面:一是指一些传统意义上的技术能力,如信息检索工具的基本操作能力,图书馆信息系统的运营及管理,软硬件操作等;二是新型的信息技术能力,包括数据转换工具的使用,数字馆藏构建,信息资源的编目和元数据的标准等;三是挑战性的技术能力,包括数据库开发和DBMS、数字归档和保存、数据内容管理、数字化监护等。

(2)网络素养。网络素养作为馆员的另一种核心技能,已超越了普通的网络技术性操作技能。在目前的分布式协作环境下,馆员对用户经常阅读和参与的网站资源进行索引、注释及评估,形成类似信息聚合或平台类的产品,方便用户使用;另外,具备网络素养的馆员还会按照用户的需求逻辑,推理出他们可能使用的网络资源倾向,并及时推送用户可能感兴趣的信息;馆员的网络素养还包括其向用户提供网络媒体素养教育等。

3.3 E-research环境下馆员所应具备的技能间关系

E-research环境下,馆员所应具备的技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基本技能是各项技能的基础,是开展各项工作的有效保证;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有一定的技巧成分,它们是将馆员自身的基本技能进行了一定的提升和改良,结合服务实际产生的能力结果;馆员的信息素养能力则是以上技能的内化与升华,进而形成的个人的内在的素质,属于核心中的核心[26]。以上几种核心技能存在一定的融合与交叉,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结构。

4 结语

E-research环境下,图书馆服务面临着科研信息内容及形态变化、用户信息需求表现方式变化、图书馆运营环境变化及图书馆关注并服务的学术交流体系变革等巨大的挑战。为此,馆员必须认清E-research环境的特点,做好相应的角色定位,而角色的重定位必然要求馆员所掌握的技能需不断深化与拓展。E-research环境下馆员所应具备的技能应该包括作为各种能力基础的基本能力、作为技能核心的信息素养能力、对嵌入式合作进行掌控的管理能力以及提供技术保证的技术能力等四个方面。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笔者又进一步细化了核心技能的四个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技能要求,总结出各个技能间的关系,展示了E-research环境下馆员能力结构的全貌。而未来需要解决的是E-research环境下馆员所应具备技能的评价标准,所以新技能标准的制定也将成为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1]杨金明.E-research与图书馆建设——以哥伦比亚大学 CDRS为例[J].电子世界,2013,(1):114-115.

[2]卢巧旻,邵 波.E-Research视角下企业竞争情报虚拟作战室平台构建[J].情报探索,2012,(12):57-60.

[3]云 健等.E研究中电子文献的层次化自动分类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11):46-49,94.

[4]云 健等.E-Research中基于P2P的学术资源共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9):76-81.

[5] Envisioning the Future ofScience Libraries——At Academic Research Institutions.[EB/OL].http://hal.archives-ouvertes.fr/pasteur-00808551/,2014-03-03.

[6][12]樊俊豪.图书馆在科学数据管理中的角色定位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6):37-41.

[7]赵 康.数字化科研环境下的学术交流研究[J].科技传播,2014,(2):255-262.

[8]赖茂生.知识时代的LIS如何定位和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8):5-10,115.

[9]孙 坦,黄国彬,盛小平等.2008年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进展[J].图书馆建设,2010,(1):23-35.

[10]张晓林.颠覆数字图书馆的大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9):4-12.

[11]Matthews,S.Five challenges every librarian must face.[EB/OL].http://21stcenturylibrary.com/2011/10/12/fivechallenges-every-librarian-must-face/,2013-04-29.

[13][19] Linda Marion.Digital Librarian,Cybrarian,or Librarian with Specialized Skills:Who Will Staff Digital Libraries[C].ACRL Tenth National Conference Denver Colorado,2001.143-149.

[14]Librarians Evolving into Cybrarians.[EB/OL].http://www.infotoday.com/MMSchools/mar00/murray.htm,2013-10-07.

[15] Marilyn Johnson.How Librarians and Cybrarians Can Save Us All[C].Harper,2010.26-28.

[16]Babu T A,Ramaiah L S.Developing cyber libraries:festschrift in honour of professor M.Sankara Reddy[A].Saratchandra Kumar. Librarian to Cybrarian -Metamorphosis:Librarianship in the Internet Age[C].New Delhi:Allied Publishers,2006.195-206.

[17]Priti Jain.A paradigm shift in the 21st century academic libraries and librarians:prospectus and opportunities[J].European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2013,(3):133-157.

[18]New Roles for New Times:Transforming Liaison Roles in Research Libraries[EB/OL].http://www.arl.org/publications-resources/2893-new-roles-for-newtimes-transforming-liaison-roles-in-researchlibraries,2013-12-24.

[20]Data Science:What’s in it for the New Librarian?Where does the New Librarian fit in?[EB/OL].http://infospace.ischool.syr.edu/2012/07/16/data-sciencewhats-in-it-for-the-new-librarian/,2014-04-24.

[21]Information-Centred Research——A Big Data Theory for Information Scientists[EB/OL].http://cybermetrics.wlv.ac.uk/icr.html,2014-11-10.

[22]A New Value Equation Challenge:The Emergence of e-Research and Roles for Research Libraries[EB/OL].http://www.clir.org/pubs/reports/pub142/luce.html,2014-12-10.

[23]Thelwall,M.,Wouters,P.,and Fry,J.Informationcentered research for large-scale analyses of new information source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59(9):1523-1527.

[24]Competency Index for the Library Field[EB/OL].http://www.webjunction.org/documents/webjunction/Competency_Index_for_the_Library_Field.html,2014-12-11.

[25] Iryna Kuchma,Birgit Schmidt,Kathleen Shearer,Pascal Calarco,Rob Grim,Alicia LópezMedina,Susan Reilly,Judy Ruttenberg,Dominic Tate.Librarians’Competencies in Support of E-Research and Scholarly Communication[EB/OL].LIBER 43rd Annual Conference,Riga.July 4,2014.https://www.coar-repositories.org/files/TF-presentation-LIBER-2014.pdf,2014-12-08.

[26]Sheila Corrall.Skills which librarians need:Are libraries and ischools ready to meet these new demands?[EB/OL].http://www.rluk.ac.uk/content/clarifying-roles-libraries-research-data-management-discussionday-find-creative-solutions,2014-12-08.

猜你喜欢
馆员技能图书馆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劳动技能up up!
图书馆
勘误
秣马厉兵强技能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