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按校正体重给药的可行性

2015-12-08 05:52杜良刚谢鸿昌
中国内镜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丙泊酚校正胃镜

杜良刚,谢鸿昌

(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三医院麻醉科,湖北武汉430100)

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按校正体重给药的可行性

杜良刚,谢鸿昌

(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三医院麻醉科,湖北武汉430100)

目的评价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按校正体重给药的可行性。方法肥胖患者132例,拟静脉麻醉下行胃镜检查,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n=66),实际体重组(A组)和校正体重组(C组)。A和C两组患者分别按实际体重和校正体重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5~2.5 mg/kg,术中如有体动追加丙泊酚0.5~1.0 mg/kg。观察患者的镇静效果、呼吸循环变化、镜检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及认知力恢复时间,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与A组相比,C组在诱导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及认知力恢复时间及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按校正体重给药可行。

肥胖症;无痛胃镜;体重

胃镜检查为一种侵入性检查手段,从感觉神经丰富的咽喉入镜,检查时患者十分痛苦,加上心里紧张和恐惧,尤其是肥胖患者,麻醉过浅易发生呛咳、屏气、躁动甚至发生心脑血管意外,麻醉过深又易发生呼吸循环抑制。临床按实际体重给药,呼吸道梗阻和呼吸抑制发生率较高,目前肥胖患者的给药剂量尚无统一标准[1]。本研究拟评价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按校正体重给药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在本院自愿申请无痛胃镜检查的肥胖(BMI≥30 kg/m2)患者132例。其中,男68例,女64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0~60岁。患者及家属检查前签署无痛胃镜检查知情同意书。排除丙泊酚乳剂过敏、严重的心血管、内分泌、呼吸系统疾病、精神失常、呼吸暂停睡眠综合征和Mallampti分级Ⅲ级以上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n=66)。实际体重组(A组):男36例,女30例;年龄(38.0±4.0)岁,BMI(32.0±1.6)kg/m2;校正体重组(C组):男32例,女34例;年龄(36.0±1.0)岁,BMI(32.0±1.3)kg/m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和AS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48,t=1.24,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禁食6 h、禁饮4 h[2],无术前用药。入室开放静脉通道,术前常规心电监护,诱导前5 min双管吸氧(鼻管吸氧加面罩吸氧头带固定),由2名麻醉医生管理患者,1名高级职称医生负责气道管理,另1名住院医生负责推药。A、C两组患者分别按实际体重和校正体重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5~2.5 mg/kg(1 ml/5 s),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呼吸平稳后开始胃镜检查,术中如有体动追加丙泊酚0.5~1.0 mg/kg。校正体重计算公式:校正体重(kg)=理想体重+(实际体重-理想体重)×30%;理想体重计算公式(Broca改良式):男性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女性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2.5[3]。收缩压下降到基础值的30%时静脉注射麻黄碱5.0~10.0 mg,心率低于50次/min时静脉注射阿托品0.5 mg,如果出现呼吸频率低于10次/min、脉搏氧饱和度低于90%、舌后坠及鼾声,可判断为发生呼吸抑制和呼吸道梗阻,立即托起下颌,面罩辅助呼吸,必要时插入喉罩辅助呼吸。

1.3 观察项目

记录两组患者镇静效果优、良、差的例数。优:检查期间无肢体活动、身体扭动;良:检查期间有肢体活动但不影响检查操作;差:检查期间有肢体活动或麻醉过浅影响检查操作。记录麻醉诱导、镜检、睁眼、

定向力及认知力恢复时间。麻醉诱导时间:从开始给予丙泊酚到患者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睁眼时间:从停止给药后到呼唤患者能睁眼的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从停止给药后到患者能按指令正确抬左右手(足)的时间;认知力恢复时间:麻醉诱导前给患者看图片或某物品(如钢笔),测定从停止给药后到患者能正确认识该图片或物品的时间。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中并发症: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舌后坠和呼吸抑制。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及头晕[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镇静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镇静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4,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镇静效果比较例

2.2 相关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镜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83,P>0.05)。A组诱导、睁眼、定向力恢复及认知力恢复时间明显长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6.67、t=7.40、t=9.20和t=6.83,P<0.05)。见表2。

表2 两组相关时间的比较(±s)

表2 两组相关时间的比较(±s)

注:†与A组比较,P<0.05

组别例数诱导时间/min镜检时间/min睁眼时间/min C组661.0±0.3†3.1±1.2 9.3±4.0†A组662.0±0.43.3±1.5 12.5±3.0定向力恢复时间/min认知力恢复时间/min 11.1±3.0†13.0±4.0†15.1±4.017.0±5.0

2.3 不良反应比较

给药后两组患者术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舌后坠和呼吸抑制。两组间心动过缓和血压下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χ2=1.88,P>0.05)。但两组间舌后坠和呼吸抑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8,χ2=4.91,P<0.05)。术后两组间头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恶心呕吐。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丙泊酚是目前国内外常用于无痛消化内镜的主要药物,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和苏醒快的特点,并有一定的抗呕吐作用和较弱的镇痛作用。其最大的缺点是剂量依赖性呼吸循环抑制作用并受注药速度的影响。一般在给药后30~60 s患者入睡,半衰期为1.8~4.1 min,停止注药10~30 min患者清醒。大剂量可引起明显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低氧血症、呼吸减慢或暂停等,临床上控制注药速度1 ml/5 s,可降低对呼吸循环的抑制作用。丙泊酚充分镇静后患者会出现下颌及会厌部松弛,与正常人群比较,肥胖患者具有体重大、舌体大、脖子粗短、氧储备少、耗氧量大和出现缺氧比正常体重患者快的特点[5]。因此,更容易发生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以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而诱导前5 min给予预吸氧可有效对抗检查过程不同程度呼吸抑制引起的缺氧[6],术者进镜时托起下颌至检查结束能有效改善肥胖患者的通气和氧合,术者操作熟练、动作轻柔,尽量缩短麻醉手术时间,同时在消化内镜室配备氧源、麻醉机及困难气道插管用具以备急用,可以降低麻醉风险,提高胃镜检查的安全性[7]。本研究可以看出,按校正和实际体重给药两组患者均能达到满意的镇静效果。本研究提示,C组患者诱导、睁眼、定向力恢复和认知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按校正体重给药使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患者苏醒更快;按实际体重给药丙泊酚用量增加,患者苏醒时间延长,这可能与肥胖患者脂肪含量大,丙泊酚清除半衰期长有关,但其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8]。A组患者呼吸道梗阻及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与丙泊酚充分镇静后降低了患者咽部扩张肌群的活动,促进咽部塌陷,导致呼吸道梗阻及抑制呼吸中枢作用有关[9]。两组患者呼吸道梗阻、呼吸抑制经托下颌以及面罩辅助呼吸后缓解。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肥胖患者按实际体重给药往往容易过量,导致患者呼吸道梗阻、呼吸抑制发生率增高和苏醒时间延长,按校正体重给药既能达到满意的镇

静效果,又能快速苏醒。两组患者检查中均出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与丙泊酚扩张外周血管、抑制血管运动中枢作用有关[9]。因此,笔者认为,丙泊酚静脉麻醉术中循环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无特殊。陈丽萍等[10]报道麻黄碱可对抗丙泊酚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两组患者经阿托品、麻黄碱对症治疗,心率、血压恢复正常。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头晕与丙泊酚的镇静作用有关。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与丙泊酚的抗呕吐作用有关。肥胖患者术后进入复苏室,床头抬高30°仰卧位,常规吸氧、心电监护,由苏醒室护士专人看管,患者完全清醒,呼吸循环功能稳定,观察30 min后能独立行走,在家属陪同下方可离开。

综上所述,肥胖患者作无痛胃镜检查按校正体重给药可行。但在临床工作中要加强监测、诱导前预吸氧、控制注药速度、进境时托起下颌、术者操作熟练和尽量缩短麻醉手术时间能降低麻醉风险,提高安全性。

[1]龚华渠.肥胖患者31例无痛胃镜麻醉处理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254.

[2]王梦,魏晓,林赛娟,等.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麻黄碱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14,20(8):895-896.

[3]沈颖彦,周大春,肖旺频,等.校正体重设置肥胖患者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潮气量的可行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33(7):873-875.

[4]舒丽娟,魏新川.联合用药在肥胖患者无痛胃镜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2):4142-4144.

[5]王伟鹏,李立环.临床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31.

[6]张筑华,李红灵,黄涛,等.预吸氧对丙泊酚麻醉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12(9):815.

[7]钟美声,赖开兰.提高肥胖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8):877.

[8]劳建新,张永福,王琼,等.肥胖患者异丙酚静脉全麻无痛人流术中麻醉并发症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7):3123-3125.

[9]范乐群,王强,范长在.肥胖患者麻醉处理:附50例报告[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9):3109.

[10]陈丽萍,周旋光,黄世清,等.丙泊酚伍用麻黄碱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10):702-703.

(曾文军 编辑)

1007-1989(2015)09-1003-03

R584;R614

B

2015-01-19

谢鸿昌,Tel:15871495819

猜你喜欢
丙泊酚校正胃镜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劉光第《南旋記》校正
基于MR衰减校正出现的PET/MR常见伪影类型
在Lightroom中校正镜头与透视畸变
机内校正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系统在小儿耳鼻喉手术中的应用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