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药学术语探讨中药学教学方法分析

2015-12-09 20:18王映雪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5期
关键词:药性中药学术语

王映雪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医院,四川 广元 628007)



从中药学术语探讨中药学教学方法分析

王映雪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医院,四川 广元 628007)

在中药学中,术语是阐释中药功效、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相关知识的专业词语,在《中药学》课程的学习中,中药学术语是一个重要环节,对该环节掌握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习者对中药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因此,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中药学术语具体描述、抽象概括间关系的处理,合理利用药性理论,站在不同角度进行中药作用及功能特点阐释,从而让学习者能够更好地掌握中药学术语的科学内涵。

教学方法;中药学;术语

在《中药学》中,涉及到众多专业术语,这些术语是阐释中药功效、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相关知识的专业词语,也是中药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习者对中药学术语的掌握情况,将直接关系到其对中药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情况。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以中药学术语为切入点,对中药学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1 加深相关内容把握与理解

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对中药学术语进行阐释,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掌握相关内容,为准确运用中药治疗疾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高度重视中药学术语的解释,在整体把握具体内容和词语涉及的前提下,融合多学科相关知识,对术语进行详细解释,从而让学生对其内涵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1]。以“四气”这一术语为例,教学者可从三个方面开展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一是“寒”“热”“温”“凉”四性为药性;二是温热与寒凉在性质上的显著差异;三是四性之间有程度差异。“四气”是对中药药性特点的阐释,是指中药在对机体产生作用后,可产生温、热、寒、凉不同的生物效应,该性质与药物疗效有关,而非物理上的“温、热、寒、凉”。温热与寒凉间有着性质差异,祖国医学中的阴阳学说中,寒凉为阴,寒凉药物的生物效应为清热,可治疗阳热之证;温热为阳,温热药物的生物效应为散寒,可治疗阴寒之证。温、热、寒、凉有着程度差异,通常来说,寒性药物比凉性药物的清热力更强,热性药物比温性药物的散寒力更强。平性指的是寒热不明显的药物,可能偏温,也可能偏寒,故仍属“四气”范畴。此外,充分掌握各章的基本术语,也有助于了解每章药物的基本作用特点[2]。在教学时,可将中医理论与本章内容相结合,对本章药物的临床适应证、基本功效进行完整阐述。

2 处理好术语具体描述与抽象概括间的关系

在中医学各门课程中,中药学是一个重难点,其内容复杂、繁多,对于具体的药物,通常都以具体的病、症、证或病机病因等术语进行描述。将药物治证概括为病因病机,能够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药物作用本质,以便于准确、灵活地选用药物,然而该描述形式也十分抽象,且对病、症、证的涵盖较多,所以理解难度也相对较大。在对病因病机进行讲解时,教学者应将抽象的术语具体化为通俗的描述,以利于学习者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例如,在讲解温里药附子时,教材描述该药具有补火助阳的功效,主治阳虚证。这一概括反映了阳气不足是附子治疗疾病的本质,但该描述对治证没有具体的描述,未将具体病变部位与阳气虚统一联系起来,也缺乏临床症状描述,所以单凭这一概括,学习者很难把握附子的治证。因此,教学者在对这一内容进行讲解时,应与药物作用特点相结合,紧扣教材,指出阳气虚的病位可在心、脾、肾等部位,其临床症状复杂[3]。心阳虚,症状以胸痛、胸闷、心悸为主;脾阳虚、脾肾阳虚,症状多见大便溏泻、脘腹冷痛等;肾阳虚,则命门火衰,症状多见夜尿频多、腰膝冷痛、寒宫不孕、阳痿滑精等。再比如:解表药桂枝,其有温经通脉之功效,可治寒凝血滞之痛证,抽象概括为适用于治疗寒邪侵袭致气血不畅出现的疼痛。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应进一步解释桂枝可治疗寒邪客于不同部位引起的疼痛,比如胃脘疼痛、经行腹痛、风湿痹痛、胸痹疼痛等,此为异病同治。

在对药物应用进行描述时,采用具体病、症、证等术语形式能够让学习者对药物应用的感性认识更为直观,但不少药物所涉及的内容都较多,该描述方式没有对繁多的治证本质进行概括,不利于学习者深层次理解、记忆药物的作用特点[4]。例如:清热燥湿药黄芩,具有清热燥湿之功效,可治疗多种湿热证。如果将黄芩的治证具体描述为暑湿、温湿、黄疸、湿热痞满、胸闷呕吐、泻痢等,虽然描述具体,便于理解,却未能反映出这些治证的共同点。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有必要联系中医理论知识,向学生讲透彻、讲清楚,让学习者了解到这些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的病证,其共同本质都为湿热,同属“湿热证”范畴,所以可利用黄芩的清热燥湿功效进行治疗。

3 从药性理论出发阐释中药作用及功效特点

药物功效,是对药物的作用效果及功能进行高度概括的术语。深入理解药物功效及功效间的关系,是中药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中药学理论中,药性理论占据着核心地位,其主要包括了升降浮沉、归经、五味、四气等理论,中药药性理论是理解药物功效术语的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要紧密联系药性理论及其他理论对药物功效进行阐释,从而让学习者能够真正掌握药物作用的本质与内涵。在对某些药物功效进行讲解时,还有必要与四气理论相联系,以平肝熄风药羚羊角为例,其功效为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平肝熄风。在教学时,应将羚羊角性寒、可清热的特点与明目、熄风功效相联系,由于羚羊角入肝经,泄肝热,故可熄风止痉,治疗热极生风引起的痉挛抽搐,却不适宜肝风内动虚证。其明目功效主要与其能清泻肝经火热有关,故适宜治疗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肿痛[5]。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中药学术语的解释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学习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所以,教学者应紧紧围绕中药学术语,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阐述术语内涵,以便于学习者深入了解与掌握。

[1] 裴香萍,王兵,平莉莉.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4):67-68.

[2] 肖斌,陶欧,顾浩,等.基于功能靶点的中药功效术语规范[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3):252-256.

[3] 刘海波,周家驹.中药功效中名词性术语的现代药理学含义[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4):620-627.

[4] 徐韩平.常用中药经验鉴别术语注释[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2):468-468.

[5] 蔡永敏,崔瑛,王洪久,等.中药学名词术语分类体系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2):1938-1940.

(责任编辑:魏 晓)

2014-11-17

王映雪(1977-),女,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医院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为中药学。

R28-4

A

1673-2197(2015)05-0132-02

10.11954/ytctyy.201505071

猜你喜欢
药性中药学术语
《四部医典》的跌打损伤外用方剂用药规律及药性探析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半夏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性、毒性研究进展
不同炮制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研究
试论制剂因素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中药学》教学引入拓展性教学的启示
云南省高等学校本科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介绍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