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PICC维护网的建立与实施

2015-12-16 11:22陈影洁黄剑施陈春贤
护理学报 2015年23期
关键词:中山市门诊导管

陈影洁,黄剑施,简 黎,陈春贤,梁 义,贺 婷

(中山市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3)

中山市PICC维护网的建立与实施

陈影洁,黄剑施,简 黎,陈春贤,梁 义,贺 婷

(中山市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3)

目的通过建立中山市PICC维护网,使市内各医院护士掌握PICC维护技术,为PICC带管者提供驻地维护,降低PICC带管并发症。方法成立中山市PICC护理专家组,分阶段建立中山市PICC维护网的三级架构,推荐并培训PICC联络员,由取得中山市PICC维护资质护士为患者提供驻地维护护理。比较2010年、2014年PICC门诊PICC带管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中山市PICC维护网建立前后,患者对PICC维护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护士对PICC置管相关知识和技能考核得分的差异。结果对维护网建立前210例患者和维护网建立后305例患者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PICC维护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包括对往返交通便利情况的评价、服务流程评价、对护士服务态度评价、对专业技能评价和对专业知识评价均有提高(P<0.001);125名护士经过理论授课和实践技能培训后,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较培训前提高(P<0.001);通过比较发现,2014年PICC带管患者的并发症(如堵管、局部皮炎、静脉炎、血栓形成等)发生率,较2010年明显降低(P<0.001)。结论通过建立中山市PICC维护网,方便患者驻地维护,规范了各级医院PICC带管患者的维护护理,保障了PICC维护质量和护理安全。

地区性;PICC维护网;护理质量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适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等[1]。随着PICC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相对于其他中心静脉导管而言,PICC虽较少发生气胸、血胸等严重并发症,但会发生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静脉血栓形成、导管堵塞及导管破裂等并发症,并发症是影响PICC留置时间的最主要因素[2-3]。且置管操作和导管维护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并发症发生率。各地医疗条件和PICC发展不平衡,带管出院维护难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PICC的推广[4-5]。PICC带管出院发生并发症原因分析患者方面有:知识缺乏和依从性差、交通不便和经济原因、体质问题、同住者照顾问题等[6]。如带管出院后由未经培训的医护人员维护或由家属自行维护则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6]。随着中山市留置PICC的患者日益增加,保障PICC带管者出院后治疗间歇期导管的维护质量与安全是护理的难点和重点。对此,中山市通过培训市内各医院推荐的护士,使其掌握规范的PICC维护护理技术并考核合格后,颁发PICC维护资质证书,经医院同意开展PICC维护,成为维护网的网点,为本区域的患者提供规范的PICC维护,以降低PICC相关的并发症、保障PICC带管者的护理质量及安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维护网建立的背景资料 至2009年11月,全市共有5家医院开展PICC,仅本院设立PICC门诊。在本院的PICC门诊,发现部分患者发生导管相关的并发症。2009年11—12月,本院运用自制的问卷随机调查100例到PICC门诊维护的患者,调查项目分3部分:(1)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住址、职业等。(2)患者认为影响按时回PICC门诊维护导管的因素。(3)患者对PICC维护员技术的要求、维护地点、护理服务的希望等。回收有效问卷96份,结果显示:58%的患者分别居住于远离市内大医院的各镇区;41%患者出院后治疗间歇期需要从事种植或养殖业等工作,天气炎热多汗等原因导致穿刺局部不适、敷贴易松脱等,但因交通往返时间长而无法及时维护;12%患者因虚弱无人陪伴时会无法及时回市内大医院维护导管;100%患者认为驻地医院能提供规范的维护十分迫切需要。

1.2 维护网的建立方法

1.2.1 经市护理学会同意,成立中山市PICC护理专家组 2009年11月,经市护理学会同意,成立中山市PICC护理专家组,由5家医院共10名已取得广东省护理学会颁发的PICC技术标准化培训合格证书的静疗护士组成。专家组负责制定PICC护理技术规范、质量评价指标等;以我院PICC门诊为培训考核基地,组织护士培训考核、推广应用PICC技术。

1.2.2 推荐并培训PICC联络员 各医院推荐临床护士作为PICC联络员,参加培训考核,合格者由市护理学会颁发中山市PICC维护护士资质证书。由PICC护理专家组制定联络员的基本条件:(1)注册护士。(2)自愿原则。(3)从事静疗工作3年及以上的临床护士。(4)护师及以上职称。由各医院推荐合适人选报我院。PICC护理专家组制定培训计划及内容,以学习班形式分阶段组织实施理论培训后到我院PICC门诊进行实践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PICC相关理论与维护实践技能考核,考核合格者,由市护理学会颁发中山市PICC维护护士资质证书,成为各医院的PICC维护护士;维护资质证书有效期暂定2年,期满需再次考核合格方可延续注册。

1.2.3 建立中山市PICC维护网

1.2.3.1 确定分阶段建立中山市PICC维护网的三级结构。至2010年8月全市仅我院成立PICC门诊,5名出诊护士均为PICC护理专家组成员,具备成熟的技术团队及培训基地的条件,故设我院的PICC导管门诊为一级维护网,逐步开展工作。至2011年12月,其余已开展PICC技术的医院有2家建立PICC门诊、2家每周固定时间提供出院患者的维护护理服务,正式纳入维护网,成为二级维护网点。至2013年10月,市内8家镇区医院开展PICC维护护理服务,纳入维护网,成为三级维护网点。截止2014年底,全市共16家医院纳入中山市PICC维护网,由取得中山市PICC维护资质护士为患者提供驻地维护护理,其中有5家已建立PICC门诊,三级维护网已基本建立,保障PICC带管者的全程护理质量与安全。

1.2.3.2 PICC维护网的主要工作内容。(1)先由一级网点协助建立二级网点;再设立三级网点准入条件:操作者须取得中山市PICC维护护士资质证书,医院同意开展业务,设置合适且相对固定的场所提供维护护理。(2)由一级网点协助镇区医院开展PICC维护护理服务,成为三级网点,为患者提供驻地维护。(3)由一级维护网负责收集汇总网点信息,制定中山市PICC维护网联系卡,由一、二级网点医院发给置管患者,方便患者根据需要到驻地网点维护导管。(4)组织PICC护理专家组到三级网点进行调研,提供技术支持,保证维护质量。(5)开展市内护理会诊,主要由一级网点护理专家负责解决市内医院甚至周边市外医院的静脉输液通路护理问题,帮助三级网点开展PICC置管技术。(6)定期组织学术交流活动,促进护理技术水平共同提高。(7)由一级网点负责三级网点维护员的培训及考核认证、延续注册等。(8)评价PICC维护网建立后的护理效果。

1.3 PICC维护网的护理效果评价方法 PICC带管者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带管者满意度、镇区医院护士对PICC相关知识考核得分作为维护网的效果评价指标。

1.3.1 并发症统计 分别对2010年、2014年置管且出院后均在维护网维护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2010年、2014年PICC维护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维护网成立后,维护员的经验及处理并发症的能力有待提高,基层医院维护网店提供正常维护,遇到并发症,建议和我院沟通后转回我院处理以确保质量和安全,因此PICC携管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数据的收集集中在我院导管门诊。

1.3.2 患者满意度调查 自行研制《患者PICC维护服务满意度调查表》,采用方便取样法调查PICC维护网成立前后PICC带管者对PICC维护服务的满意度。《患者PICC维护服务情况调查表》主要调查患者对PICC维护的总体满意度,共16个条目,5个维度。5个维度为:患者对交通便利情况的评价(2个条目)、患者对维护网提供的PICC维护的服务流程评价(3个条目)、患者对PICC维护人员的服务态度评价(4个条目)、患者对PICC维护人员的技能评价(3个条目)、患者对PICC维护人员的专业知识评价(4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对PICC维护服务的满意度越高。

1.3.3 PICC相关知识和技能考核 自行研制《PICC置管相关护理知识调查表》,采用方便取样法调查中山市PICC维护网前后镇区医院PICC联络员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对PICC维护人员理论及技能培训考核,考核总分100分,采用PICC维护操作技术评分标准对参加培训的护士进行维护实践技术考核,比较培训前、培训后的考核得分。《PICC置管相关护理知识调查表》是在参考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7-8]并结合临床工作实际状况,以护理程序和知信行理论作为问卷编制的理论框架自行设计而成。该问卷包括:PICC置管后日常护理的时间、皮肤消毒、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出现异常情况时的处理等10个条目,以及护理人员获得相关知识的来源和需求。每一条目均为选择题,选对计1分,错选、漏选、多选均不计分,总分范围为0~10分。将原始得分换算为标准得分,标准得分=原始得分÷可能的最高得分×100。标准得分≤40分为知识很差;40~60分为较差;>60~70分为一般;>70~80分为较好;>80分为很好。预试验结果显示以上2个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Cronbach’α信度系数分别为0.782和0.856。2周后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812和0.853。内容效度经过5名护理专家的严格审阅评价,2个问卷内容效度指数分别为0.861和0.898,认为该问卷结构合理,内容全面,能较好地体现调查的目的。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2010年、2014年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 分别统计分析我院PICC门诊2010年、2014年的患者就诊维护记录表,研究结果见表1。

表1 2010年、2014年PICC门诊维护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次)

2.2 患者对PICC维护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 于2011年3—10月,对230名在本院PICC门诊进行维护的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23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10份,回收率91.3%;维护网成立后于2014年5—12月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34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05份,回收率89.7%。有效问卷中,参加调查的患者中男性占52.3%,女性占47.7%,平均置管时间4.3个月,89.5%的患者是癌症患者。PICC维护网成立前后患者对PICC维护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PICC维护网成立前后患者对PICC维护服务满意度调查(±S,分)

表2 PICC维护网成立前后患者对PICC维护服务满意度调查(±S,分)

维度 时间 n 得分 t P交通便利情况评价 成立后 305 8.54±1.49 17.796<0.001成立前 210 6.09±1.74服务流程评价 成立后 305 12.61±2.28 16.236<0.001成立前 210 9.17±2.69服务态度评价 成立后 305 16.87±3.01 16.475<0.001成立前 210 12.25±3.48专业技能评价 成立后 305 14.73±2.54 18.051<0.001成立前 210 9.68±3.56专业知识评价 成立后 305 18.81±4.22 15.087<0.001成立前 210 14.25±2.25总体满意度 成立后 305 67.95±12.14 17.500 <0.001成立前 210 48.08±14.13

2.3 比较护士经培训开展维护护理服务前后对PICC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 2011年3月—2014年3月共对125名PICC维护护士进行分期培训,包括理论授课和专业技能培训,参加培训的护士中,女性占98.4%,男性占1.6%;初级职称占67.3%,中级职称占32.7%;平均参加工作时间是5.8年。考核得分结果分析见表3。研究结果显示,护士经过理论授课和实践技能培训后,通过开展驻地维护护理服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较培训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3 培训前后护士对PICC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比较(±S,分)

表3 培训前后护士对PICC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比较(±S,分)

项目 时间 n 得分 t P PICC置管后相关护理知识 培训后 125 89.65±4.73 15.665 <0.001培训前 125 78.78±6.15 PICC维护技能考核 培训后 125 96.66±7.34 18.323 <0.001培训前 125 83.54±9.21

3 讨论

3.1 建立地区性PICC维护网的意义 建立地区性PICC维护网可以实行维护员准入制,规范PICC维护护理,提高安全与质量。随着PICC技术在临床广泛开展与应用,各医院相继引进PICC技术[1],但赵树娟[9]研究发现广东省各医院PICC置管技术的发展不平衡,各级医院缺乏统一的技术流程及规范。中山市人民医院在市护理学会的支持下,调研了市内医院存在技术差异性的现状,牵头成立了中山市PICC维护网的三级架构,通过以市人民医院PICC门诊为实践基地培训基层医院护士掌握PICC规范维护方法,同时建立PICC维护员的准入资格,协助各级医院成为维护网点,推广PICC维护技术到基层医院,方便患者驻地维护,有利于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充分发挥中山市PICC维护网的功能,实现PICC维护技术在各级医院均衡发展,最大程度保障PICC带管的护理质量与安全。

3.2 建立地区性PICC维护网有利于患者驻地享受 PICC维护,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士专业水平,有助于护士提升职业成就感结果显示,地区性PICC维护网成立后,患者对交通便利情况、服务流程、护士服务态度、护士专业技能和护士专业知识的评价明显提高;维护护士在经过培训后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明显提高,成为网点后开展PICC维护护理,有助于护士提升职业成就感。通过比较2010年与2014年我院门诊PICC维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带管者的堵管、局部皮炎、静脉炎、非计划拔管、导管破损更换接头、穿刺处渗血、穿刺点局部感染、血栓形成发生率,在2014年较2010年明显降低。主要原因在于,通过PICC维护网的统一管理,各级医院规范了PICC导管患者的维护管理,患者在驻地得到及时而规范的维护护理;同时通过采取维护护士资格准入,保障护士维护操作技术的规范化。另外,并发症的减少与PICC逐步广泛应用和技术与材料的不断进步有关。PICC维护网建立过程中对护士的培训有利于护士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减少地域间的差异,经过3年多的努力,中山市PICC维护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达到了以满足患者健康需求为目的,保障护理安全与质量的效果。截至2014年12月,中山市共16家医院纳入维护网,为PICC带管者提供驻地维护护理,在我院的协助下,有3家基层医院开展PICC置管技术。

4 小结

中山市PICC维护网建立的实践证明,推广PICC规范化维护护理进基层医院需要多方参与,通过护理学会,由技术成熟的医院牵头,或由技术成熟的综合三级医院负责实施,建立由管理者、技术专家、技术实施者组成的专业队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人员培训计划,建立教育培训、示范、推广为一体的技术推广模式;同时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机制才能保障PICC带管者维护护理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中山市PICC维护网的运作模式值得在其他地级市进一步应用、验证和推广。今后工作将继续完善维护网的发展与管理。

[1]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21.

[2]胡君娥,吕万丽,陈道菊,等.PICC置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54-555.

[3]包满珍,邰安婷.PICC置管患者出院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2013,20(8B):58-60.

[4]章春芝,杨宇英,王雅宁,等.我院PICC专业委员会在PICC安全管理的职能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403-404.

[5]刘 莉,李任萍.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健康教育[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3):219-220.

[6]吴冬冰.PICC带管出院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22(2):96-97.

[7]李冬梅.医学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2.

[8]赵树娟,覃惠英,郑 晶.广东省三级医院PICC置管护士相关知识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1,18(12A):12-15.

[9]赵树娟.广东省三级医院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0.

R47;C931.3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23.030

2015-03-16

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3A041)

陈影洁(1965-),女,广东中山人,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

江 霞]

猜你喜欢
中山市门诊导管
门诊支付之变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中山市鹰飞电器有限公司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