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评分法在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的应用及评价

2015-12-17 07:29何水英徐利华夏瑾燕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实训考核实验组

何水英,徐利华,夏瑾燕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冈438002)

视频评分法在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的应用及评价

何水英,徐利华,夏瑾燕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冈438002)

目的了解视频评分法在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途径。方法将334名护理专业学生按班级分为两组,实验组(168名)考核采用视频评分法,对照组(166名)采用传统评分法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单项操作成绩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但团队合作性操作熟练度、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视频评分法的认可度较高。结论在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应用视频评分法,能提高学生操作积极性及综合能力。

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视频评分法

视频评分法是我校急救护理课程实训教学中为激励学生自主练习而采取的一种创新型考核方法,是在学生操作考核中将操作过程录制下来,通过网络或多媒体设备回放,由评委对照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分的方法。其目的是从主观上破除重结果轻过程的考试观,树立结果与过程并重、适度突出过程的考试观[1]。该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扎实地开展操作练习,锻炼心理素质,提高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1级三年制护理专科学生334名,均为女生,年龄19~21岁。按班级分为实验组(168名)和对照组(166名)。两组急救护理课程教学内容、授课学时和教学进度均保持一致,实训场地、授课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均相同。任课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情境模拟实训、操作技能训练、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讲授并示范急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公布考核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考核评委由任课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和5名学生代表担任,学生代表由各班学生推选。

1.2 方法

对照组操作考核采用传统现场评分法。实验组采取考核操作过程全程录像,用多媒体或网络回放视频,再由评委评分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2.1 布置实训任务我校急救护理课程共42学时,其中实训课24学时。实训课在“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进行,由任课教师根据实训计划布置实训任务,要求学生练习并掌握心肺脑复苏、气道异物梗阻病人解救、简易人工呼吸气囊使用、气管插管及切开术护理、动静脉穿刺置管、创伤急救及交通事故伤病人现场救护7项救护技术。

1.2.2 分组操作练习在实验指导教师指导下,两组按班级人数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救护技术操作练习。

1.2.3 操作考核选择心肺脑复苏术为单人独立考核项目,交通事故伤病人现场救护为小组合作考核项目。单人考核在相对封闭的实训场地进行;合作考核6~8人一组在室外场地进行,现场抽题,采取案例情景设计、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根据各小组成员在救护中的操作情况评定个人成绩。实验组考场由专人录制视频,评委在多媒体教室观看视频后评分;对照组则现场评分。

1.3 效果评价

将两组操作考核成绩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实验组从公平度、提高练习操作积极性、促进同学间交流和锻炼心理素质等6方面对视频评分法进行评价,并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见表1、2)

表1 两组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人数心肺脑复苏术交通事故伤病人现场救护技术实验组168 91.1±3.5 89.2±4.7对照组166 90.4±3.6 85.1±9.1 P值-0.090 0.000

表2 实验组对视频评分法的评价[n(%)]

3 讨论

3.1 实验组救护技术综合应用能力高于对照组

从表1可以看出本次实验的两项考核中,独立考核的心肺脑复苏术两组成绩无差异(P=0.090),但小组合作形式的考核项目,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分析原因,可能是心肺脑复苏术为单项救护操作技术,流程简单,受练习场地、团队配合等因素影响小,学生只要记住评分标准,失分情况就较少;而交通事故伤病人现场救护技术为小组合作考核项目,需要将多项单一的救护技术综合应用,既要展示救护技术,又要体现团队合作和人文关怀,考验学生救护技术熟练程度、临场应变能力、团队配合能力等,如果不认真进行操作练习,不顾及整体配合,就容易失分。由表1可知,实验组小组合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说明视频评分法对提高学生救护技术综合应用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由表2可知,实验组认为其练习操作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了(分别占72.6%和76.2%),同学间交流和团队意识也明显增强。

3.2 视频评分法能提高学生应变能力,锻炼心理素质

由于考核现场相对封闭,有教师和学生代表在场,实验组考场内有摄像设备,部分学生入场时比较紧张,对其操作熟练程度、应变能力是一次考验,能磨练心境,锻炼心理素质。这为学生将来在真实救护场景下,临危不乱地实施急救护理技术打下基础。

3.3 视频评分法促进学生参与实验实训过程,培养良好职业习惯

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与生命相关。特别是面对急危重症病人,如果救护技术操作不熟练,心理素质不高,团队配合不协调,将会失去最佳救护时机。学生救护基本功是否扎实,操作技术是否过硬,是否有良好的职业习惯等,与在校期间的实训教学密切相关。目前,我校急救护理课程理论与实践学时比为1∶1.3,学生有较多时间在校内实训室训练各项救护技术。但由于学生较多,实训以学生主动操作练习为主,教师仅起指导作用,课堂纪律、学生自觉程度会影响实训效果。应用视频评分法,学生如同在临床真实工作环境中实施救护技术,对学生是一种考验。操作后回放视频,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操作过程,反思操作中的不足,学习他人优秀的操作技术和方法,从而提高救护技术。据指导教师观察:实验组在练习过程中主动性较强,考核时表现的操作熟练度、连贯性、急救意识、仪表整洁度、守时守纪等职业习惯均优于对照组。

当然,视频评分法也存在不足:一是费时费力,需要专人录制,无论多媒体回放还是上传到网络都需要时间;二是由于拍摄角度原因和拍摄者经验不足,会漏拍一些小细节,这也是学生对考核公平性“不确定”“不认同”的原因。

急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对急危重症病人实施急救和特别监护的学科[2],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评估、正确决策和果断实施的综合急救能力[3]。实践教学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急救能力的重要途径。操作考核仅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视频评分法也只能作为传统考核法的一种补充。在实践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练习操作积极性,掌握各项救护技术,是急救护理实训教学的关键。

[1]余浩,陈年友,周源.教学做合一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刘新玲.“十一五”期间急危重症护理的实践与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4):336-337.

[3]柴翠萍,王兰芝.院校联合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改革中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3,28(5):58-60.

G424.7

B

1671-1246(2015)01-0087-02

猜你喜欢
实训考核实验组
内部考核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