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测的价值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2015-12-19 05:21王道海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7期
关键词:监护仪监护颅脑

王道海

海口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海口 570208

颅内压(intracranical pressure,ICP)是指颅腔内脑脊液的压力,又称脑压[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综合征,持续的颅内压增高将导致大脑局部缺血、缺氧,进而导致呼吸衰竭、脑肿胀,甚至危及生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2-3]。通过连续测量并记录压力,可动态了解颅内压变动情况,能够及时反映病情,在患者病情恶化前给予正确的判断和治疗,从而提高医护质量[4]。本院2011-01—2013-06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4例,通过颅内压检测仪对患者颅内压进行监护,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2011-01—2013-06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4例,其中击打伤12例,坠落伤10例,跌打伤11例,交通伤28例,其他3例。所有患者均在伤后24h内入院就诊。随机分为监护组及对照组各32例。监护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19~61岁,平均(33.9±3.7)岁;GCS评分(5.5±2.7)分。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18~58岁,平均(35.1±2.2)岁;GCS评分(5.9±1.8)分。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 光纤传感颅内压监护仪、传感器探头(美国强生,REF82-6635)。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2h内给予手术治疗,清除血肿及挫伤的脑组织。对于脑肿胀严重及脑膨出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行去骨瓣减压治疗。

监测组采用光纤传感颅内压监护仪动态监测患者颅内压,将传感器探头消毒,根据病情将传感器探头置入颅脑不同部位,通过压力换能器和定标器将颅内压信号在监护仪上显示。连续观察并记录颅内压指数3~10d,平均7.1d。当颅内压处于20~25mmHg时,给予脱水剂;当颅内压高于25mmHg时,加大脱水剂剂量;当颅内压处于25~30mm-Hg时,给予保守治疗,同时加强脱水降低颅内压;当脱水治疗后颅内压高于30mmHg时,给予手术治疗。

对照组给予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内压,1次/4~8h,连续5~10d。定时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并给予CT检查。如发现患者颅内压升高,及时采取降压措施。2组患者均给予止血、补液及营养支持,定期检测体内电解质、肾功能,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1.4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国际通用格拉斯哥评分(GOS)标准方法进行评定:1~3分为恶劣(重残、植物生存、死亡);4~5分为良好(良好、中残);6~10分为完全康复。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死亡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等[5]。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监测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为21.88%(7例),对照组者为37.5%(12例);监测组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为9.38%(3例);对照 组为18.75%(6例);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15.62%(5例),对照组为18.75%(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预后比较 监测组预后良好率显著提高,重残发生率显著降低,对照组病死率高于监测组。见表1。

表1 2组预后比较 [n(%)]

2.3 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监测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n(%)]

3 讨论

颅脑损伤是因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颅脑组织的损伤,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肢体瘫痪、感觉障碍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应紧急抢救、纠正休克,及时进行手术[6]。而术后颅内压升高,将导致病人病情恶化、预后不良,甚至死亡[7]。因此,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颅内压监测,可根据患者颅内压的变化给予及时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极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8-9]。在应用颅内压监护仪行颅内压监测前,应对仪器进行校准,并对检测环境条件给予控制,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

[1]盛英武,韩德清,陈玉光,等.颅脑损伤损伤的诊治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3(32):39-40.

[2]关艳杰.颅脑损伤术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2(14):33-34.

[3]李增惠,只达石,张赛.颅内压监护在急性中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意义[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2(1):105-106.

[4]周强,蒋栋毅,陈寒春,等.持续颅内压监护和脑灌注压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1,15(5):386-389.

[5]耿炯,羊正祥,缪伟峰.颅内压监护在颅脑损伤中的临床体会[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9,8(2):28.

[6]秦欣.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经验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25(5):16-17.

[7]王迪,孟伟,张文辉.颅内压监护在临床治疗急性颅脑损伤中的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8):40-41.

[8]刘国华,朱剑锋,刘树林.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109-110.

[9]金科,褚荣涛.重型颅脑损伤后脑温与颅内压的监测及意义(附31例报告)[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10):625-627.

猜你喜欢
监护仪监护颅脑
适用于航空救援的除颤监护仪设计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多参数监护仪检定相关问题分析及建议
医用多参数监护仪计量检定中常见问题与质量控制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