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肢体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5-12-19 05:22陈令斌王希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7期
关键词:存活偏瘫肢体

刘 融 陈令斌 张 勇 程 伟 王希佳

武汉市普仁医院 1)骨二科 2)骨一科 3)神经内科 武汉 430081

偏瘫是脑卒中的一项严重后遗症,给患者及其家属均造成严重影响[1]。脑卒中偏瘫患者常会出现骨折,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本文主要总结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生肢体骨折后,进行手术治疗的相关危险因素。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03-2013-03收治的脑卒中发生四肢骨折患者,476例,男262例,女214例;年龄56~78岁。偏瘫187例,非偏瘫289例。均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四肢骨折。排除病理性骨折,相同部位之前发生过骨折且经手术治疗者。

1.2 研究方法 入选患者均接受手术内固定治疗,且术后均接受血栓形成的预防治疗及系统的四肢功能康复锻炼。统计手术1a后偏瘫组的存活情况,对偏瘫组存活患者和死亡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对比。

影响因素的选择,患者手术前的合并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心律不齐,慢性阻塞性腹部疾病等。根据其他的文献报道[2],有1种或2种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是相似的,因此在统计患者并发症中,本文主要是对比患者手术前并发症的数量,≤2种或≥3种进行分类。另外影响因素还包括入院时的健康状况,主要是采用ASA评定量表进行评估。认知能力评定则是采用长谷川痴呆量表,将患者的认知能力分为4个级别,分别是无痴呆、轻度痴呆、重度痴呆及严重痴呆等;统计患者的活动能力,住院时间及术后1a随访的存活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 16.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非配对双侧Student’s检验或者秩和检验;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P<0.05是作为选入变量标准,P>0.1则是剔除变量标准。本文的置信水平位0.05。

2 结果

2.1 偏瘫组和非偏瘫组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偏瘫组和非偏瘫组患者资料比较 [n(%)]

2.2 脑卒中偏瘫患者手术治疗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回顾性分析偏瘫组患者中,手术后1a的随访死亡病例和存活病例的相关因素对比。见表2。

2.3 脑卒中偏瘫骨折患者术后死亡危险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 根据表3的结果分别对各个有统计学差异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ASA分级、活动能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术前并发症数量及术前认知能力等进行Logistic的分析。

表2 脑卒中偏瘫骨折患者中死亡和存活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n(%)]

表3 脑卒中偏瘫骨折患者术后死亡危险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常常容易并发骨折,有研究数据显示脑卒中患者骨折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4倍或以上[3],特别是脑卒中偏瘫患者。脑卒中偏瘫患者是由于肢体功能出现障碍,肢体难以维持平衡,易发生摔倒,造成髋部、股骨颈骨折等[4-5]。长期卧床造成患者骨折,是由于肢体活动减少,骨骼的重力负荷及局部的肌肉张力发生下降。另外,患者的神经及运动神经系统出现损失,骨组织失去了正常应力作用等。另外,还有报道[6-8]指出,脑卒中患者其发病后骨质疏松情况严重,骨密度出现大幅度下降。且由于偏瘫患者的日常活动量发生大大改变,显著下降导致脑卒中偏瘫患者易并发出现骨折。

本文结果显示,偏瘫组患者的ASA分级、术前并发症数量、活动和认知能力等对比非偏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2组患者术后的存活率,非偏瘫组明显高于偏瘫组。同时还对偏瘫组患者四肢骨折手术治疗后开展随访跟踪,对比手术后1a患者的存活情况,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死亡和存活的临床数据存在差异的项目有性别、年龄、并发症数量ASA分级、活动能力、认知能力,术前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等;其他的统计项目如麻醉方法,骨折肢体、原发性高血压及肝脏疾病等,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后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造成对脑卒中偏瘫肢体骨折手术治疗后死亡的高危因素:男性的病死率比女性高,年龄60岁以上的患者手术后存活率也会大大下降;具有3种以上并发症患者病死率也相对提高,但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疾病等均不是导致骨折手术后患者死亡的高危原因,反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作为一个独立的高危因素;丧失活动能力及ASA分级在III级以上的患者,属于脑卒中偏瘫四肢骨折患者中的高危人群,这是由于ASA分级在Ⅲ级以上的患者其身体的健康状况较差,对于手术的耐受程度要低。综上,脑卒中偏瘫骨折患者发生术后死亡的高危因素包括:男性,年龄60岁以上,手术前有3个或以上并发症数量,无活动能力,ASA分级在Ⅲ级~Ⅳ级,具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脑卒中偏瘫骨折患者其术后病死率相对较高,临床上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徐桂茹,王辉,孙晓华,等.老年脑卒中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方略及安全性评价[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9):802-804.

[2]周伟,倪江东,贺学军,等.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卒中后偏瘫侧股骨颈骨折[J].中国伤残医学,2014,(4):6-7,8.

[3]冯明利,沈惠良.卒中后偏瘫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一年内死亡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2):93-97.

[4]解旭东,王欣,邵莹晖,等.急性脑梗死后骨折危险因素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1):2 601-2 602,2 632.

[5]邓晓清,方芳,蒋红焱,等.脑卒中患者康复期间跌倒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4,(2):16-21.

[6]张克云,田华,饶文胜,等.髋关节置换术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15):1 044-1 047.

[7]曾加礼,李军,宁华,等.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脑卒中偏瘫14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5):68-69.

[8]张亚英.8例脑卒中偏瘫肢体骨折患者的循证护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5):2 045-2 046.

猜你喜欢
存活偏瘫肢体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肢体语言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肢体写作漫谈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131I-zaptuzumab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存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