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患者中早期介入栓塞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2015-12-19 05:08张旭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7期
关键词:弹簧圈下腔痉挛

张旭升

河南巩义市人民医院介入科 巩义 451200

颅内动脉瘤[1]破裂的临床症状多以脑内血肿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主,患者多因恶心呕吐、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甚至昏迷入院,该病症发病凶险,致残致死率高,且易发生多种严重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的发展应用,能迅速查明动脉瘤所在部位、大小及指向,为介入治疗[2]技术提供有效支持,而且神经介入技术创伤小、适用范围广、并发症少等优点,在神经外科临床治疗上取得广泛应用。介入栓塞治疗的时机对于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3]。为考察早期介入栓塞治疗[4]脑动脉瘤的时机及意义,我院采用微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早期介入栓塞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02-2014-06我院收治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CT扫描诊断,再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确认,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者,选取脑动脉瘤破裂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5~67岁,平均(55.6±4.5)岁,动脉瘤直径4.2~19.5mm,平均(9.2±4.2)mm;动脉瘤位置:前交通动脉22例,后交通动脉15例,基底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8例,按照Hunt-Hess分级为:Ⅰ级9例,Ⅱ级22例,Ⅲ级15例,Ⅳ级2例,Ⅴ级2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6~69岁,平均(56.4±5.2)岁,动脉瘤直径4.1~20.1mm,平均(9.4±4.0)mm;动脉瘤位置:前交通动脉23例,后交通动脉16例,基底动脉4例,大脑中动脉7例。Hunt-Hess分级为:Ⅰ级10例,Ⅱ级19例,Ⅲ级17例,Ⅳ级2例,Ⅴ级2例。2组在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及分级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行降颅压、降血压治疗,防止发生血管痉挛和消化道出血症状等,调节饮食等保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平衡,2组均采用微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观察组在3 d内早期介入治疗,对照组在3d后行栓塞治疗。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血管造影(DSA)检查,然后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进行介入治疗,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右股动脉作为手术入路,根据DSA结果进行明确诊断,给予患者全身肝素化,以防止术中形成血栓,根据动脉瘤内情况选择适合的微弹簧圈经微导管送入至动脉瘤内,使其完全填塞瘤腔,且能够保证相关载瘤动脉通畅,造影检查确认瘤内无造影剂滞留后,拔出微导管,完成术后缝合。术后给予患者抗凝血及抗血管痉挛治疗,术后24h内禁止搬动患者下肢。

1.3 疗效评价 (1)术后对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根据DSA结果评定治疗疗效,评估栓塞结果包括:动脉瘤栓塞100%为完全栓塞;栓塞90%~100%为次完全栓塞;动脉瘤栓塞低于80%为不完全栓塞。对于完全栓塞患者术后半年进行DSA复查,次全栓塞患者及不完全栓塞患者术后3个月进行DSA复查。(2)术后半年,对患者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进行预后评价:评分由轻到重为0~6分,0分为无症状,6分为死亡,0~2分表示预后良好。(3)观察并记录2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及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栓塞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完全栓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栓塞疗效比较 [n(%)]

2.2 2组mRS评分对比 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mRS评分对比 (分)

2.3 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发生并发症5例(10%),其中脑积水2例,动脉瘤再破裂1例,复发1例,血管痉挛1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8例(36.0%),其中脑积水6例,动脉瘤再破裂5例,血管痉挛5例,复发2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内腔异常扩张导致动脉壁瘤状突起,是常见血管性疾病,是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病的最主要原因。脑动脉瘤病程隐匿,发病突然,一旦破裂,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在脑血管疾病中,仅次于脑血栓及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症状多以脑内血肿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患者多因恶心呕吐、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甚至昏迷入院,该病症发病凶险,致残致死率高,且易发生多种严重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于脑动脉瘤的诊断,通常临床上多根据患者的体征、临床表现及CT扫描结果显示的SAH出血特点及血肿位置,对动脉瘤所处位置及指向进行初步的判断,但存在一定局限性;同时,患者可能出现的脑神经麻痹、偏瘫失语等脑神经异常症状对于动脉瘤破裂的诊断也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近年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不断发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其能够迅速查明动脉瘤所在部位、大小及指向,能够为介入栓塞治疗技术提供有效的支持,对于脑动脉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治疗采取手术夹闭方式,其操作复杂且创伤大、并发症多,对于位置较深的动脉瘤施行手术的难度大,风险极高。近年来,随着DSA的不断发展,且介入栓塞技术及材料不断更新优化,脑动脉瘤治疗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式。研究报道表明,介入栓塞治疗[5]相对于传统手术夹闭治疗,临床疗效更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有所降低。介入栓塞时机的选择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再出血导致的血管痉挛是脑动脉瘤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肿高压、脑水肿都是影响脑动脉瘤介入栓塞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介入栓塞治疗中导入的弹簧圈致密填塞动脉瘤能够避免再出血,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大量研究表明,再出血的高峰发生在脑动脉瘤破裂初次出血后的短时期内,再出血可造成严重后果。若在过晚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破裂,可能导致部分患者因再出血而死亡。因此,临床上早治疗脑动脉瘤,才能杜绝再出血,有效降低病死率。

本研究对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分别在发病3d内和发病3 d后行介入栓塞治疗,以形成瘤腔栓塞,将动脉瘤腔脱离出血液循环,并对比早期及晚期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介入治疗的时机选择提供依据。其结果表明,术后半年对患者行DSA检查,观察组患者完全栓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RS评分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完全栓塞率高且并发症少,具有良好临床效果。脑动脉瘤再出血的危险期是发病2周内,而血管痉挛多在发病3d后发生,1周后达到顶峰。本研究对照组即中晚期介入治疗组是发病3d后对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临床效果不佳,原因可能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有关,痉挛的脑血管可能会影响导管插入及对动脉瘤大小的判断。

综上所述,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完全栓塞率高且并发症少,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1]姚俊萍,张晓红,张宇.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观察[J].吉林医学,2013,35(27):5 739.

[2]林成,万刚,朱安林,等.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中预防出血并发症的经验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8):27-29.

[3]黄赛,姜洪,林胤言.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2):48-50.

[4]范小斌.脑动脉瘤患者中早期介入栓塞治疗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40-41.

[5]李刚.早期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破裂预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3,10(12):58-59.

猜你喜欢
弹簧圈下腔痉挛
动脉血管瘤栓塞弹簧圈机械解脱装置设计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