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2015-12-23 09:30吴艳春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计算机教学

吴艳春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此背景之下计算机教学也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实施,该项教学被设置在知识储备的关键时期一高中年级。此阶段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首要目的不仅为了促使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计算机技能,更为了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将对我国现阶段高中计算机教学的基本现状以及主要存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和探究,希望本文对我国高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 计算机教学 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作为一种传输通信载体,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高中生掌握计算机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当前我国高中计算机教学模式相对死板,教师没有充分结合信息发展的潮流,还局限在大面积理论讲述的阶段,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掌握全面系统的计算机能力,因此也无法施展才华。对此,计算机教师应该大力改良高中计算机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为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1、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1.1教学材料的选取存不合理

在我国,从小学阶段就设有计算机课程。因此,高中的计算机教材内容的编订应该建立在小学与初中计算机教材的基础之上。高年级教材内容的设定必须承接初中课程的基础之上,这样的教材内容编订才是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以及基本规律的。除此之外,现如今很多高中计算机的教材太过专业,学生学习起来非常的吃力。这两种极端的课程内容设定都使得计算机教材严重脱离实际,失去了其本该具有的教育意义。

1.2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薄弱

因为高中计算机是并非属于高考考试科目,也就是所谓的副科,因此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于计算机教学并不重视,认为该门课程并不重要。这中错误的观念直接导致了教师教学态度忽冷忽热,甚至经常为了满足主科的教学而去非法占用计算机课程。就学生学习观念来说,也是因为上述理由,由于师与生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许多学生不愿意学习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当然计算机课程的开展现状也就会长期处于一种病态的状态中。

1.3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合理

高中计算机教学采用的是“语音教学”方式,即教师在电脑上进行示范操作,学生跟着学习操作,这实际上跟“填鸭式”教学十分的相似,这种教学方法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在计算机的学习上产生一定的依赖性.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更有甚者,不少学校的高中计算机课程只讲授理论知识,将大量的计算机信息灌输给学生,却不重视学生的上机操作,这种重讲授轻操作的教学方法使得以操作性极强的计算机学习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学生甚至会丧失基本的学习的热情,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将无从谈起。

2、高中计算机教学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分析

2.1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都具有一定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背景不同,基础也相差较大。因此,教师在实际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实力的悬殊,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根本教学理念,将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和操作规划写进教案中,吃透教材,制定符合全体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例如,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电子表格的绘制和填写工作,明白每一个工具的使用方法,在实际授课之前,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交流和讨论,以了解学生现在所掌握的基础,做到因材施教。同时,Excel的绘制和填写需要大量的上机操作,因此教师的讲解应该尽量不要占用太多时间,让学生自行发挥想象,绘制自己想要的表格和内容,从而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

2.2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操作技能,加深对于计算机相关软件的了解和使用,教师可以在课前花少量的时间讲解书本上的内容,然后根据练习的难易程度,对接下来的实践操作进行讲解和规划。例如,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为某一服装批发公司绘制年度业绩表,其中包括个人的业绩报表、年终总结以及全公司的年终清算。假设每一位学生都是该公司的员工,在特定的情境中会发挥其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再例如,制作一张写给十年后自己的电子卡片,要求用学过的软件绘制。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可以上网找一些与时俱进的动画和声音素材,建立素材库,提供给学生。这些情景的设定都会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有利于培养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3合理设置教学模式

在设置教学模式之前,学校应该保证学生上机学习的硬件条件,同时要积极配合生源,主动购进全新的机器设备以供学生学习和实践。同时,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师需要设置合理的教学计划。首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由于计算机的操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学生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在分享和交流的同时,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通过集思广益,也能制作出更加精良的作品。其次,适当举办比赛和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设置一些趣味性比賽,如制作逐帧动画和新年贺卡的比赛,这对于提升其创新能力也是非常有益的。

2.4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在实践操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会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学生会更加敢于和乐于灵活、大胆地运用所课堂学的知识,这种主动的、独立的思考过程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最有效途径。

结束语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悄然的与社会经济以及日常生活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此种复杂形势给予高中计算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我国现阶段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主要弊病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上述弊病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本文对于我国综合性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靳慧.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 (10).

[2]李健.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5,3(18):80.

[3]余明英.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探析[J].考试周刊,2014( 76): 128.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培养计算机教学
创新能力培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农科类大学生创业课程体系设计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创新能力培养:“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的一条红线
浅谈影响中专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