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审美的培养

2015-12-23 09:30孙中博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个性化高中语文

孙中博

摘要:高中语文是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媒介,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必须进行有效的美育,以展示教育的个性,这也是从学生需求的角度来看的教育。本文简要阐述了高中语文美育个性化实施的意义,并着重阐述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审美教育 个性化

人文素养作为高中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其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有多方面,其中审美教育就是其典型表现。一方面审美教育既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要求,体现了语文学科发展的终极目标,高中语文教学重视审美教育是势在必然的;另一方面,随着个性化学习的兴趣,个性化审美也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己实际教学经验,从转换师生教学关系、增强审美教学设计、优化语文审美教学三方面,来探索学生个性化审美的培养。

1、审美教育的基本内涵

审美教育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合适的方式和手段,培养人的感知能力,强化人的想象能力,提高人的审美能力,通过教育传达一种美感,让人在美的享受中丰富精神世界,在美的欣赏中塑造人的健全人格的一种教育。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娱乐性、创造性等特点,它通常不是通过专门的训练来获取,也不以专门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渗透在我们的学校教育、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在日积月累的美的熏陶中培养出来的。

2、高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审美的培养策略

2.1适当增加学习内容,彰显个性化审美需求

高中语文涉及的学习内容相对较多,包括许多可以培养审美能力的部分。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部分的学习,借助汉语的独特优势,不断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从经典文学作品中汲取审美教育,并通过不断的阅读积累来提高审美意识和能力。例如,最著名的经典作品《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比如卡西莫多,他很丑,但内心却很善良。另一方面,菲比虽然外表英俊,但是却是个小人。在阅读这部作品时,我们需要从中感知人性的真、善、美,然后从不同的审美视角出发,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从而更好地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不同人物,实现他们个人的审美需求。此外,通过对诗歌的研究,也有可能增强审美教育的个性化特征,诗歌属于文学珍品,具有很大的审美价值。品读诗歌时,我们需要有效地分析它的意境,提高我们自己的审美意识,并通过它的诗歌和绘画意义形成个性化的特征。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这首诗中对月光的生动描绘。它可以通过进入意境的形式来深刻地欣赏诗歌的魅力,调动审美的主动性,汲取美感,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

2.2增强教师审美教学设计,拓展学生个性化审美的需求

转换师生关系是扭转语文教学观念的表现,是学生个性化审美培养的前提与基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真正培养学生个性化审美需要,就必须将教师的审美教学设计融入到学生个性化审美的过程中。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过程,学生人数众多,个性化审美的需求也必须多样,再加上课文教学的要求,要将这些因素都统一到语文审美教学设计中,语文教师的工作量不可谓不大。即使如此,高中语文教师还是应该借助熟悉学情来打通学生个性化审美培养的共性,找到切入学生个性化审美的最大公约数,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个性化审美的培养。而实际上,学生个性化审美的培养,也并不是语文教师通过教学来全面培养,而是通过教学设计的切入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培养的过程,这也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如通过《荷塘月色》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审美的培养。成功之处来自于教师通过月色之美的体验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审美剖析,这有助于学生在文本解析中深入去体验作家艺术之美的同时,形成个性化审美的能力,甚至学生们可以将这种能力运用其他审美活动中。如果教师只是站在文本的高度去引导学生,那么学生的审美教育就只能是单纯的课文审美,还不能进行文艺审美的层次。因此,笔者在教学总结后,还给学生们留下了张若虚的名诗《春江花月夜》,引导学生把这首诗的月色之美与《荷塘月色》的月色之美進行体验,并写出自己对月色审美的全新体验的相关作业。这样一来,学生们在课后就会对两个文本进行深入解读,不仅起到了复习巩固的作用,而且还拓展了学生个性化审美的视野,更好地满足了学生们个性化审美的需要。

2.3给予科学化评价,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评价是推动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在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中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因此,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有必要重视教育评价,赋予科学的评价内容,以提高高中生的个人审美能力。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有必要从兴趣层面入手,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果,在日常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美育,在现有知识的前提下增强审美能力。由于高中生生活和学习条件具有差异性,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经验各有不同,这也导致了他们审美能力的差异化。因此,有必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审美教育,不同的个性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文言文是语文学习的关键和难点。由于文言文所描述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相去甚远,这给理解文言文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教师需要给予有效的指导,从学习文言文的角度培养审美能力,选择优美的句子阅读和欣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达到增强审美意识的效果。例如:《出师表》中,诸葛亮对于君主的忠诚,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果对比《陈情表》,就会更深入体会诸葛亮对蜀国的忠心,对先主感情之重,对后主关心之深,忠义之情贯穿这一人物形象始终。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一人物忠肝沥胆的形象分析,一个一代贤臣,万世师表的高大形象,以其独特审美形象镌刻在学生脑海中,调动了其审美意识,提升了其审美能力。这能够调动高中生审美意识,提升审美能力。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同层面及角度分析文章所需表达的情感,以及想要渗透的情怀,从而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提升审美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效果。

结语

总之,高中语文审美要培养学生个性化审美,就要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来加以优化,把语文教学目标与审美教育融为一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个性化审美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熊虓,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研究[J].课外语文,2012( 31).

[2]郑义.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2 (4).

[3]白忠明,潘忠,试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8(05):181 - 187.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个性化高中语文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