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2015-12-23 09:30鲁戈声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鲁戈声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高度重视的。语文教师要用趣味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思维水平,为写作积累词汇量,培养学生勤思考、爱读书的好习惯,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阅读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法,对阅读教学进行详细分析,高效的进行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激发阅读兴趣,实现最佳阅读效果,促使阅读教学有序进行。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认识到阅读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具体包括有以下方面:

1.培养阅读能力,扩展思维,学生只有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才能发散思维,提高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将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实现更好的发展。

2.阅读与写作和各科的学习有很大联系。阅读开展的不好,学生的理解力普遍较低,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写作时没有大量的素材,影响语文整体的学习水平,对学生整体进步产生不利影响。

3.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对文字和文学的感知力,是学习语文具备的基本能力。通过阅读教学,增强学生对文字的敏感程度,提高学生语文成绩。

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汇总,阅读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有效教学法,展开阅读教学,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二、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轻视学生个性阅读。教师通常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直接表达出来,学生没有自己的看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减少。对学生来说,阅读是学生与课文的直接对话,是感受作者情感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应该让学生自己对课文有独特的理解与看大,让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发展,感受语文文字的魅力。

2、忽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将阅读重点放到提高阅读分析文章能力上,忽视了语言的积累、训练与运用。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时间分配上不协调,误以为理解了就自然会运用,但是事实并不是如此。

3、不必要的活动太多。有些教师会借助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辅助教学,展示才能、音乐教学、游戏教学等等,这些活动设计不合理的话,会与正常教学产生脱节。尽管看上去课堂氛围热火朝天,气氛积极,但是最终演变成一场闹剧,学生没有学到或者很少学到有用的东西,阅读成为了表演的舞台。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小学生好动而且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想象力丰富,思维不定等等,针对小学生这些特点,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策略。

1、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兴趣是不竭动力,是成功秘诀。教师要抓住学生兴趣点,创设情境进行阅读,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的情感认知。比如,在学习四季景色相关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自然中观察,开阔视野,让学生得到切身体会。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文字转化为生动的视频,加深学生印象与理解,情境交融。

2、精心设计提问。适时提问也是重要教学手段,教师要利用提问,把握教学方形,感悟读本,引导学生思考。第一,抓住題眼进行提问。课堂导入是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能够诱发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教师要利用语文课程的资源,抓住题眼巧设问题。让学生期待阅读,营造阅读氛围。第二,抓住关键词进行提问。词语是语文的基本组成单位,文章的关键词更是。教师要拓展文中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散思维,深入理解。

3、通过评价激活阅读。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也非常重要。教师的一句鼓励,就会激活学生情绪,学生就会有动力去进行。课堂评价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被评价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满足,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更加主动的投入学习。

4、读写结合综合提高。学生的感悟只是人文、只是探究过程,学生的听说读写不能提高,综合能力更加无从谈起。所以,语文的阅读要结合写作共同发展。只有读与写结合,做到以读为本,读练相融,学生才能将积累的词汇进行合理运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阅读才能更加高效。

5、培养阅读的好习惯。习惯让一个人终身受益。小学生正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抓住这个机会,结合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第一,课前预习。课堂时间有限,阅读任务仅仅依靠课堂时间难以完成,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节省课堂时间,学生可以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听课。第二,精读细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多读,带着问题读,每次都有不同收获,并且在读的过程中,注重理解重点词句,仔细品读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6、多种方法阅读。阅读方法很重要,教师要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阅读。①目标阅读法。让学生首先明确阅读目的,捕捉自己想要的知识点,提高阅读与表达水平。②快速阅读法。快速阅读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扩大阅读广度,一目十行,之后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检查阅读效果。③标注法。这个方法比较适合小学生,用符号标注出重难点或者不理解的词汇、优美的语句,多读多想多练,为写作不断积累素材。④小组合作。以小组形式进行阅读,在听其他同学阅读过程中,可以纠错,可以提问,提高学生的阅读与思考能力,促进交流。

结语: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阅读教学是语文整体的重要教学部分,教师要把握好语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利用生活实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感悟读本的魅力与情感,还要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利用生活、社会、自然的热点、兴趣等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提高阅读能力,保证语文学习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李艳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4,3

2、方胜,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策略的分析[J].科教文汇,2013,12

3、马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4,1

4、孙娟,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初探[J].安徽文学,2010,9

5、刘乙萱.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J].才智,2015,4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