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需求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2015-12-23 09:30李国海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学生需求实践活动小学

李国海

摘要:新课改要求将综合实践活动列入小学生必学科目,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满足社会需求,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所以每个学校都应当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每位学生都可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展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培养学生爱动脑的好习惯及锻炼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并分析及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及真实情况进行设计综合实践活动。

关键词:学生需求 小学 实践活动

一、合理设置活动主题

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主题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人文及地方特色,应尽力体现学校的特色。可以充分的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传承当地的人文精神。实践活动的主题还应当具有可行性及指向性,因为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擅长的领域不同,所以在选择活动时容易出现分歧,所以要遵循多数同学的意见协调好活动主题,多以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开展活动,如“孝敬父母、热爱家乡、尊老愛幼”等,选择这些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主题。此外,活动的主题设计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活动的主体应当是学生,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积极发现问题,并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与其他学科、学校活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相结合。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我们可以进行问题导入,小学生往往经验不足,认识事物停留在表面认识,所以他们往往不能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对活动主题全面剖析,引导学生理解活动主题,然后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发现问题,并引导他们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我们开展有关近视眼的调查活动,首先可以让学生对调查结果提出假设,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问题进行探讨,例如:这些同学近视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怎样预防近视?然后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讨论。整个活动中要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三、从学生需求出发,优化活动

首先在选题方面,要保证开放性,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小学生的年龄及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将选择权下放到学生自己的手中,然后再进行筛选,另外,要注重丰富活动的形式及内容,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例如可以设计问查调卷、搜集资料、记录数据、社会走访、展示交流等活动环节,要确保这些环节都能够体现实践性、生活性、参与性、研究性及综合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最后要建立多元化评价,全方位的评价学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意识自身的不足,评价的方式应当是开放的,建立多元评价标准、多元价值取向及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要给予肯定,允许学生提出质疑,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避免将根据结果进行评分作为评价的唯一手段,可以展开师生评价、生生互评、自我反思评价、家长评价及社会人士评价。

教师及学校都应该意识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让学生参与实践,锻炼其多方面的能力,另外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气氛轻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展现自我,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探究、合作的环境,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学生需求实践活动小学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掌握学情,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