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就业指导

2015-12-23 09:30钟思远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职业院校

钟思远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提出,职业院校由于就业指导上的欠缺和毕业生创业意识差,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二通过学校教育改革、学生创业素质的提高解决就业问题,是破解目前就业难和市场用工荒两大难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职业院校 就业指导 创业培训

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是就业市场的两大难题,一方面是用人单位高薪难觅技工,另一方面是手握简历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复杂,既有政策因素,又有学校的原因职业院校作为破解这一难题的一个平台,其作用日渐突出笔者从产生两难局面的原因及对策方面,结合自身教育实践,提出几点看法。

一、形成用工荒与就业难的原因及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使更多的人能接受高层次的教育,加上高等院校的扩招,进一步扩大了高等学校的学生规模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平衡中主要链条衔接的缺失,造成了用工荒和就业难的局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职业教育面临的发展环境并不理想现行的教育政策和体制,仍未走出重高等教育、轻职业教育的怪圈,职业教育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同时,在社会环境和国民意识的影响下,广大家长自身的传统思想也推动子女追求高层次的高等教育。

其次,职业教育本身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课程设置单一,学生的很多需求无法满足职业院校采用校内理论、校外实习的模式,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工厂岗位技能脱节,企业实行绩效管理,难以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和质量。

再次,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不够学生入校时,对所学专业行业发展的认识模糊不清,而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理论培养,对学生将来的就业问题重视不够,造成学生在毕业时不了解社会需求,在选择职业时,存在盲目性最后,职业院校学生创业意识差职业院校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学校未将学生心理素质差、创业意识弱、创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列入议程学生缺乏良好的创业引导与就业指导,面对就业市场无所适从,不是被无情淘汰,就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二、解决用工荒与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和途径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方针在新形势下,职业院校要抓住机遇,通过转方式、调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高素质、有技能的人才,破解毕业生就业难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寻找对策和途径:

一是国家政策倾斜“十二五”规划将职业教育归于国民教育行列,平衡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招生比例,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的需要国家要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切实拿出转变方式的措施,职业教育部门也应迅速出台与“十二五”规划相配套的改革措施,整体联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是职业教育部门要改变旧的教育体制与教育模式,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首先,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职业院校与高等学校、企业联合,校企共同育人其次,要高度重视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有专长的高级技师和现场工程师进校担任技能训练教师,改善现有的师资结构。

三是加强就业指导,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素质首先,要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实际操作能力其次,充分重视对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联谊会、招聘会等,满足学生对就业信息的需求。

四是加强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首先,職业院校教授学生专业技术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帮助学生择业、创业通过开设创业指导课,实施创业指导,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就业所需的核心竞争力其次,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心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就职业教育而言,在呼唤社会大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通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的调整,从过去被动的模式中走出来,重视就业指导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为解决用工荒与就业难问题做出贡献,在贡献中凸显地位,从而树立良好的口碑。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试论职业院校分层教学的策略分析
教学能力比赛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困境及全程化指导路径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发展创新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