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幼儿教育家长培训机构的可行性研究

2016-01-05 18:56曹杰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2期
关键词:培训机构幼儿教育

曹杰

摘要:随着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幼儿教育在人的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性得到一致的认可。因此,有关幼儿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文章将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着手分析,进而呈现当前家长在幼儿教育认识上存在的误区,论证成立幼儿教育家长培训机构的市场前景及其可行性、必要性。

关键词:幼儿教育;培训机构;家长培训

一、前言

教育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幼儿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并且在人的一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今幼儿教育的功利性、实用性、超难度等不正常现象比比皆是。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优生优育观念、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小孩子不知道累等思想的指导下,尤其是曾经热映的电视剧——《虎妈猫爸》,更是很真实地诠释了如今大多数家长的育儿思想。这既反映了家长已认识到幼儿教育在人的一生发展中是至关重要的,也反映出了初为父母的家长在幼儿教育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二、幼儿教育在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幼儿教育不仅是人生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是人生教育的开始,人在幼儿时期培养起来的很多习惯很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这也是人们常说的三岁看老。也正是如此,家长越来越重视幼儿阶段的教育。

(一)幼儿时期的教育是塑造人性格的关键期

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的前期阶段,每个人的性格是各不相同的,当然这与人出生时的基因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后天教育对人的性格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育作为后天教育的开始,更是塑造人性格的关键时期。这也是很多教育家及育儿成功者一直在强调的家长如何应对幼儿用哭泣达到他们的意愿。如果一个幼儿第一次用哭泣的办法达到了他想要的结果,那么下次,幼儿还会用同样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家长如果一味地纵容,就会使幼儿在长大时形成不好的性格,等家长意识到,再想要去纠正为时已晚。父母和子女的对立性关系将越来越紧张,最终发展成为青春期的叛逆性格。

(二)幼儿时期的教育培养人的学习习惯

一个人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环境一点点塑造的。幼儿时期是培养人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一个家庭的父母在幼儿面前为孩子做出好榜样,表现出爱读书的好习惯,那么幼儿从小在这种环境熏陶下,也会逐渐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同时,在广泛的阅读下,也会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知识。

(三)幼儿时期的教育指引人的发展方向

幼儿时期的教育指引人的发展方向,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给我一打婴儿,不管他们的父母是做什么的,我都可以将他们培养成科学家、医生、教师,甚至小偷……”当然,洛克在说这句话时过分地强调教育在一个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然而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也读出了教育在幼儿发展中的指引作用,幼儿时期的教育很可能会指引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方向。这其实也可以从孩子继承父母职业得以印证。很多家庭中,父母是医生,孩子在后来也成为优秀的医生;父母是教师,孩子在职业选择上也更倾向于教师行业等等。

三、家长在幼儿教育认识上存在误区

正是家长认识到了幼儿教育在人的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性,使很多初为人父母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过分地注重幼儿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幼儿天性的养成,以致拔苗助长,给幼儿施加超负荷的学习量。而另一方面,在幼儿的生活上、性格上、独立性上的养成却过分溺爱,使很多幼儿从小养成知识第一位,忽视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孩子长大成为考试的机器,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成为毫无特色的生产线的产品。

(一)“拔苗助长”思想根深蒂固

很多家长在孩子幼儿时期就给孩子灌输很多超前的知识性的内容,使孩子过早接触数学、语文、英语等实用性的知识。幼儿园本应该是以游乐为主,却被迫提前学习一年级的知识,很多家长却还争相恐后地往这样的幼儿园送,认为这样,孩子在进入一年级时就不会落在其他小朋友后面。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拔苗助长”思想助长了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当前教育专家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呼吁政府做出改革,改变这种不良风气。在教育专家的意见下,如今的幼儿教育得到一些改进,很多地方已经取消了学前班制度。

(二)给幼儿施加超负荷的学习量

很多家长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家长有责任替幼儿决定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很多家长就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比如,自己当时没能成为音乐家,就不管幼儿是否愿意学习乐器、是否在音乐方面有天赋,为幼儿报各种乐器培训班。不仅如此,还认为小孩子不懂累,能多学就多学点,为孩子报各种名目繁多的兴趣班,如书法、绘画、作文、外语、表演、主持等等,把幼儿的一天安排得满满的,使幼儿根本没有时间和小伙伴们玩耍。超负荷的学习量剥夺了幼儿天性发展的同时,也并没有达到父母预期的结果,反而使幼儿疲于奔波,对各种学习产生厌烦心理,有的甚至对家长产生抵触情绪。这种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较好的疏导,会严重影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同时过高的压力使幼儿弱小的心理对现实世界产生怀疑,造成各种心理问题。

与此同时,父母内心又觉得很委屈,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地花费时间、精力、金钱在孩子的教育上,却得到如此的回报,无法接受。作为父母的你是否有过反思呢?每个做父母的也都经历过幼儿时期,本应该了解幼儿的天性,然而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父母的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也不是说家长就不应该干涉幼儿的学习,正如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幼儿是需要父母来引导、规划学习的。但是,父母必须首先自己先了解、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懂得教育规律,知道在幼儿的什么阶段应该做出什么引导,发现幼儿在哪方面有特长再加以培养,为幼儿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幼儿发展的阶段性学习计划,才能实现幼儿健康发展,当然要做到这些对普通家长来说并非易事。

(三)过分溺爱阻碍幼儿独立性的养成

优生优育思想使家长过分紧张幼儿教育的同时,又对幼儿过分溺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在很多家长面前成为一句空话,家长甚至为孩子承担一切本应该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有的家庭里,五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都七八岁了,老人还在追着孩子喂饭。幼儿的各种玩具玩完到处乱丢,家长跟在孩子后面收拾……这些对幼儿过分溺爱的行为,阻碍了幼儿独立性的养成,使幼儿从小形成了依赖心理,不利于幼儿长大后责任的担当。

四、家长培训机构市场前景广阔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如今已得到广泛的、高度的认可,然而,很多家长对幼儿教育存在误区,在各种不良风气、骇人事件报道后,家长也意识到了自己教育孩子的错误做法,也急于想学习正确的幼儿教育方法,以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孩子。虽然今天家长可以通过很多种方法获取正确教育幼儿的方法,然而书本上的、网络上的知识毕竟是零散的、理论性的,有些甚至是比较深奥的,没有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的家长,很难运用自如。因此,很多家长须要有这样一个机构,来给自己做一些有关幼儿教育的培训,尤其是针对自己孩子的个性,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让家长在幼儿教育上不是盲目跟风,形成符合自己的孩子特性的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各种社会调查,也可以看出有关幼儿教育的家长培训机构的市场前景广阔,成立相关的培训机构是可性的,也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郑宇明.用心、细心、耐心——浅谈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园家长工作[J].求知导刊, 2015,(04).

[2]严娟.浅谈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如何建立信任关系——一片紫薯渍引起的误会给我们的启示[J].中国农村教育,2015,(Z1).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培训机构幼儿教育
澳大利亚移动儿童服务项目对我国偏远农村学前教育的启示
论大学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对推动学生就业的重要意义
浅谈出国考试类图书市场现状
关于当今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发展的思考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