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种走上大舞台

2016-01-13 01:00陈淑莲
神州学人 2016年1期
关键词:驻外印尼主席

陈淑莲

高诗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印尼语2004级毕业生,2011年进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印尼语部工作。

高诗源是一个有着很强工作能力的人才,进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不久,很快便开始独自运营管理印尼语部官方微博,独自撰写活动策划书,独自制作大型网络专题,独自采访印尼驻华大使,独自制作广播节目,独自运营印尼语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入台不到2年就驻外……

2013年5月,高诗源被派驻雅加达节目制作室。安顿下来不久便接到为习近平主席出访印尼及当年10月在印尼巴厘岛举办的APEC峰会做预热报道和直播的准备工作。当时高诗源刚工作不到2年,又是第一次驻外,忽然接到如此重要的任务,内心激动而忐忑。

对驻外的媒体人而言,为政府做公关是一项基本的职责。按照国际台的要求,高诗源和她的同事们要在高访前对印尼各界——领导人、智库、华人社团、工商界、教育界等人士进行采访。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双边与区域合作、商贸、科技与人文交流、对“中国梦”的解读、对中国新一届政府和对中国国家主席访问印尼的期待……把这些深受两国人民关注的内容都融汇进精心设计的采访提纲里,再发动国内和印尼各种社会关系,联络合适的人员邀约采访,整个过程可谓“上天入地”。

大概是“精诚所至”,高诗源与同事联系并采访到了印尼旅游与商务部长冯慧兰、前驻华大使苏德加、印尼智库中国问题专家、高校学者、印尼华社侨领等10余位重量级人物,彻夜编发新闻稿件,剪辑采访音频回传,发布了一系列深度报道。

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演讲前夕,高诗源和她的同事们更是“长驻”印尼国会,协助从国内赶来的国际台直播团队进行直播技术调试。而当直播顺利进行时,高诗源却不能亲历习主席作为第一位在印尼国会演讲的外国元首的历史瞬间,她和同事已经收拾行装前往巴厘岛,为报道APEC峰会投入新的“战斗”了……

2014年4月,高诗源的驻外生涯结束了,回首为“高访”奔忙的酸甜苦辣,不禁感叹,原来每次电视新闻里播出的时长数分钟的国家领导人出访的片段,背后饱含了如此众多部门和人员的辛劳与汗水。

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大外交背景下,个人的奋斗和奉献更彰显出一种爱国情怀。国家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交流范围也日益广阔和多元,这是国家兴旺发达、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显著提升的标志之一,也是对多语种、复合型人才的强大需求。作为新时期的中国媒体人、非通用语人,高诗源为能不断参与报道作为全面战略伙伴的中国、印尼之间的交流感到由衷的自豪。

猜你喜欢
驻外印尼主席
印尼出手
“跟着”习主席去大阪
丁雪松:新中国第一位驻外女大使
印尼举行反恐演习等四则
浅析高校驻外研究院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困境
印尼的承诺
一个人在印尼走山看海
主席致辞
晚清八旗子弟出身的驻外公使群体述略
“疆独”暴力袭击我驻外使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