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胡源乡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初探

2016-01-18 08:41杜美福叶伟胜陈建兴胡惜丽
中国茶叶 2016年9期
关键词:茶样缙云县茶农

杜美福 叶伟胜 陈建兴 胡惜丽 李 强 韦 康

(浙江省缙云县胡源乡人民政府) (缙云县农业局)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胡源乡地处浙江缙云县东南部,地形以丘陵为主,共有茶园面积3300余亩,茶产业一直是胡源乡农业的支柱型产业。自2012年起,乡农技站联合缙云县农业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开展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并辅以合理的化学防治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胡源乡开展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的经验及成效报告如下。

一、绿色防控技术推广

1.组织绿色防控技术培训

采用县农业局、乡政府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出专家的形式,通过培训讲课结合田间实际问题具体讲解,向茶农灌输茶园绿色防控的重要性及相关的技术方法。目前胡源乡茶农主要为50~70岁老农,过去茶农环保意识、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对化学农药的使用存在盲目乱用的情况,对病虫害的防治也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开展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以来,在2013~2015年每年举办培训班1~2次,培训人数从2013年的不足200人增加到2015年的500多人。通过专家讲课、发放技术资料、现场答疑、提供专家联系方式随时提供技术咨询等方式,茶农的环保意识逐年增强,参加培训班的积极性也逐年提高。通过3年的实践发现,提高茶农绿色防控的意识是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的关键。

2.推广物理防治手段

通过推广对春夏季茶园的及时采摘和修剪,秋季封园后喷施石硫合剂。加强对茶园病虫害的监测,做到早防早治。通过新的防虫技术设备的推广应用,如在夏秋季推广使用黄色诱虫板、安装太阳能杀虫灯等手段减少虫害的发生规模及危害程度,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

3.设立茶园绿色农药专柜

农药滥施滥用的一个关键原因是茶农对病虫害该用什么药、用量多少缺乏了解。在举办培训班的基础上,在农药店设立茶园绿色农药专柜,规范茶园用农药的种类,张贴各种病虫害防治农药的技术宣传画,引导茶农科学用药。该举措即有利于技术指导,也便于平时监督审查,对规范用药很有帮助。

二、绿色防控效果

2013~2015年,每年抽查4~5家农户的夏秋茶绿茶样品送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19项农药残留的检测。检测农药指标包括:硫丹、三氯杀螨醇、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甲氰菊酯、联苯菊酯、氟氰戊菊酯、氟氯氰菊酯、多菌灵、吡虫啉、氯菊酯、氯氟氰菊酯、苯醚甲环唑、除虫脲、哒螨灵、灭多威、噻虫嗪、丁醚脲、噻嗪酮。结果表明,农残检出率从2013年的75%(4个茶样中3个农残超标)到2014年的零检出(4个茶样均无超标)到2015年的20%(5个茶样1个超标)(图1),检出率大幅下降。

图1 2013~2015年茶样农残检出率

比较2013年与2015年农残超标茶样超标农残及倍数表明,2013年超标农残有4个,其中联苯菊酯平均超标倍数为17.9倍,噻嗪酮19.7倍,超标倍数均较高。而2015年检出超标的1个茶样有两项农残超标,分别为联苯菊酯超标1.9倍,氯氟氰菊酯超标1.1倍,各种农残超标情况较2013年已得到了很大的控制。

综上来看,在缙云县胡源乡组织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对茶叶的质量安全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该技术推广模式加强了政府机关单位、科研机构及茶农的互作,提高了茶农的环保和安全意识,提供了科研机构服务三农的渠道,是一项有利于各方的举措。

猜你喜欢
茶样缙云县茶农
老党员“卖”茶忙
六盘水蟠龙镇古茶树试制不同茶类的品质分析
喷灌、遮阴对夏季绿茶干茶色泽、汤色的影响研究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紫薇小学五(6)羲之中队
茶鲜叶清洗工艺的初步研究
“早春茶”开采
茶乡人家
徐经表的“茶样”人生
——记五莲县“南茶北引”50年发展历程
缙云县团结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