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母语对日语学习者的正负迁移

2016-01-19 15:32周杭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25期
关键词:负迁移字义字形

周杭

摘要:日语中有着大量的汉字,其在字形和字义方面,和中文汉字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中文和日语中的汉字并不是完全能一一对应的。字形上的简繁差异显而易见,但有些一笔之差却是难以察觉的。因此,字义上的差异更是需要认真比对,找出重合和相异的地方,同时尽可能增强其正迁移作用,降低其负迁移作用。

关键词:正迁移;负迁移;字形;字义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23101

1字形差异的原因及类别

1.1原因

中日汉字在笔形方面产生差异主要是由于日本在汉字传入时就一直沿用当时的字形,并利用汉字的象形意义创造出新的属于日本自有的汉字。而中国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字体不断发生演变,而每种字体的字形也产生差异。在新中国时期,经过各方面专家的整合整理,于1964年发布《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对6196个汉字的字形(笔画与结构)进行了规定,从而形成我们现在使用的简体字。

1.2中日常用汉字字形差异类别

中日常用汉字在字形方面的差异主要分为结构方面与笔形方面的差异。

结构上的差异:结构上的差异往往一眼就可看出,有些变化较小,有些则完全不同。变化小的如“将一将、铁一鉄、稳一穏、庄一荘”,完全不同的如“辨一弁、斗一闘、惊一蔫、丰一豊”。

笔形上的差异:改曲笔为直笔:例如中国把带有曲笔“呉”这一部分的汉字都改为直笔“吴”。包括“误”、“娱”等。而日本还保有其繁体字形“誤”、“娛”。

丢弃不重要的笔画:例如中国把“呂”、“宮”中的撇去掉,改成了“吕”、“宫”。而日本则保留原本的字形,再如日本写做“換”、“喚”,我国则简化成“换”、“唤”。而中文汉字“每、海、黑、增”等字中的“两点”,日文汉字则改成了“一横”。

2中日常用汉字字义差异的原因及类别

2.1原因

日语汉字是通过当时的日本留学生及商贸人士等带回日本的,他们将自己对某些汉字的理解带入日本,所以其汉字的字义大多并不准确,或者只传入了该汉字的某一些字义,并不完整。其中一部分汉字在传入日本之后,与日本当地的风俗民情相融合,给予了它不同于中文中的新含義。

2.2中日常用汉字字义差异类别

基本字义的不同:有些汉字在传入日本之后,其基本的字义发生了变化。例如:在汉语中“安”字的基本含义是“平静”,而在日语中含义却发生了改变,变成“便宜”。如表1所示,某些汉字在中日两国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

表1部分汉字在中日两国的差异

汉字笔补敷床汤中文含义笔修补涂抹床汤日语含义毛笔补充铺地板热水引申含义的不同:例如在日语中“豆”可引申为“小型、袖珍”;“肝”可引申为“关键、要点”;“给”引申为“工资”;“骨”引申为“秘诀、窍门”;“寒”引申为“心虚、缺乏信心”;“络”日语可引申为“找茬纠缠”;“买”引申为“招致、惹起”;“穴”日语可引申为“亏空”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汉语为多音字,而日语只具有其中一个字音的含义:例如“都”在日语中没有“dou”这个表示全部的含义,而只有“du”这一表示都市、都城的含义。“还”字的“hai”表“还未、没有发生”的这一含义在日语中是没有的,它只表达“huan”、“返还”的含义。“脉”在日语中也只含有“山脉”的“mai”的含义,而没有“含情脉脉”中“mo”的含义。

汉语中意义繁多而在日语中含义相对中文而言范围狭窄:例如“雕”在中文里有“一种鸟,雕刻”等含义,但在日语中却没有“一种鸟”的含义;“木”中文中也可表达“不灵敏、失去知觉、麻木”的含义,而日语中没有这一含义;“帅”字在中文中有“元帅、统帅、漂亮”等含义,而在日语中“帅”的含义则只有“元帅、统帅”的含义。

表示语法意义的义项不同:例如“起”字在汉语中可以用在动词后面表趋势或开始,像“哭起来,站起来”,而日语中的“起”没有这一用法;“坏”字在中文中可做补语,表示程度深,但日语中“坏”只有名词及动词作用。

日语汉字保留古代汉语的意义:有些汉字在传入日本之后即一直保留着古汉语的含义,而在中文中,意义却发生的变化,从而使同一汉字在两个语言中的含义产生了差异。例如:“裁”在现代汉语中是“裁断、判断、剪裁”的意思,丢失了古汉语中“审判、判罪”的含义,而在日语中却保留这一含义并被频繁使用;“走”在日语中还保持着古汉语“跑”的含义,而现代汉语中“走”演变为“步行”的含义。

3.1字形的正迁移作用

根据统计,中日共用汉字中字形完全相同的占到了43.66%。这一部分的汉字从结构到笔形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讲都无任何学习困难,甚至对于日语的学习起到正迁移的作用。

3.2字形的负迁移作用

3.2.1中日字形略有不同的

由于这一部分日语汉字与中文汉字的差异并不明显,只差一、两笔,稍不注意就会写错。所以对于惯写汉字的中国日语学习者来说,认真对比及记忆即可掌握,其主要的差异类型在上述中日常用汉字“笔形上的差异”中已有所涉及。

3.2.2中日字形差别较大的

这部分汉字由于字形差异较大,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讲有着较大的学习难度。因此,两国学习者在学习这部分汉字时,除了要留意笔形的不同之处外,更要注意的是逐一对比记忆中国汉字的不同结构。

此外,以下两类汉字也需特别注意。

(1)日本保留而中国简化过程中归并形、义不同的汉字。

这类汉字共有27组,中国学习者必须掌握与之一一对应的一个以上的字形。

并—並/併冲—沖/衝斗—斗/闘发—発/髪复—復/複干—干/幹

个—個/箇果—果/菓谷—谷/殼后—后/後获—獲/穫据—据/拠

机—机/機里—里/裹历—歴/暦娘—娘/嬢棋—棋/碁舍—舍/捨

升—升/昇系—系/係笑—咲/笑预—予/預征—征/徴志—志/誌

制—制/製 周—周/週 准—准/準

(2)中国保留而日本简化过程中归并形、义不同的汉字。

这种情况在常用汉字范围内只有一组,即“弁”字。日本在简化时把“瓣、辨、辩”三个同类型汉字合并为“弁”这一个字。日语学习者在学习这一汉字时需要了解其表达多个不同意思。

3.2.3字义的正迁移作用

由于中日常用汉字中的常用含义完全相同的占到了其共用汉字的5%左右,对我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这部分毫无任何难度,反而对日语的学习有所帮助,在学习过程中起到正迁移作用。

3.2.4字义的负迁移作用

常用义部分相同的这部分汉字在中文及日语中的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含义范围只有少部分重合,但重合部分记忆起来比较容易,不重合的部分则必须分别逐一的进行记忆。

而常用义完全不同的汉字含义的记忆是最难的,会受到作为母语汉语的影响,所以更需重点记忆,避免由于母语的影响而使用日语中没有的含义。但是这部分汉字所占比例很小,对日语的学习并不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黄鸾.日语汉字词汇教育——以中日同形词为主要研究对象[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

[2]崔査.日本“新常用汉字表”带给我们的启示[J].日语学习与研宄,2010,(1).

[3]高丽.日汉同字词词类琐谈[J].长沙大学学报,2002,(9).

[4]潘钧著.中日同形词词义差异原因鉴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5,(3).

猜你喜欢
负迁移字义字形
甲骨文“黍”字形义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啸”的历史与字义变迁
查字典如何选择字义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汉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启示
中文母语对日语语序及动词学习的正负迁移
法语第二外语教学中英语的迁移作用分析
试析韩语汉字词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学习韩语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
添一笔变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