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建构研究

2016-01-21 05:55田晨旭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复合型职业技能人才

田晨旭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安徽 亳州 236800)

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建构研究

田晨旭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安徽 亳州 236800)

摘要: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担负着培养合格小学英语教师的任务。为适应社会需求而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学校除了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英语专业知识教育外,还必须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全面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并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基于复合型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主要职业技能,本文建构了英语教育专业“一体、二翼、三全、四层”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

关键词:英语教育专业;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训练体系

作者简介:田晨旭(1980-),男,河南商丘人,硕士,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语用学及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识码:A

文章编号:编号:1008-6390(2015)02-0154-05

收稿日期:2014-11-23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3224)

一、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建构研究的必要性

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以培养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为己任。要实现这一目标,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1]56,在对师范生进行全面的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必须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2]98,实施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战略。因为现代社会需求的合格小学英语教师应具有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灵活熟练的英语技能、扎实娴熟的教师职业技能。

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一直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二、三年制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规定师专英语教育专业都应开设“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3]1;1994年制订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明确系统地规定了师范生应具备的教师职业技能[4]89。2011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要求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加强教育见习[5]65。这些文件的实施大力推进了师范生全面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

师范生职业技能的高低决定着他们走上教师岗位能否实现与就业的“零对接”。近年来,虽然各高校师范专业开始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重口头,轻落实;二是浓理论,淡实践;三是课时紧,训练少,缺乏全面系统的指导与训练,针对性和实效性欠佳。

那么,如何弥补当前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训练的不足,切实推动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发展呢?总结以往实践经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必须建构起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全面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并有计划分步骤地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二、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的重构

教师职业技能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练习、训练而形成、巩固下来的迅速、准确、流畅、熟练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一系列行为及智力活动方式的总称[6]134。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师范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要求不断提高,需要重构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从而有效提升未来小学教师的培养质量。

小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杭宝桐强调英语教学法课程应该把培养学生教外语的能力放在首位[7]64。何广铿等研究并提出了由语言水平、教学技能和教学理论水准三部分组成的中小学教师业务素质评估框架,为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8]79。2012年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对未来小学英语教师的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9]9。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对毕业生教学能力的要求及小学英语教师的职业特点,总结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训练的实践经验,重构了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重构的内容体系细化为四个训练模块13项职业技能,详见表1。

表1 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训练内容重构体系

模块职业技能具体训练项目模块二教学基本技能教学评价技能作业批改、成绩评定技能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技能教学反思、教学辅导技能听课、评课、说课、微课技能模块三教学科研技能教学研究技能科学研究技能教学科研选题论证、研究设计技能文献检索、调查研究技能教学科研方法运用技能教学科研论文写作技能模块四教育管理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班级管理技能个体教育技能集体教育技能沟通协调、交流技能思想品德、学习、生活管理技能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组织和指导综合活动技能

三、训练体系的建构

重构的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要求分阶段、分步骤地安排和实施。基于此,本文建构起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一体、二翼、三全、四层”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

“一体”是指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专多能”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这一主体。

“二翼”是指高等专科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抓好学生未来爱当教师与会当教师两个重点,即要强化未来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德能双全的复合型人才。

“三全”是指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的职业技能培养和训练要做到“全体”“全面”“全程”。“全体”即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应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全面”即合格小学英语教师所需的各项职业技能都要进行全面系统地训练;“全程”指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必须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

“四层”是指重构的职业技能内容体系分四个阶段开展训练,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共进行13项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第一层次:第一、二学期主要进行模块一“教师基础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主要包括“口语技能”“书写技能”“读写技能”和“信息技能”的培训。根据本校新修订的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口语技能”训练主要依托所开设的“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英语语音”“英语口语”“英语视听说”课程进行普通话、英汉语口语表达、教育教学口语技能的训练。该训练课内课外相结合,持续两个学期,从而达到学生能说标准的普通话和英语口语、口头语言表达准确流畅、能熟练运用教育教学口语的训练目标。“书写技能”训练主要依托所开设的“教师书写技能”“英语基本功”课程进行英汉规范“三笔字”、美术字训练。课堂上书法老师指导训练,课后学生主要在每天晚自习的练功课上进行自主练习。英汉“三笔字”训练要贯穿第一、二学期始终,使学生达到书写规范并熟练掌握英汉“三笔字”书写技能的训练目标。“读写技能”训练主要依托所开设的“大学应用语文”“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英美文学作品赏析”“英文朗读与背诵”“英语时文阅读”课程进行英汉阅读和书面表达技能的训练。课堂上教师进行阅读和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学生课后大量练习,教师认真批阅学生的读书笔记或随笔,该项训练一直坚持到第五学期结束,达到开阔视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熟练掌握常用文体写作技能的训练目标。“信息技能”训练主要依托所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进行电脑操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的训练。课堂上任课教师精讲计算机基本理论和操作程序,课后学生自主或合作训练,每周独立完成一个英语课件的制作。信息技能训练要贯穿第一、二学期始终,达到学生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能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训练目标。

第二层次:第三、四、五学期主要进行“艺体技能”和模块二“教学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当前对师范生“艺体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尤其重要,因为小学阶段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日益要求教师是“一专多能”的通才。韦芳调研发现许多农村小学由于艺体类师资缺乏都要求教师从能教授小学一门课程向多学科教学发展[11]70。王虹对农村县城以下的小学英语教师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在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上不能够达标,其中艺体活动等职业技能尤其欠缺[12]123。因此学校需要拓展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加强艺体技能训练,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师范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增强就业竞争力。

“艺体技能”训练主要依托所开设的“体育与健康”“英语歌曲与表演”“简笔画”“小学儿童学习与发展”“小学跨学科教育”“小学英语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进行音乐舞蹈表演、美术、体育技能的训练。音乐舞蹈表演技能主要训练儿童英汉歌曲演唱、儿童歌舞编演、角色扮演、体态语言技能、体态语辅助韵律诗表演等技能。美术技能主要训练教具和手工制作、简笔画、画报及板报制作等技能。体育技能主要训练TPR及游戏操作技能,儿童体操、队列口令和儿童活动或比赛技能。艺体技能训练在专任教师指导和辅导员组织下,课内课外相结合,重点进行课外训练。根据学校制订的《课外师范生基本技能训练安排》,风雨操场、琴房、舞蹈室、书画技能室在课余、休息日开放,这样能保证学生有时间、有场地、按要求进行训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训练,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专任教师和辅导员按计划和要求对训练情况督促检查和考核。艺体技能训练要贯穿第三、四学期始终,达到学生熟练掌握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音乐舞蹈表演、美术、体育技能的训练目标。

“教学基本技能”模块是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的核心。其中,“教学准备和设计技能”训练主要依托所开设的“小学教育概论”“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英语教学法”“小学教育实践指导”课程进行备课、课程资源与教学媒体选用、教学设计方案编写等技能的训练。第三学期学生主要是学习备课、课程资源与媒体选用、教学设计方案编写,并安排两次说课演练。教学设计技能至关重要,因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王蔷认为必须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的设计上都有所突破和进步[13]。

“课堂教学实施技能”和“教学评价技能”训练主要依托所开设的“微格教学训练”“小学课堂教学实录与研讨”“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进行教学组织、导入、讲解、演示、提问、反馈、应变与说课评课、反思与评价等技能的训练。大量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训练安排在第四、五学期进行,以最新人教版《英语(PEP)》五年级上册为教材,采用微格教学实施以上内容的训练。职业技能是通过反复的练习、训练而获得的,谭家善认为微格教学是职前教师(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一种有效的基本方法[14]151。本校外语系开展了微格教学训练,教师先介绍有关微格教学理论,并把师范生应当掌握的教学行为和技能分为不同的单项技能,每两节课一个训练点。教师先引导学生熟悉训练点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然后分小组进行教学设计并完成教案。备课时学生既分工又合作,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小组试讲或说课、评议、修改完善教案和课件。课堂上学生依次进行试讲,然后师生根据训练点的要求展开评议,之后学生进行教学反思与评价。这样不但确保了每名学生的试讲频次,锻炼了学生使用外语教学理论和各种资源进行教学与反思评价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精神,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施技能与教学评价技能训练的实效。

第三层次:第五、六学期在继续进行“教学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开始培养师范生的“教学科研技能”。英语课程改革要求师范生具有初步的教学科研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小学英语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15]146。“教学科研技能”训练主要依托所开设的“小学英语教学法”“教学研究方法”“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进行文献检索、选题、论证、调查研究、研究方法、论文写作等技能的训练。课堂上教师讲授关于教学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初步练习,大量的练习安排在课后进行,要求学生在第五学期能独立进行文献检索、查阅资料并综述、选题论证、调查研究设计等。第六学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和毕业论文的撰写。这是提高师范生教学科研技能的具体实践和有效途径,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教学科研能力。

第四层次:第六学期主要进行模块四“教育管理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技能”与“班级管理技能”。“教育管理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主要依托所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教育见习、实习”进行集体教育、个体教育、交流沟通、心理健康教育、日常管理等技能的训练。班主任的双重角色体现了教书育人的完美统一,因此教育部把班主任工作能力作为师范生必备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第六学期的前三周学生先在校内接受班主任理论知识学习与课堂技能训练,然后到本校附属小学进行一周的教育见习,接着分派到校外教育实习基地小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教育实习。教育实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校内各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继续和延伸。在校内外教师的双重指导下,学生接触到小学实际工作任务,参与班级的教学、学生的管理和学校的工作。学生在教育实习实践中,既锻炼提高了教师职业技能,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四、训练体系的协从实施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上述新构建的训练体系周期长、项目多,要使职业技能训练行之有效,必须优化协调层次关系,周密计划,协从实施。

首先,训练体系中“四层次”的划分不是绝对的,需要灵活把握实施。把整个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划分为四个层次主要基于训练的系统渐进性,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与技能形成的规律,又能突出各阶段的训练重点,确保练出成效。在具体实施中,要因校制宜,灵活掌握。因为新构建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存在训练时间和训练内容的交叉现象,这也体现了职业技能训练的持续性和反复性,有利于巩固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例如,“口语技能”训练时间安排在前两个学期进行,并不是说第一学年结束就不再训练口语技能了,而应要求学生利用一切机会继续锻炼,不断提高英汉口语技能水平。

其次,要把职业技能训练落实到各门课程,即各项技能训练都以所开设的课程为依托,寓职业技能训练于教学之中,并贯穿于各门课教学的始终,课内课外结合并相互延伸。课内技能训练由任课教师负责,课外技能训练由辅导员和实训督查组联合督促检查。例如,第一、二学期每天晚自习练功课时间进行的“三笔字”训练,由辅导员布置任务后每两周将练笔本和粉笔字小黑板收上来,书法教师评阅,促使学生保持兴趣,坚持训练。另外,所有技能训练项目在第五学期由外语系教学督导组进行严格的达标测试考核,对不过关的学生,督促其加强训练并进行集中辅导,直到基本过关为止。

再次,“英语语言基本功”训练按照校本教材《英语教师基本功与测试》的训练点进行[16]。该教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由五部分组成,每部分有数章,每章有数节,一节就是一个训练点。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全面系统地选择训练点,分学时段、分项目实施训练和测试。“小学英语教学实施技能”训练依据校本教材《小学英语教学法解析与答疑》,该教材对小学英语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剖因解疑,解读和透析了小学英语教学法的各个层面,理论新颖而全面,案例详实,有助于加强小学英语各项教学技能的实践和练习。整个训练体系全面而系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确保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切实有效。

五、结语

要推动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发展,实现专业建设目标,顺应时代需求,培养“一专多能”的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必须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建构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训练体系,优化组合训练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本文尝试建构的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一体、二翼、三全、四层”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按照明确目标、分层实施、示范指导、实践训练、严格考核的训练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希望能有助于全面提高英语师范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虹.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4(2):56-59.

[2]陈新民.构建语文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训练体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5):98-100.

[3]肖惜.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

[4]谭春芳.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和培养模式的重新建构——基于专科层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9-91.

[5]赖南燕,黄晓雷.高师院校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实效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15):65-66.

[6]伊丽娜.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探究[J].语文学刊,2013(6):134-136.

[7]杭宝桐.把培养教外语的能力放在首位——谈如何改革中学英语教学法课[J].山东外语教学,1987(2):62-64.

[8]何广铿,孔宪煇.中学英语教师业务素质评估标准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79-88.

[9]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

[10]邵光华.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15-20.

[11]韦芳.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的重构[J].河池学院学报,2010(6):70-74.

[12]王虹.小学英语教学法解析与答疑[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123.

[13]王蔷.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4]谭家善.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实践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9):150-152.

[15]邓芳娇.英语专业师范生初步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46-156.

[16]唐利平.英语教师基本功训练与测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亦筱]

猜你喜欢
复合型职业技能人才
人才云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计算机公共课复合型数字档案袋的研究与开发
如何做优秀的企业政工师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