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军医大学医患沟通教学方式的探讨

2016-01-25 01:36史海宁中国人民解放军61716部队门诊部福建福州350000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医患沟通教学方式

史海宁,石 磊,梁 炜 (中国人民解放军61716部队门诊部,福建福州350000)

·医学教育·

关于军医大学医患沟通教学方式的探讨

史海宁,石 磊,梁 炜 (中国人民解放军61716部队门诊部,福建福州350000)

【摘 要】医患之间的沟通是所有医学生学习生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良好的沟通能够拉近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军校医学生因为身份的特殊,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学习医学课程及军事课程,忽视了自身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希望通过适当的调整,军校医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身军事素养及专业技能,更能够掌握医患沟通的学科技能,了解如何与各类患者交流,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实现医患关系的健康发展,达到当代军校医学生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军校医学生;医患沟通;教学方式

0 引言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医患关系正由“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向“相互参与型”转变,这种新型的医患关系把医者与患者的关系定位为平等地位[1],这使得医患沟通的教学途径更加明了,更加符合我国医疗人性化的趋势.然而,对于从未接触过沟通技巧的医学生而言,培养医学生沟通的技巧和能力应成为各医学院校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内容.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医学院都采取了“3+ 2”的教学模式[2],即3年的集中理论学习教育,2年临床实践学习,但由于军校医学生理论学习时间不长,军事课程较多,实践学习的时间相对减少,致使军校医学生接手病例不足,影响到了自身实践技能的发展,适当地调整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1 我国医患沟通教学的现状

1.1国内高校医患沟通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学院校的课程安排上普遍存在“三重三轻”现象,即重自然科学知识,轻人文社科知识;重技术医患关系,轻非技术医患关系;重操作技术考核,轻沟通技术评估[3].构成了现代医学生对于医患沟通学科不够重视,医学毕业生毕业后人文素养不合格,无法适应现当代的医患关系的需要.书面教学、专题讲座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旧式教学方式依旧为现今医学院针对于医患沟通学科教学所施用[4],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外的实践技巧空有理论基础,而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实际工作中的患者,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医患关系趋于恶劣,医患矛盾激化升级,继而影响到医患关系的健康发展.

1.2军校医学生对待医患沟通学科的看法及现状

大多数军校医学生表示:“人文类学科只是一些并不重要的课程,从学校课程安排到学科考核,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和教学效果.而医患沟通作为一门非重点考察科目,更不会受到大家的重视,没有教学书籍和正规的课程安排,使得这门学科自然被冷落.”军校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好军事课程,更要学好医学类课程,这就造成了学生无暇顾及人文类的学科,从而也就影响到了学生在学习医患沟通的热情,而学校在课时安排上存在的不足及教科书的缺乏更使得学生认为医患沟通学科是不必要的科目,进而达不到学科教学的目标.目前大多数军医大学都采取自修作为医患沟通学科的教学方式,没有有效地师生沟通方式,完全由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导致了学习反馈少,反馈间隔时间长,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巩固和应用,形成了应付考核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影响了医患沟通学科的教学成果.

2 医患沟通教学的建议

2.1课程趋势 加强人文社会学科与医患沟通学科的衔接.医患沟通课程是一门融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律、社会语言学与临床医学等学科知识为一体的临床实践性课程,要加强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专业知识的衔接与渗透是医患沟通学科教学的关键之处,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一种大众学科,更易为学生们所接受,将医学专业知识熔接在人文社会科学之中,更能够使学生们掌握并探索深层的知识,更容易为军校医学生所接受.通过学科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待患观念.目前面临工作的毕业生大多数为1980年后出生,性格独特,思想新奇,不拘一格.步入岗位后能否与患者和谐相处,令人担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待患理念,树立正确的待患观念尤为重要,这就要求代课教师自身素质过硬,以直接或间接地方式影响学生的待患观念.军医面临的负伤战士往往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情绪低落,极易与他人发生冲突,作为医者,应以患者为重.在临床见习时期,学生要学会调控自身的情绪,不能带着情绪问诊、查房,维护好与负伤战士之间的和谐关系,达到医患关系健康发展的目的.

2.2教学基础 良好的教学基础是顺利开展医患沟通教学的前提,能够消除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医患沟通课程时产生的迷茫心理,使学生对课程有个大概的了解,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度,进而影响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结合学生的普遍心理反应,提出如下建议:①打牢学生人文道德素养.良好的人文道德是每个医学生必须要有的基本人文素养,从指导思想理论到医学伦理,从基础道德建设到心理素质合格,让学生重视起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技巧认识,主要让学生了解社会与人、人与人、人与文化环境发展的规律,让学生重视环境、文化与人为因素在治疗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5].开设的课程有医学行为学、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法医、医学史、医学哲学、环境行为与健康、思想道德修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等课程,将军校政治理论同人文道德理论结合,既满足军校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又奠定学生政治思想的基础,节省了时间,为医患沟通的顺利开展奠定思想理论基础.②适当的问卷调查.适当的问卷调查能够较准确地了解到学员的思想趋向,适时改变教学的方向,在完成应有的教学任务下,拓展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学习医患沟通的相关技巧,譬如:在了解到学生希望能够学习如何应对精神不正常的患者时,教师可单独或全班进行相关讲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2.3教学方法 结合我国的基本医疗教学建设和教学大纲要求,吸收国内外著名医科大学的教学管理模式,提出如下的教学方法:①合适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不断地实践中,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才能够及时地改善缺点.社区服务无可厚非的成为不二选择[6],本科教学的第二年,学生虽没掌握充足的医学技能,但基础的医疗技巧充分适用于社区服务的基本应用.活动的目的在于学生开始接触基本的病例,开始接触患者,跨进医患沟通的门槛,可以在学生简单的就诊过程中,领悟医患沟通的基本知识,展现沟通学科的神秘,使学生在学习医患沟通学科时,保持积极踊跃的心态和认真学习的态度.而在时间紧迫的军校,可在学生暑假期间安排适当时间的社区服务,既不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又能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②实践讨论式课堂教学.在医患沟通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理论性的知识难免令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小班实践讨论式教学则避免了这个问题,在轻松的环境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讨论病例,也可以设立模拟病房,在学生自身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讨论解决,从学生自身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较教师引导有明显的教学成果.针对军校的特殊情况,可在学期中安排适当的实践课,加强学生自身的技巧基础.③临床实践提前制度.大多数医学院在医学类本科教学的实习阶段都会安排导师带领学生学习,但短短的1年或1.5年并不能够满足学生对沟通技巧的充分认识.导师提前制度,延长了学生与老师的接触时间,增加了学生的经手病例,增加了学生沟通实践技巧的应用.给学生营造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在学习医学及军事课程的同时加强医患沟通技巧的训练,达到学生灵活运用沟通技巧的根本目的.④资料库与学习网站的设立.自主学习永远是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资料库或学习网站,可以增进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探讨,引荐其他病例,使学生有更多的案例资源进行共享使用.⑤临床带教过程中,规范学生自身言行举止.根据调查,80%的患者不愿接受临床带教[7].他们认为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医学生围观在患者周围造成患者不满的情绪,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个实验品,引起医患关系的紧张.医患间不断发生的矛盾和冲突,使实习生看到很多的阴暗面,容易产生消极思想,也不利于实习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易导致日后的行为偏差[8].为避免医患关系持续恶化,带来不必要的矛盾,实习生应注

意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自身的言行举止,要尊重患者的意见,详细、耐心地与患者进行沟通,避免与患者发生语言冲突[9].而军校医学生毕业后将面临的是广大官兵,负伤战士的心理状态要比普通患者更为复杂,这就需要学生付出更多的精力来对待患者,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2.4考核评价 对于以往的论文式考核标准,往往以代课老师的主观思想为主题,引起了学生学术不端的行为,影响了教学效果的真正评估,针对学生这一思想,建议采用平时成绩与考核成绩并重的考核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设立案例分析,社会实践效果调查问卷,与老师面对面沟通考核等考核方法,多方面的对学生进行能力技巧评估[10].也可对受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结果作为成绩评定的参考因素之一,避免学生的应付心理.

【参考文献】

[1]叶添文,严望军,蔡 斌,等.“3+2”培养模式下医学生对医患沟通相关问题的认识现状[J].西部医学,2010,22(6):1162-1163.

[2]安春平.高年级医学生医患沟通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7):497-499.

[3]陈小奇.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目标与模式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8,7(9):962-964.

[4]黄兰柱,张炳新,张 犁,等.临床带教中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2003,25(1):64-65.

[5]国际医学教育学会.医学教育全球最低要求[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3(2):1-5.

[6]刘 武,王 水,黄华兴,等.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80-82.

[7]姚艳敏,徐彤彤,王一锦.浅谈临床教学新模式与医患关系[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0):1879-1880.

[8]张师前,沈祥芹,纪春岩.加强对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国医疗前沿,2007,2(13):28-29.

[9]刘成玉,李云芳,王元松,等.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调查分析与培养措施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3):329-332.

[10]孙 琳,孙继红.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J].中国卫生法制,2012,20(3):39-40.

·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R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94(2016)06⁃84⁃03

收稿日期:2016-05-19;接受日期:2016-06-03

基金项目:第三军医大学教育研究课题“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培养新视角”课题(2010C07);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院所教育科学研究项目(50211-2314)

作者简介:史海宁.E⁃mai1:shaining0606@sina.com

Study of teaching method in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n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HI Hai⁃Ning,SHI Lei,LIANG Wei
C1inic,61716 Troop of PLA,Fuzhou 350000,China

【Abstract】AIM: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is an indispen⁃sib1e part of medica1 education for a11 medica1 students.Good communication can fi11 the gap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and enab1e the patients to understand and support the treatment given by a doctor for the expected resu1ts.For the unique identity,the mi1itary medica1 students usua11y spend 1ots of time on medica1 and mi1itary curricu1um,but ignore the improvement of communi⁃cation ski11s.It is be1ieved that an exce11ent understanding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and mastering the basic ski11s for good communication can meet the demand of the contemporary medica1 deve1opment.

【KeyWords】mi1itary medica1 students;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teaching methood

猜你喜欢
医患沟通教学方式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方式的创新
重症监护病房临床教学工作中进修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医患沟通能力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培养
浅谈口腔医患沟通的人文素养
“微信”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