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让教学更具活力

2016-02-01 05:14徐星华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1期
关键词:创设教学内容小学生

徐星华

新课程改革的洪流对于每个学科的教学都有着巨大的冲击力,新课标理念给予了教师充分的理论依托,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性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在“鼓励”中创新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教师对自己的认可看得至关重要,他们会因为一句批评而郁郁寡欢;也会因为一次失误而懊悔自责。鉴于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应该在新的课程改革提出的评价标准中,增加对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这一评价标准,改变过去只以学业水平作为评判一个学生好坏的陈旧思想意识,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在探索教育的奥秘时指出:教育的激励、唤醒和鼓舞的作用,将远远地胜过于传授知识的作用。帮助学生重新审视自我,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远远地高过知识上的传授,由此看出,激励评价的作用不容小觑,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应该转变观念,在教学上做出创新尝试,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采取了鼓励机制进行课堂教学,这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于体育学科的重视度,而且明显可以看出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具体的课堂实践中,笔者采取QQ聊天软件中的升级制度,来对学生进行课堂鼓励性教学,例如:创设星星、月亮、太阳的金银铜牌的激励机制,制作比例为1:2:100的星星、月亮、太阳卡片,当学生有出色表现时可获得一张星星卡,集满10张星星卡便可以升级,得到一张月亮卡,当学生拥有2张月亮卡的时候,便可以再升级,得到一张太阳卡,一张太阳卡可以实现自己的一个小小的愿望。当然,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观意识,采取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评价策略,教师评价要做到公平公正,以学生为主体,尤其是对待后进生,要有足够的耐心,让他们从自卑心理中解脱出来,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看到他们的点滴的进步,让他们重拾自信心。

鼓励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仅让学生在课堂上善于表现自己,还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自省意识,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在“游戏”中创新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最好动的,他们喜欢玩耍,但是体育课因为越来越枯燥的课堂模式,却成了他们最皱眉头的学科,既累又不快乐。很多时候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出现意外事故,在上课的时候谨小慎微,不敢让学生做一丝危险的运动。鉴于此,笔者建议采取游戏教学法来改变目前这种现状。游戏是小学生最爱参与其中的组织形式,符合小学生的好玩心理,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例如,教师让自己的课堂成为一场别开生面的赛场,以组织比赛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过程中加入跑跳等教学内容,两人一组地来进行混合比赛,学生在竞争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和体能的发展。如若教师要锻炼学生上肢力量,可以开展推人游戏、推小车的游戏来进行训练。将学生平时在家爱玩的游戏,带到课堂中来竞赛,不仅减轻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压力,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采取游戏的形式,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三、在“情境”中创新

情境教学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将教材内容通过各种具体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情境展示出来,使教学内容变得形象化、趣味化,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迅速地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热情,并且对所学内容也可以更深入地认知和掌握,从而实现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教学应该以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基础、建立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之上、立足于教学的内容特点来创编相应的情境教学内容。

在情境教学实践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自在、平等和谐的情感体验中学习。例如,在低年级“立定跳远”教学中,根据立定跳远教材特点,教师便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法来演绎情境,让学生进行跑跳训练,在课堂导入的时候,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其带到动物园的情境中去达到教学目的,让其演绎各种动物的角色,戴上动物头饰练习模仿动物的各种跑跳动作,如小袋鼠套布袋跳、小白兔夹球跳、小麻雀飞奔找食物等。

学生愉悦了身心的同时不感觉疲劳,将智力、体力、知识、情感等诸方面能力的培养融合在一起,收到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

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创新,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思路,采取激励机制进行教学活动,努力地创设以学生兴趣为基础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每天都充满期待,课堂绽放异彩。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创设教学内容小学生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