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6-02-01 05:14林丽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1期
关键词:跨文化课外阅读初中英语

林丽

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策略。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足够的,可以理解的语言信息的输入,听和读成为语言学习的成败的重点和关键。基于当前我国现有的条件,单纯依靠现有的听力输入进行英语教学是有限的,我们要培养学生通过不断地阅读,包括课堂内阅读和课堂外阅读,来丰富和发展他们语言学习的信息输入。当前,中学英语课外阅读活动已经被列入了国家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

一、初中英语课外阅读需与教材文本的有效结合

初中学生的阅读要求有一定的词汇量,级别不同词量也不完全一样。教材文本中词汇量要求毕竟有限,学生词汇量的积累需要依靠大量的课外阅读。人是有惰性的,初中学生的学习情趣也不是十分稳定的,如果简单地对学生说让他们进行一定量的课外阅读,没有具体的阅读内容和任务,绝大部分学生是不可能去完成的。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需要与教材文本首先结合起来。目前的初中英语教材文本内容多出自一些比较经典性的名著,但从学生的求知欲和阅读量看,还需要扩充他们的阅读范围。因此,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就需要围绕教材文本某个特定的主题,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的篇目,学生比较容易接受。鼓励他们尽量利用周末的时间阅读原著,看原汁原味的英文电影,也鼓励他们去网上搜索类似于本主题的其他经典名著,这样,我在教授这个文本时学生已经对本课内容有了足够的了解。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有价值的,补充性的知识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提升课堂阅读的教学效果。通过开展和应用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活动,我们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能力。

二、初中英语课外阅读需与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结合

语言与文化有着天然而又密切的联系。平时我们都看到,学生每学习一篇课文或者一个单元的内容,总能接受到一定的文化熏陶和感染,身心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初中生已经能够发挥其主动性与独立性,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一定量的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人物传记、少年科普读物,并从中去感悟作者的态度观点,欣赏作品精妙的语言,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既符合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与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一致。所以,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强调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学生课外阅读的材料就是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材料。因此,在平时的英语阅读教学中,笔者能够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健康需要,为学生制定从易到难的课外阅读计划,提供阅读的书目,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课外读物,推荐一些能够渗透更多人文教育的内容,让学生进行阅读。通过不断的阅读,可以拓展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也能教会学生体验情感,增强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反之,如果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就会违背阅读的心理规律,必然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学习,难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

三、初中英语课外阅读需与学生互动的有效结合

英语教学提倡进行跨文化的教育,因为一种语言都渗透着语言本身的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进行跨文化的教育,可以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奠定比较坚实的基础。从平时的教学实践看,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依赖于课外的阅读量,因为诸多的课外阅读中渗透着相当丰富的英语国家文化内容。得到让学生熏陶感染,可以将英语课外阅读与学生的学习互动紧密结合起来。譬如,在让学生进行了一段时期的阅读,让学生去展示自己的课外阅读成果,这展示就是一种互动,这互动也就一定意义上让孩子在英语国家文化上形成一种比较激烈的思维碰撞。这碰撞的结果是什么?是学生受到的更为丰富的英语国家文化的熏陶感染。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不但知晓了一定的英语国家文化,而且挖掘出一定课外读物当中的优秀文化内涵。初中英语课外阅读与学生的互动也是促进学生更为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的理想渠道,我们与其开凿一些无效的渠道,还不如多与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且进行正常的互动。

学生的课外阅读需要长期坚持,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也需要经常思考,寻求到迎合学生心理的有效对策。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吴窑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跨文化课外阅读初中英语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