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时制管理下基层单位培训工作探讨

2016-02-05 04:03刘芳
治淮 2016年2期
关键词:基层单位学时职工

刘芳

学时制管理下基层单位培训工作探讨

刘芳

水利人才是支撑水利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淮委直属的基层单位,人才结构和人员层次的现状使得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尤为突显。2011年,淮委制定并印发了《淮委干部教育培训学时制管理实施细则》,并在实践中将学时制管理推行到每一名普通职工。自学时制管理施行以来,淮委和基层单位自身不断加大培训投入,培训办班、公开讲座、后续教育、集中学习、自主选学,各种培训形式多管齐下,基层职工受训机会明显增加,大部分职工都能够达到培训学时的达标要求。

在基层职工培训学时明显提高的同时,职工的培训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学时制管理下的一些新问题也逐渐显现。如何解决这些新问题,更好地满足职工的培训需求,是当下培训工作亟需面对的事宜。

一、学时制管理下的新问题及其具体成因

1.培训机会不均

工勤技能人员培训学时明显低于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这一方面是工作性质不同,从而导致培训投入有所侧重;另一方面是基层单位工勤技能人员数量多、工种杂、专业差异相对较大的特征决定的。基层技能人才队伍的这一特征,使得上级机关无法统一办班,针对他们的业务培训必须依靠基层单位的自身力量去完成,资源有限、人数众多,人均拥有的培训机会自然更少。

2.网络知识竞赛比重过大,且形式往往大于内容

基层职工多为工勤技能人员,培训机会本身就少。加之地处偏远、人员分散,基层职工很难参加上级组织的公开讲座、集中学习,培训达标只能由网络知识竞赛充当主力。而目前的很多网络竞赛,题量不大,也不要求学习时长,职工们对题找答案,学习往往流于形式。此外,还有一些竞赛题目固定,答案单一,抄袭现象也偶有发生。

3.高水平师资匮乏,授课质量不能尽如人意

基层单位的培训师资一般有外聘、上级或兄弟单位邀请、内部安排三种渠道。外聘高水平教师,授课费用与授课质量同高,基层单位培训预算有限,往往难以负担。上级或兄弟单位的专家领导,授课水平高、效果好,但专业相关者有限,且都还有自身工作,可偶尔邀请,却无法成为师资主力。内部安排的业务骨干,实践经验丰富,但授课经验欠缺,授课水平有待提高。

4.培训对实际工作产生的影响有限

一方面是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培训针对性、操作性不强,减弱了培训对实际工作的有益影响;另一方面,参训人员主动求学少、被动受教多的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个别职工还对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参加培训只是个人的事,片面追求学时积累,忽略了培训与工作的结合,轻视了对培训内容的学习。

二、优化管理,保“量”增“质”

学时制管理下的新问题,表现各异,但最终都体现在“量”的不足和“质”的需求两方面。作为基层单位,既要结合实际、增加投入,大力开展针对基层职工和工勤技能人员的内部培训,对他们增加“量”的供给,又要立足现有条件,不断优化管理,努力实现“质”的提升。

1.加强培训需求分析,有效运用培训反馈,切实提高培训的系统性、计划性

培训工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基层单位不仅要有短期的培训计划,还要基于需求分析,制定中长期的培训规划。通过问卷、随访、部门沟通等方式明确职工的培训需求,以需求和工作的相关程度、迫切程度为标准,对培训需求进行筛选、排序,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培训。结合培训反馈建立培训考核机制,在每次培训后,根据反馈形成总结,分析进步与不足,让培训反馈不再停于纸面,真正为提升培训质量发挥作用。

2.加强单位内兼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内部培训授课水平

对基层职工和工勤技能人员的培训只能依靠基层单位自身力量去完成。而大规模、低成本、内容更为贴合实际的培训只能依靠内部师资去完成。加强单位内兼职师资队伍建设,选拔业务骨干,进行授课技巧方面的专门培养,给予时间便利,建立与年底考核、岗位晋升、评先评优挂钩的激励机制,培育一批“能干、能写、能讲”的兼职讲师,切实提高内部培训的授课质量。以内容丰富、讲授生动、契合实际的规模培训,实现基层技能人员培训的“质”“量”双增。

3.利用先进技术,丰富学习形式,务实、创新开展培训

以信息技术手段,应对基层单位地处偏远、人员分散的不利因素。有条件的单位可利用视频会商技术,开展远程视频培训。条件不具备的可利用外网QQ等工具,以视频方式开展集体学习。在征得培训老师同意的前提下,可对培训进行录像,并在事后组织更大范围的学习。各单位间的视频录像可以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享。对于网络知识竞赛,除主办单位在题量、题型、出题规则方面做出适当调整外,基层单位也要鼓励并约束职工认真学习、自主作答。

4.采取考、评、比、练多种措施,让职工学有所得

学时制管理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论是单位举办培训还是个人参加培训,都应当将具体工作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这种认识,举办培训或是参加培训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在从事具体培训时,要严肃出勤记录、课堂纪律,对一些明令禁止的行为,可在开班前予以说明,并在培训中严格管理。在培训后要建立职工个人学习档案,并通过以考促学、心得评比、业务比武、岗位练兵等多种措施,巩固学习效果,让职工学有所得。

基层单位层级低、人员多、地域偏,财力物力有限,在学时制管理的大背景下,培训工作保量不易,提质更难。作为基层单位只有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优化管理、加强创新,才能高质高量地做好培训工作,从而培养出一支较高水平的基层人才队伍,为基层水利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淮委通信总站233001)

猜你喜欢
基层单位学时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淮委领导看望慰问治淮一线和基层单位职工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浅谈如何做好基层单位政工人事工作
淮委领导看望慰问治淮一线和基层单位职工
基层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