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发生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特征临床分析

2016-02-05 06:41阳覃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2期
关键词:临床分析危险因素脑卒中

阳覃竹 张 波 包 宁



脑卒中后发生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特征临床分析

阳覃竹 张 波 包 宁

【摘要】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发生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特征。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筛选出280例,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脑卒中后发生痴呆的危险因素特征。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吸烟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灶位置、教育程度、高血压病史、高血糖病史、高血脂病史、脑卒中病史及饮酒史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病灶位置、教育程度、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脑卒中及饮酒均会影响脑部血液运行,增加脑卒中后发生痴呆的几率。

【关键词】脑卒中;痴呆;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1]。脑卒中发生后会损伤脑部组织﹑神经,影响脑部供血,引发痴呆的概率高。现我院对280例脑卒中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脑卒中后发生痴呆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筛选出280例,对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入选患者均被确诊为脑卒中,平均年龄为(46.7±24.6)岁,其中男性患者156例,女性患者124例;缺血性脑卒中138例,出血性脑卒中142例;中学及以上学历158例,小学学历82例,小学以下学历40例。

1.2 一般方法

1.2.1 诊断方法 痴呆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进行诊断[2]:满分为30分,小学以下教育程度患者评分低于18分,小学教育程度患者评分低于20分,中学教育程度患者评分低于25分,诊断为痴呆。应用Hachinski缺血量表[3]对痴呆患者进行分型,评分高于7分则确诊为脑卒中引发的血管性痴呆。

1.2.2 分析方法 280例脑卒中患者,114例发生痴呆定为实验组,166例未发生痴呆定为对照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位置及受教育程度;对患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脑卒中﹑吸烟﹑饮酒等既往史进行统计。

1.3 统计处理

文中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值检验,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中男性63例,女性51例;对照组中男性93例,女性73例;两组对比X2=0.02,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3.2±13.6)岁,对照组为(36.7±27.5)岁;两组对比t=9.52,P<0.05。实验组患者病灶位于左半球82例,右半球32例;对照组患者病灶位于78例,右半球88例;两组对比X2=17.17,P<0.05。实验组患者中受教育程度57例为中学及以上,30例为小学,27例为小学以下;对照组患者中受教育程度101例为中学及以上,52例为小学,13例为小学以下;两组对比X2=13.87,P<0.05。

实验组高血压患者75例,对照组81例,两组对比X2=7.91,P<0.05;实验组糖尿病患者81例,对照组62例,两组对比X2=30.72,P<0.05;实验组高血脂患者72例,对照组79例,两组对比X2=6.59,P<0.05;实验组具有吸烟史患者64例,对照组85例,两组对比X2=0.66,P>0.05;实验组具有饮酒史患者76例,对照组89例,两组对比X2=4.76,P<0.05;实验组患者具有脑卒中病史81例,对照组92例,两组对比X2=6.99,P<0.05。

3 讨论

有文献指出,左侧大脑主导着人体的认知功能,当大脑左侧半球受到损伤后,认知能力也会随之下降。这一结论符合文中调查所得结果,实验组患者病灶位置位于左半球居多。大龄患者自身抵抗力低,脏器功能下降,在临床治疗中对疾病的控制很难达到理想效果。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功能退化严重,脑细胞变性,导致智力及认知能力降低。当患者接受过较高水平的教育时,患者本身具有较高的智能储备来抵抗病变对认知及智力的损伤,退化会相对缓慢。文中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年龄高于对照组,而受教育程度则低于对照组。

高血压﹑高血脂是诱发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会加重脑血管病变[4]。糖尿病则会影响脑血管的调节能力,导致继发性脑血管病变的发生[5]。反复的脑卒中病史会增加脑部组织﹑神经损伤,导致痴呆的发病率升高。饮酒会降低脑部的血流量,增加凝血因子活性,导致血小板生成异常,血管张力及通透性发生变异性改变。

脑卒中发生后对危险因素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对减少痴呆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九梅.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1):155-156.

[2]孙江莉.脑卒中高危人群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2):5-7.

[3]张玉霞.中老年脑卒中患者痴呆的原因及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1):99-100.

[4]赵玲玲,李国文.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脑白质疏松合并血管性痴呆发生危险因素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14(3):88-89.

[5]田倩倩,薛蓉,张素杰,等.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筛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5):452-455.

Clinical Analysis of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Dementia After Stroke

YANG Tanzhu ZHANG Bo BAO Ning Chongqing Three Gorges Medical College Affiliated Hospital,Chongqing 404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for dementia after stroke.Methods 280 cases of cerebral strok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as identified,the patients' medical record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dementia after stroke.Resul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no difference in gender,smoking history,P>0.05.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age,lesion location,education level,history of hypertension,hyperglycemia,hyperlipidemia,stroke history and history of drinking had obvious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 Age,location of lesion,education,hypertension,hyperglycemia,hyperlipidemia,stroke and drinking all affect the brain blood circulation and increase the risk of dementia after stroke.

【Key words】Stroke,Dementia,Risk factors,Clinical analysis

通讯作者:包宁,E-mail:342370124@qq.com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2.002

【中图分类号】R7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2-0002-02

作者单位:404000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临床分析危险因素脑卒中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