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效果

2016-02-15 11:59徐恒于文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6期

徐恒于文慧



探讨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效果

徐恒1于文慧2

【摘要】目的 探讨对患有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实施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实施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基础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患有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实施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可以提高其有效率和治疗安全性。

【关键词】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技术;基础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收集2015年2月~2015年12月到我院介入科室接受诊治,经过专科医师确诊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治疗组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为(71.13±1.34)岁,其病程1~13年,平均病程为(4.5±1.45)年。对照组年龄53~82岁,平均年龄为(70.62±1.56)岁,其病程1~11年,平均病程为(3.9±2.65)年。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基础治疗方法,主要为实施抗血小板治疗、控制血压、调节血脂、控制血糖等多种治疗方案。治疗组实施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方案,即在进行介入手术治疗前一周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剂量为300 mg,1日3次。手术3 d前进行口服氯呲格雷,剂量为100 mg,每日1次。实施介入手术时,穿刺成功后,使用单弯导管和导丝穿过闭塞和狭窄血管,针对不同的病变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血管扩张,并适当的植入支架。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经过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后,显效30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后显效有17例,有效有12例,无效有10例,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在临床上对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实施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基础治疗,由于基础治疗有较多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也较差,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5-7]。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对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案逐渐增多,例如直接形成术,血管扩张术等,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收集2015年2月~2015年12月到我院介入科室接受诊治,经过专科医师确诊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有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实施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后,探究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5%,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实施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高长乐.对比剂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20(6):648-651.

[2]闫如虎.阳和汤配合介入治疗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12(5):449-454.

[3]范利锋.从“湿热瘀毒证”论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3):1404-1406.

[4]段红永.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腔内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13):1008-1011.

[5]聂中林.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皮血管内成形术治疗的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5345-5346.

[6]韩冰.雷红冲剂干预下肢动脉病变腔内治疗后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2):153-156.

[7]张宏光.雷公藤多甙干预腔内治疗后血管再狭窄[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5,21(3):252-255.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ultiple Interventional Techniques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Occlusion

XU Heng1YU Wenhui2, 1 Heilongjiang Hospital of Nangang Branch, Harbin 150001, China.2 The First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bined treatment on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Methods Selected 80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bined therapy,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asic therapy.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Combined treatment with multiple interventional techniques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patients with acute lower limb arteriosclerosis occlusive disease.

[Key words]Acute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 Interventional technology, Basic treatment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诱因是动脉的粥样硬化,患者的下肢动脉中有一处或多处的狭窄甚至阻塞,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行走,部分患者甚至无法行走。我国高龄人员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是16%~22%,中老年人群中患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为16.93%。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早期症状为间断的跛行,我国研究人员经过统计发现([1-3]),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出现间断跛行的概率逐渐提升,随着患者的病情的不断加重可能会出现间断性静息痛。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末期的患者,由于末端组织和器官尤其是动脉的狭窄甚至闭塞,导致有效血流量大量的降低,严重时器官或组织会出现缺血性溃疡,出现缺血性溃疡的患者,由于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治导致周围肢体出现坏疽,必须进行截肢([4])。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溶栓治疗,但由于溶栓治疗有较多的并发症,不能够在临床上广泛进行应用。本文通过收集我院介入科室接受诊治的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施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探究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案。现将结果公布如下。

通讯作者:于文慧,E-mail:wenhui0318@sohu.com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6.063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06-0086-02

【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A

作者单位: 1 150001哈尔滨,黑龙江省医院南岗分院;2 150040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