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状对抑郁症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6-02-15 11:59王玉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抑郁症

王玉忠



焦虑症状对抑郁症治疗效果的影响

王玉忠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抑郁症治疗受到焦虑症的影响情况。方法 根据我院2011年1月~2014年2月的152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9例为抑郁症伴发焦虑症患者,对照组63例为抑郁症不伴发焦虑症患者,两组采取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各项评分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早期率以及4周、8周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抑郁症伴发焦虑症患者临床中接受治疗的效果不理想,抗抑郁情况不佳,不良反应高,应对焦虑症引起重视。

【关键词】焦虑症状;抑郁症;焦虑性抑郁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患者的情绪低落,还会伴发躯体症状,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自杀行为。患者病情反复发作,造成了患者及其家庭的负担。临床抑郁症患者伴发焦虑症时,治疗效果不佳,患者自杀几率高,对治疗效果影响大[1-2]。我院对焦虑症影响抑郁症临床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2月我院152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不存在药物过敏史和精神病史,全部患者都满足CCMD-3的诊断标准。我们将抑郁症不伴发焦虑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抑郁症伴发焦虑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63例,男性29例,女性34例,年龄23~72岁,观察组89例,男性41例,女性48例,年龄22~73岁,两组的一般性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文拉法辛(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起始剂量分别为10 mg/d和75 mg/d,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剂量,最大剂量分别为20 mg/d 和225 mg/d,共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测评,HAMD评分≤7分为临床治愈。减分率=(基线总分-治疗后总分)/基线总分×100%,减分率≥50%为有效,<50%为无效。早期起效率,第2周末HAMD减分率≥25%为起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早期率以及4周后的有效率为83%、治愈率12%、8周后的有效率88%、治愈率20%,低于对照组的90%、5%、92%、8%,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1.24%,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3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05,P=0.30)。

3 讨论

研究显示[2],抑郁症患者临床发病时,存在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不足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缺陷。患者文化程度偏低,存在自杀行为[3-4]。女性发病率稍高于男性,差异性不大[4]。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各项基本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伴焦虑症患者的自杀率要高一些,说明患者的焦虑症状和抑郁程度有直接联系,该结果和其他的研究报道相符合[5]。

焦虑症对患者的机体以及抗抑郁药物效果均有影响[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观察组早期率以及4周后的有效率、治愈率,8周后的有效率、治愈率均要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较低,结果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1.24%,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3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伴发焦虑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及单纯抑郁症患者,和其他研究报道相符合[7]。研究表明[8],2周见效后对后期的抗抑郁效果有预测作用,早期见效的患者后期的治愈率比较高。

总之,临床中抑郁症患者伴发焦虑症对治疗效果有较大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王鹤秋,任志斌,王素珍.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1,16(10):1174-1178.

[2]土晓东,骆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伴焦虑37例[J].临床医药,2010,19(9):81.

[3]Rickels K, Shiovitz T M, Ramey T S, et al.Adjunctive therapy with pregabalin in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patients with partial response to SSRI or SNRI treatment[J].Int Clin Psychopharmacol,2012,27 (3):142-150.

[4]刘霞,任燕,李素萍,等.首发抑郁症患者重复神经心理测查系统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1,20(5):421-423.

[5]吴志国,陈俊,苑成梅,等.伴与不伴焦虑症状的难治性抑郁症临床特征的比较[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0,43(4):196-200.

[6]李宁,叶兰仙.伴与不伴躯体化症状中青年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8):722-724.

[7]韩莉莉,杨真真,刘传新.焦虑症状对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3,36(3):179-180.

[8]刘虹.针刺配合心理干预疗法治疗绝经期抑郁症30例[J].北京医科大学报,2010,27(4):356-360.

Analysi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nxiety Symptom Depression

WANG Yuzhong, Puning Hospital of Harbin City, Harbin 150027,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lysi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xiety depression treatment.Methods Selected 152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from January 2011 and Febr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to research and analysis,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former 89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morbi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63 patients, the latter for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omorbid anxiety, two groups of taking escitalopram citalopram and rafa treatment.On two groups of clinical treatment, the score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analyzed.Results 2 weeks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early rate and efficient, the cure rate after 4 weeks, 8 weeks after the efficient and the cure rate was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of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comorbid anxiety depress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is not ideal, antidepressant poor conditions, adverse reaction is high, so to anxiety.

[Key words]Anxiety symptoms, Depression, Anxiety depression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6.101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06-0134-02

【中图分类号】R749.4+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单位: 150027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普宁医院

猜你喜欢
抑郁症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细致化护理在改善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中的作用分析
联合家属健康干预对社区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年轻人患“抑郁症”的背后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初步分析与报道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有关“抑郁症”的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