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5例分析

2016-02-22 07:19张智达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压缩性成形术球囊

张智达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5例分析

张智达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

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临床常见,常见于老年患者,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重,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统计显示,年龄>50岁的女性8%患有OVCF,而年龄>65岁者占27%,已经成为老年人需要注意的社会性问题[1]。其临床表现为顽固性腰背疼痛以及脊柱后凸畸形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以往OVCF多采用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服用止痛药等,疗效不佳;开放性外科手术治疗有创伤大及并发症多等特点,再加上老年人身体各方面机能衰退,难以推广使用[2]。近年来,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采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OVCF,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15例,均符合OVCF诊断标准,经X线片与MRI检查确诊。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54~74岁,平均(68.5±3.9)岁;病程为3~18个月,平均(3.5±4.8)个月。共累及22个椎体,其中单个椎体10例,分别是Tl13例,T122例,L13例,L22例;2个椎体3例,3个椎体2例。均表现为腰背部以及胸背部疼痛,活动后加重,相应棘突压痛和叩击痛阳性。其中12例有外伤史,5例存在肺部疾病既往史,2例有脑梗死病史,2例有冠心病史。术前经骨密度(BMD)测定,BMD值<2.5 SD,均确诊为骨质疏松症[3]。患者均无脊髓和神经根受损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手术禁忌证。

1.2 手术方法取俯卧位,予局部麻醉,采用C形臂X线透视机确定患者损伤部位并进行动态监视,选取椎弓根外上方为穿刺点,进行常规皮肤消毒,穿刺时利用正侧透视调整针尖方向,穿刺结束后更换工作套管,使用骨钻沿工作套管进入椎体,直达椎体前壁2~3cm处,建立操作通道,然后拔出骨钻,并使用导针探查通道,然后取出导针沿通道放入球囊,并间断X线监视下缓慢将对比剂注入扩张球囊内,直至椎体高度恢复满意位置后停止加压,并抽出对比剂,退出球囊,然后将调制好的骨水泥在X线监视下推注入损伤椎体内,指导侧位X线见骨水泥沿骨小梁间隙浸润至椎体边缘后,若骨水泥浸润至椎体后缘后者向椎体外浸润,应立即停止操作,待骨水泥硬化后,拔出穿刺针。

1.3 观察指标(1)术前、术后1 d及术后3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情况。(2)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椎体高度与Cobb角变化。

1.4 统计方法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5~120 min,平均(45.5±2.3)min。单个椎体骨水泥填充量为2.6~6.2 ml,平均3.5ml。术前患者VAS为(7.50±1.2)分,术后1d为(2.21±1.6)分,术后6个月为(1.12±0.45)分,术后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24、19.28,均<0.05)。术前椎体高度为(15.23±2.65)mm,术后为(22.47±4.9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2,<0.05);术前Cobb角为(15.12±2.10)°,术后为(8.23±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2,<0.05);本组仅2例分别在1个椎体前缘和1个椎间隙内发现少许骨水泥渗漏,其余椎体X线检查未发现骨水泥渗漏的表现。术后随访均无椎体再次塌陷以及邻近椎体发生骨折的现象。

3 讨论

调查显示,我国50%~70%的老年女性和30%老年男性患有骨质疏松症[4]。OVCF是骨质疏松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在较轻的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压缩性骨折,伤后较长时间的卧床及主动活动受限又加重了全身骨质疏松的程度,影响骨折愈合,形成恶性循环,经久不愈。椎体压缩性骨折容易造成脊柱损伤,降低脊柱结构稳定性,导致患者背部疼痛,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5]。

PKP是从经皮椎体成形手术(PVP)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该项技术在球囊的扩张作用下灌注骨水泥,继而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并且还能恢复受损椎体的理想高度,对椎体后凸畸形也具有一定的矫正作用。其优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能有效恢复患者椎体高度,纠正畸形状态,另一方面能有效减少骨水泥渗漏率,减少患者并发症[6]。其主要原因在于[6]:(1)球囊扩张主要是通过液态加压而产生膨胀的,因此膨胀的强度较小,压实较疏松的骨小梁能在球囊周围形成紧密的疏质骨壳,保护骨水泥,避免其产生渗漏。(2)由于球囊扩张预先撑开了空间,能确定骨水泥注入的量,避免注入过多的骨水泥。(3)撑开的空间注入骨水泥,有效减少注入压力,医生可以为患者注射较为粘稠的骨水泥,减少骨水泥渗漏的现象。

PKP已经成为目前OVCF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研究显示,其止痛有效性高达92%,并且有研究表示,PKP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仅2%~7%,而传统椎体成形术发生率高达34%~67%[7]。PKP主要风险是在将黏稠度较低的骨水泥注入塌陷椎体的封闭空间时,出现骨水泥外泄。本研究中,仅2例分别在1个椎体前缘和1个椎间隙内发现少许骨水泥渗漏,其余椎体X线检查未发现骨水泥渗漏的表现。研究证实,骨水泥注射量与临床疼痛缓解效果无直接关系;相反,注射骨水泥剂量越多,引起的并发症就越多。在本研究中,单个椎体骨水泥填充量为2.6~6.2 ml,平均3.5 ml。PKP能够快速有效缓解OVCF患者的疼痛症状,促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一步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等其他严重后果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患者术后1d及6个月与术前VA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

本组结果显示,术前椎体高度为(15.23±2.65)mm,术后为(22.47±4.9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前Cobb角为(15.12±2.10)°,术后为(8.23±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说明PKP疗效显著,有利于纠正患者椎体高度与Cobb角。术后随访均无椎体再次塌陷以及邻近椎体发生骨折的现象。

综上所述,OVCF采用PKP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促进患者椎体高度的恢复,纠正Cobb角,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1]黄刚,陈海云,刘卓勋,等.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30(12):2729-2730.

[2]王泽,周谊,甘志勇,等.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J].四川医学,2011,32(2):247-248.

[3]王洪复,朱周英.骨密度峰值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22 (3):189-192.

[4]李立平,李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34(15):4226-4227.

[5]李建哲,贾全章.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02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235-3236.

[6]彭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43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8):47-48.

[7]高守达,齐向北,李军科,等.防腐标本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渗漏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1):123-125.

10.3969/j.issn.1671-0800.2016.12.058

R683.4

A

1671-0800(2016)12-1649-02

2016-04-10

(本文编辑:钟美春)

315400浙江省余姚,余姚市人民医院

张智达,Email:zzda9308@163.com

15例OVCF患者(22个椎体)采用PKP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5~120 min,单个椎体骨水泥填充量为2.6~6.2 ml。患者术后1d及6个月与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及Cobb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本组仅2例分别在1个椎体前缘和1个椎间隙内发现少许骨水泥渗漏。结论OVCF采用PKP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促进患者椎体高度的恢复,纠正Cobb角,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压缩性成形术球囊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PKP在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