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体位对胃肠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研究

2016-02-22 07:19张新媚曹敏周一农王李华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卧位吻合术胃肠道

张新媚,曹敏,周一农,王李华

护理体位对胃肠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研究

张新媚,曹敏,周一农,王李华

护理体位;胃肠手术;下床活动;影响

胃肠道手术是目前治疗胃肠道溃疡、息肉及肿瘤等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1]。胃肠道手术后护理体位的选择会影响患者下床活动情况,而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具有促进胃肠道蠕动、伤口愈合及改善肺部通气等诸多好处[2]。因此,如何采取护理体位干预,可以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值得探讨。本文对66例胃肠术后患者分别进行一般护理及体位干预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组标准诊断标准[3]:(1)胃十二指肠反复或巨大溃疡达到手术指征;(2)内镜检查发现胃肠道肿块需要进行肿块切除后吻合术。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择期进行开腹胃肠道手术;(2)依从性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3)术前步行活动正常,既往无骨关节损伤。排除标准:(1)严重多器官功能衰竭者;(2)腹腔镜下阑尾及胆囊切除术者;(3)精神疾病史,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者。

1.2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胃肠道手术患者66例,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41~67岁,平均(54.56±7.15)岁;病程1~16个月,平均(3.31±1.31)个月;7例胃大部切除术,12例胃十二指肠吻合术,5例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9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对照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39~71岁,平均(56.71±7.93)岁;病程1~15个月,平均(2.97±1.28)月;5例胃大部切除术,11例胃十二指肠吻合术,7例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0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临床症状有纳差、厌食、呕吐、腹痛、腹胀、大便频率及性质改变等。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3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胃肠切除/吻合术,术后禁食补液、肠外营养等常规治疗,并于术后48 h内酌情给予肠内营养。观察组术后给予体位干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1.3.1 常规胃肠术后护理体位一般采取去枕平卧位,每隔1~2 h协助翻身1次,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酌情在12 h内恢复半卧位及主动卧位。

1.3.2 体位干预护理患者手术结束回病房后立即采取低半卧位(10°~15°),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每隔45 min协助翻身1次。术后24 h开始采用半卧位(30°),患者可以尝试主动卧位并每隔2h翻身1次。术后48h采用半卧位(45°),患者可恢复进食,每次进食后平卧15~30min。两组在肘关节、腰背部等受压较严重的部位垫上海绵垫,防止褥疮的发生。注意防止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患者有痰时可以坐起后轻拍促进其排出。

1.3.3 术后下床活动指导由经验丰富的责任组长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制定合适的下床活动计划。活动前积极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告之早期锻炼的好处及必要性。让患者做好下床活动后可能面临一些困难的心理准备,对疼痛及不适要积极适应。下床活动前,必须检查患者心率、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4],腹腔引流无渗血,精神状态佳,肌力良好。评估各项指标达到要求后,先让患者自行移动至床边坐立10~15min,同时密切监测其心率、血压变化,通过语言交谈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倾听患者想法及诉求。再次确认患者情况良好后,在护士及家属的搀扶下尝试站立3~5min,再次监测生命体征,无不适感后自行扶床边栏杆步行活动。首次活动时间适宜,一般不超过30 min。

护理措施根据患者情况酌情调整,针对不同个体的身体状况、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及心理状态进行个体化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性格调整与其交流方式,个性较强、急躁的患者容易过度或过早进行下床活动,要根据病情积极控制;个性内敛的患者往往不愿主动下床活动,要多鼓励多表扬,争取帮助患者逐步取得进步。遇到表达能力较差的老年患者要足够耐心,并用诚恳的护理态度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有利于下一步医疗工作的进行并明显提高患者依从性。

1.4 评价指标两组术后48 h内首次下床活动比率比较;活动比率为48 h内在责任护士协助及指导下完成首次下床活动的病例数占总数的百分比;两组完成首次下床活动平均时间比较;步行活动距离:根据患者首次活动在10min内完成的步数进行比较。

1.5 统计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48 h内首次下床活动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48h内首次下床活动13例(39.39%),对照组患者5例(15.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89,<0.05)。

2.2 两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为(57.84±6.17)h,明显早于对照组的(68.37±7.4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7,<0.05)。

2.3 两组首次下床活动10 min内完成步数比较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10 min内活动距离为(221.47±35.69)步,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78.08±31.36)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5,<0.05)。

3 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剧增,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肠道肿瘤等疾病的发生率日趋增加[5]。近年来,胃肠道手术后的护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关注。

术后护理体位通常选用去枕后平卧,此时患者仍处于麻醉后状态,肌肉和精神高度紧张,完全平卧不仅无法帮助机体充分放松,而且容易使麻醉后呼吸机无法恢复正常功能,潮气量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6]。而半卧位可以降低腹部切口张力,减少疼痛刺激,促进膈肌运动,提高肺通气量。半卧位对减少术后反流物误吸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逐步提高半卧位角度,使术后伤口渗出液易于引流,渗出液倾向于聚集在下腹部及盆腔,可以减少腹膜吸收,降低全身炎症发生的可能性[7]。半卧位还可借助重力作用使肠道蠕动及胃肠内容物运行尽快恢复。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是已经被大量询证医学证实,具有促进术后伤口愈合及胃肠道功能恢复等作用。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体位护理,可以从通气量提升、肌力恢复、胃肠道功能改善、引流通畅及伤口愈合等多方面影响机体状态[8]。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早期下床活动等康复性训练时,必须时刻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主观诉求,胃部手术患者因为切口位置过高,往往比肠道手术患者对早期活动更加反感[9]。长期卧床后肌力下降、不耐受直立体位会使患者表现出头晕、易疲惫等不适感,护理人员必须给予必要的解释,积极鼓励并帮助其完成下床活动等锻炼[10]。整个活动过程必须适度进行,不能过度进行。

本研究对接受胃肠手术后的患者分别采用一般护理和体位干预护理,体位干预护理是在手术后开始,患者取半卧位,增加翻身频率,术后根据恢复情况改变半卧位角度,并积极进行早期下床活动。结果显示,接受体位干预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术后48h内首次下床活动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在合适的体位干预下伤口愈合情况、机体运动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可以尽早开始下床活动;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接受下床活动锻炼的时间比对照组要提前;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10 min内活动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可以进行强度更高的功能锻炼,机体状态好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胃肠道手术后采取合适的体位干预,可以明显提前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时间,并提高患者进行活动锻炼的负荷量,从而有助于疾病康复,大大改善预后。

[1] Oliver J, Coggins C, ComptonP, et al.Americansociety for pain management nursing positionstatement: pain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substance use disorders[J].Pain managementnursing,2012,13(3):169-183.

[2] AnjaCH,AndrejM,MichaelS, etal.Biodegradablewound-closing devices for gastrointestinalinterventions: Degradation performanceofthemagnesiumtip[J].Biodegradablewoundclosingdevicesforgastrointestinal interventions:Degrad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magnesiumtip,2011,31(5):1098-1103.

[3] McGhanLJ,EtzioniDA,GrayRJ,etal.Underuseof curative surgery for early stage uppergastrointestinal cancersinthe UnitedStates[J].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2012,177(1):55-62.

[4] 刘林,许勤,陈丽,等.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368-371.

[5] TsaihPL,ShihYL, HuMH, etal. Low-intensitytask-oriented exercise for ambulation-challengedresidents in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merican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andRehabilitation,2012,91(7):616-624.

[6] Dutt A, KobeticR, Triolo RJ, et al. Ambulationafter incomplete spinal cordinjurywithEMGTriggered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Biomedical Engineering,2008,55(2):791-794.

[7] 巩林霞,刘立芬.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55 例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8):26-27.

[8] WangPT, King CE, Chui LA, et al.Self-pacedbrain-computer interfacecontrol ofambulationin a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J]. Journalof neural e ngi neeri ng, 2012,9 (5):56016-56027.

[9] 陈晓利.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725-726.

[10] Fulbrook P, Latour J, Albarran J, et al. Thepresence of family members dur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uropean federationof critical care nursing associations, europeansociety of paediatric and neonatal intensivecareandEuropeansocietyof cardiologycouncilon cardiovascular nu[J].European Journal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2007,6(4):255-258.

10.3969/j.issn.1671-0800.2016.12.075

R473.6

B

1671-0800(2016)12-1676-03

2016-07-15

(本文编辑:陈志翔)

324000浙江省衢州,衢州市人民医院

王李华,Email:154692193@qq.com

猜你喜欢
卧位吻合术胃肠道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躺着就心痛!卧位型心绞痛怎么破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睡姿不对,当心病情加重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尿道海绵体非离断尿道吻合术在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狭窄中的初步应用
孕30周胎位不正能转过来吗?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应用胃肠减压4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