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体功能区划之下的滇东北新型城镇化道路探析
——以昭通市为例

2016-02-27 08:33余祖亮潘永平韩兴粉
昭通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亚区昭通区划

余祖亮, 潘永平, 肖 翔, 王 未, 韩兴粉

(云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云南 昆明 665050)

●乌蒙论坛

基于主体功能区划之下的滇东北新型城镇化道路探析
——以昭通市为例

余祖亮, 潘永平, 肖 翔, 王 未, 韩兴粉

(云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云南 昆明 665050)

生态环境与城镇化推进的重要议题,使主体功能区划和新型城镇化道路不谋而合,欠发达的限制开发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论文以滇东北欠发达地区昭通为例,主要从社会文化、经济环境两大方面分析在主体功能区划大背景之下,迎接新主题的抉择。

滇东北城市圈; 主体功能区划; 新型城镇化; 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改革必由之路[1-4]。1999年,我国“十五”计划的建议中采用了“城镇化”术语,并逐步代替“城市化”;2007年5月,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2];近几年,李克强总理在重要刊物上、诸多重大会议及讲话中频频强调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以人为本、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3];十八大报告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还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议题。 而“主体功能区划”是我国当前整顿国土有序区域发展的重要依据及途径, 其价值目标与当前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价值目标之一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即促进人口的合理配置,实现人地关系和谐发展,开发与保护并行的宗旨。[4-9]

一、昭通区域总体概况

众所周知昭通自然环境复杂,总面积为23 021km2,占云南省国土面积的5.84%[10],其中山区占72.54%,下同,河谷区为23.8%,平坝区仅为3.66%[11]。全区11个县(区)中有10个为国家重点扶贫县,另有全国18个贫困片区之一的乌蒙山贫困片区。[11]2011年总人口占全省的11.4%,其人口密度为228.4人/km2,远高于云南省的117.5人/km2;生产总值占云南省生产总值的5.23%;人均GDP与云南省相差巨大。[12]具体本底条件对比见表1:

表1 昭通与云南省、全国底条件对比

数据来源:1.2012年云南省统计年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3.昭通市统计局http://xxgk.yn.gov.cn/canton_model1/newsview.aspx?id=1725700

二、社会文化分析

昭通多民族交汇区,共有23个少数民族,占云南省少数民族成分的92%,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诸多史志、史书及考古证明昭通为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现有考古发掘距今约10万年的“早期智人”牙齿化石,另在7个县发现20多处新石器遗址;[13]古代进入西南的重要通道(如秦汉“夜郎道”、唐代以来的“石门道”),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云南北大门”、“南丝绸之路”之称谓;[11]同时还为荆楚文化、巴蜀文化、滇文化等多种文化交流之所。[14]史上昭通多称“朱提”、“乌蒙”,故有史载的“朱提文化”之说;另外还有与云南其余两大文化发源地(滇池、苍洱文化地)有别而独具一格的“青铜文化”[15]等。古之昭通是所谓的“天高皇帝远”,经历过大姓强族当道,割据一方,其中土司制统治昭通数百年,直到清雍正九年,鄂尔泰改土归流结束了其长期的土司统治而始称“昭通”。[13]

昭通曾经在自然、人文环境和经济实力上可与昆明、大理相提并论,并素有“小昆明”之美誉,但1950年后其渐渐衰退,经济发展滞后,经济空间呈现出地带性,“北高南低”和“中心边缘”态势。[16-17]其城市化进程缓慢,城镇发育程度低,直到2011年其城镇人口为118.8万人,仅占总人口数的22.6%;就非农人口而言只有35.67万人,仅为总人口数的6.8%;其总人口一直高居不下,仅次于昆明、曲靖,居全省第三位;而经济水平在全省处于中偏上,就生产总值来说在全省居第七位。[12]其人口及经济近10年发展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数据来源:云南省统计年鉴2000—2012年,图为作者自绘)

图1

图2

从图1和图2可看出近十多年昭通和云南人口总量变化不大,所以随时间发展人口增长率是在持续下降的。其中昭通的增长幅度高低变化不一,多年来连续波动明显,以2004年和2007年为较高峰,有可能是大量劳动人口输出后偷偷生育与回迁的影响。近年来增长幅度呈现轻微回升态势,可能与国家生育政策及执行力度有关,再者就是文化素质逐渐提高与转变的原因。人口高居不下,一方面有充足的劳动力,人才资源;但是另一方面却会造成对资源空间的过渡占用,阻碍经济的正常运行,特别是对环境造成压力。昭通是云南16个州市中的人口大区,多年以来其人口高居全省10%以上,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人口增长迟早会导致发展的有限,因此协调不当将给其新型城镇化带来严重阻碍和影响或者反作用。当然其人口问题是历史、社会、政治等演变的产物,至今无可回避,也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当正确处理人口问题,将其带来的消极作用降到最小。

三、社会经济基础及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地位分析

(一)经济地位的时间变动

昭通是人口大区,却是经济弱区,支撑庞大的人口总量的经济总量在全省总额中甚少,其生产总值在全省生产总值中仅约5%左右,整体上逐年略有上升。(由图3)充分表明昭通经济效益低,发展速度缓慢,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社会经济基础相对来说还很薄弱,需要国家大力的财政支持。其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在2005年前后分别表现为明显较大浮动和相对平稳增长,其中2001年有较大幅度上升,受中国加入“WTO”的经济效益辐射,以及昭通旅游业的发展,农民工外出打工的资金流入等,经济状况就开始往上走,到2002年达到近十年的第一个顶峰。但2003“非典”的波及,中国及东南亚的旅游都遭受重创,以旅游占较大比重并不断增长的昭通经济自然会经济效益下滑,遭遇跌落谷底。

图3

数据来源:2001—2012云南省统计年鉴

(二)经济地位的空间分布

从空间分布看,在其地域上存在经济北高南低,与其地势海拔刚好相反的分布。在昭通北部的水富县、绥江县、永善县、盐津县和位于中心城市的昭阳区经济总体上优于南部的镇雄县、大关县、彝良县、巧家县等,2011年人均GDP水富县(昭通最北端)最高,为25 216元/人,其次为昭阳区15 686元/人,绥江居第三位;而镇雄(昭通东南部)人均GDP最低,为4 035元/人。充分体现出昭通的经济空间差异明显的特征具有“北高南低”与其海拔高差互反的地域分异性特征。

另外,同时呈现出经济空间的“中心边缘”特征。如图4和图5,昭阳主体功能亚区含昭阳区1个区,镇彝主体功能亚区包括大关县、镇雄县、彝良县、威信县4县(区),巧鲁主体功能亚区包括鲁甸县、巧家县2县(区),永水主体功能亚区包括盐津县、永善县、绥江县、水富县4县(区)。[10](数据来源与图:引自课题)

图4

昭阳主体功能亚区面积为2 240km2,2011年末人口总量为79.50万人,总量GDP为147.99亿元,人均GDP为15 686元/人[12];地形起伏度指数为1.385 8,位次为第一位,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指数为1.083 47,位次为第一位;在主体功能区划中属“国家层面”的轻度限制开发区,“云南省层面”的重点开发区。[10]

图5

镇彝主体功能亚区总面积为9 887km2,2011年末人口总量为252.08万人,总量GDP为145.58亿元,人均GDP为4 883.25元/人[12];地形起伏度指数为0.863 88,位次为第三位,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指数为0.942 22,位次为第四位;在主体功能区划中属“国家层面”的强度限制开发区,“云南省层面”的限制开发区。[10]

巧鲁主体功能亚区总面积为4 764km2,2011年末人口总量为91.43万人,总量GDP为63.96亿元,人均GDP为5 858元/人[12];地形起伏度指数为1.263 16,位次为第二位,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指数为0.514 1,位次为第三位;在主体功能区划中属“国家层面”的中度限制开发区,“云南省层面”的限制开发区。[10]

永水主体功能亚区总面积为6 130km2,2011年末人口总量为102.84万人,总量GDP为104.15,人均GDP为11 441.25元/人[12];地形起伏度指数为0.777 32,位次为第四位,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指数为1.041 20,位次为第二位;在主体功能区划中属“国家层面”的中度限制开发区,“云南省层面”的准重点(限制)开发区。[10]

综上可知昭通目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好,但发展水平和基础皆相对较差,发展潜力不佳。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在云南省8个一级主体功能区中位居第三,区域发展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发展潜力均较靠后,分别为第七位、第八位、第六位。[10]在主体功能区划中昭通大面积地域均属于限制开发区,部分禁止开发区,仅有2 240km2为“云南省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占“云南省层面”的重点开发区总面积的6.06%,即昭通大面积区域今后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要有所侧重和有主体功能区划的限制。[10]

(三)产业结构分析

从产业结构演变时间序列看,昭通2001~2011年,第一、二、三产业总量逐年上升,但三者增长速度缓慢。总体而言,昭通市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滑,第二产业比重波动平滑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为波动缓慢下降。近十年中,2004年以前第三产业占比重与产值总量均遥遥领先,而后2004年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三产业,比重与总量一直位居首位。10多年中产业结构由“三、二、一”演变到“二、三、一”的三次结构,可见“一产”是昭通的薄弱项,而“三产”的地位有所下降,在旅游业广泛兴起的今天,昭通旅游业受地理环境限制,和其他地方旅游普遍开发的冲击,效益与地位显示出相对落后的态势,产业结构逐渐转变为“二产”。另一方面,从昭通目前的产业结构看,还处于工业化正在进行的阶段,与工业化后期景象相差还有一段路要走,此时进行大规模的新型城镇化,理论上说还需慎重,而且要符合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必须优先顾及生态环境,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创新型城镇化。

空间态势上,按自然和人文地域分异,有区域选择性的展开发展,从各县区的产业结构和生态承载力方面进行合理规划。

综上所述走新型城镇化之路的现实基础:首先,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本保障;其次,要有经济条件作为推动力量;最后,要以国家宏观战略方针为背景,地方中、微观政策为切实指导结合自身实际,统筹兼顾,实现长远的科学持续发展。

四、结论与讨论

昭通是人口大区,经济欠发达区,大部分地区为国家主体功能区的限制开发区,甚至还有部分禁止开发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生态屏障,云南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与云南25个沿边开发区相比有失先机,不具政策与自然环境优势。因此,面对国家施行的新型城镇化,对昭通今后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从实际出发对昭通走新型城镇化之路作如下几方面讨论:

图6

数据来源:2001—2012云南省统计年鉴

重点发展中心城市,适度发展北部地区,以中带边缘,以北带南,逐渐推动。建设生态环保绿色小城镇重点保护生态环境。据云南省主体功能区划,昭阳主体功能亚区发展潜力指数为50.415,在本区中为第一位,其次为永水主体功能亚区,最后分别为鲁巧主体功能亚区、镇彝主体功能亚区。[10]所以发展新型城镇化应该认清主次,分轻重缓急,对症下药。

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昭通自然资源基础好,但经济发展水平低,可利用其资源优势,在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同时借鉴或发展先进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加大资源勘发力度,摸清真实家底。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昭通是云南人口大市,总人口居云南省第三,由于经济条件差,导致教育资源紧张与欠缺,受教育机会不公平等,高质量人才和高技术人才缺乏。教育是兴国之要,教育兴则经济强,因此在人口总多,经济贫乏之地更应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以经济发展提高教育,吸引人才回流,再带经济发展,如此形成循环经济。

稳定提升优势产业,挖掘资源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昭通产业产值低,优势产业少而规模小,对其资源优势尚未充分挖掘。当前的优势产业,同时在地方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发展多种产业,形成区域产业网,以产业多元替代传统的单一产业。

结合自然环境特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昭通是滇东北大高原地带,大多面积地域都是限制开发区,因此高原特色农业可作为其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既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也可以更好协调生态环境、社会进步,生活水平。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OL].[2014-02-09]. http://baike.so.com/doc/5372909.html,2014-2-11.

[2]魏后凯. 多元化: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9-16(8.

[3]李克强. 破解城市二元结构难题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J]. 城市规划通讯要闻,2012,(19):.

[4]彭红碧, 杨峰.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 理论探索,2010,(4):75—7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纲要[EB/OL]. [2014-02-09.]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6/Mar/1156685.htm,2006-03-30.

[6]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章[R].21—32.

[7]樊杰.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 地理学报,2007,62(4):339—348.

[8]马仁锋, 王筱春, 张猛, 等. 主体功能区划方法体系建构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4):12—17.

[9]丁四保.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面临的基础理论问题[J]. 地理科学,2009,29(4):587—591.

[10]潘玉君, 武友德, 张谦陀, 等. 省域主体功能区区划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1]王传胜, 孙贵艳, 孙威, 等. 云南昭通市坡地聚落空间特征及其成因机制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2):63—72.

[12]云南省统计年鉴2001——2012.

[13]付奠基.昭通地名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26.

[14]邓敏. 发展昭通市文化旅游产业的态势分析[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42—45.

[15]孙华. 滇东黔西青铜文化初论——以云南昭通及贵州毕节地区的考古材料为中心[J]. 四川文物,2007,(5):14—27.

[16]南凌,刘岳峰,叶文等.昭通市城市建设层适宜性综合研究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J]. 地学前缘,2000,(7):23—29.

Northeast Yunnan new urbanization under the main function of zoning based——A Case Study of Zhaotong

YU Zu-liang, PAN Yong-ping, XIAO xiang WANG wei, HAN Xing-fen

(Tourism and Geographical Sciences,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 China)

Important issu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advancing urbanization, the main body function zoning and new urbanization coincides with underdeveloped restricted development are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new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paper owes Northeast Yunnan Zhaotong developed regions, for example, mainly from the cultural,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two major social environ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main functional areas, to meet the new topic of choice.

Yunnan Northeast metropolitan; Main function zoning; The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2015-06-24

余祖亮(1989— ),女,云南绥江人,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人文地理专业区域经济管理与开发研究。

TU982.21

A

2095-7408(2016)01-0010-06

猜你喜欢
亚区昭通区划
发展中的昭通学院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对防风固沙服务功能的影响
浅析福建深部高温岩体地震异常响应
阿尔茨海默病前扣带回亚区体积与认知损伤相关性
林芝市雷电风险区划
基于“三线一单”的环境功能区划实证研究
川渝传统民居区划的环境蕴意
基于海马亚区的阿尔茨海默病磁共振结构和功能连接研究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
小地方文学史的可能与向度——冉隆中和《昭通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