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大普法”格局让法治成为学校教育的文化、信仰和遵循——访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潘惠丽

2016-03-01 14:25韩小雨
新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普法法治青少年

□本刊记者 戴 欣 韩 阳特约记者 韩小雨



建构“大普法”格局让法治成为学校教育的文化、信仰和遵循——访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潘惠丽

□本刊记者戴欣韩阳
特约记者韩小雨

开展全民普法,我国已走过30个年头。从第一个五年普法规划到2015年第六个五年普法规划(以下简称“六五”普法)的收官之年,普法宣传教育引领着我省教育系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一步步改变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在第二个12.4国家宪法日暨我省法治教育宣传月到来之际,我们专访了海南省教育厅主管普法工作的副厅长潘惠丽,请其谈谈我省教育系统“六五”普法收获和“七五”普法规划。

记者:潘厅长您好,当前国家正在推进依法治国,普法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与其他系统相比,您认为教育系统开展普法工作有什么特殊性?

潘惠丽:我以为教育系统普法工作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点多面广战线长,我省现有中小学、中职和高校2228所、在校生人数达162万、专任教师近12万人,普法人数占全省总人口的将近五分之一;二是教育系统普法的结构复杂、层次多,重点人群是青少年学生,也包括对教育行政干部、校长、教师等不同人群的普法;三是教育系统普法的人才储备丰富。根据这三个方面的特点,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顶层设计和保障机制建设,又要针对不同普法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分类指导、分层普法,增强普法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比起其他行业系统,教育系统普法应该说责任更加重大。

记者:您刚才提到普法的顶层设计和保障机制,能否请您具体介绍一下这方面内容?

潘惠丽:好的。自“六五”普法开展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各项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分层分类抓重点,突出主题,重点强化普法的组织保障、政策保障、经费保障、队伍保障、督查保障等五项保障机制建设。

组织保障体现在建立“六五”普法组织领导机构,教育厅成立了由厅长任组长,分管副厅长任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任成员的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全省各市县教育局、各高校、各直属中职(中学)也全部建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普法领导机构。

政策保障主要体现在我厅制定了《海南省教育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年—2015年)》,各市县、各学校也全部制定了本地、本校的“六五”普法规划。我厅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六五”普法期间教师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工作的意见》、《海南省兼职法制副校长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制度。

经费保障方面以我厅为例:我厅在厅本级预算中设立的教育法规与青少年法制教育专项经费,由2011年的35万逐年加大到2015年170万元,五年共计投入经费377.7万元。全省各市县教育局、各学校均普遍在局本级、校本级经费中设立普法专项经费。

在队伍保障上,我们着力建设两支学校普法队伍:一是要求各地各校从法学、政治、德育教师中选配法治教育教师,其中中小学要落实每校一名法治教育骨干教师;二是加强对兼职法制副校长、法治辅导员等的聘用和管理。目前,全省共聘用兼职法制副校长1810多名。一些市县和学校还创新形式,为中小学每班选配法制辅导员、学生法制宣传员,设立学校普法信息员等。

此外,我们还建立了普法工作督查制度,将普法、依法治理列入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等多项重要督导评估指标中,开展“六五”普法中期、终期专项检查验收。

记者:您刚才还提到要根据教育系统不同类型普法对象特点,分类开展普法工作,不知道这方面是怎么设计的?

潘惠丽: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特点,我们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施意见》,坚持以课堂为主渠道开展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课程,保障法治教育的“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落实”。

针对教育行政管理干部,我们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实施方案》,“六五”普法期间组织全省教育行政干部参加教育部依法行政专题培训班50余人次,开展省级专题培训6期、330余人次,厅机关每年组织1~2场法治讲座。

我们制定了《关于加强“六五”普法期间教师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工作的意见》,将法治教育纳入教师“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新任教师岗前培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等各类校长教师培训项目中。

记者: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您提到的教育系统普法主要对象、重点人群。在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方面,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潘惠丽:一是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落实法治教育课程,中小学在《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中落实法治教育(每周1课时);中职学校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落实法治教育(每周不少于2学时);高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落实法治教育(3学分48课时);二是要求全省各中小学校在语文、历史、地理等相关课程中有针对性地渗透法治教育,在安全、环境保护、禁毒、国防等专题教育中突出法治教育内容;三是将法治教育延伸到课堂外,指导各地各校利用新生入学教育、法制副校长讲课、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组织学生旁听法庭审判和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等多种形式,丰富法治教育形式。

记者:您认为在“六五”普法期间,海南教育系统的普法形式和方法上有什么创新?形成了哪些具有海南特色的“亮点”

潘惠丽:回顾“六五”普法,有这么一些比较重要的措施和特色——

一是以主题活动引领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开展了“法律进学校”、“学习宪法尊法守法”、《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师德师风等普法主题活动,其中法律进校园活动全省各地各校共聘请法律专家、兼职法制副校长等到校进行法治讲座2000多场,基本覆盖全省所有学校和全体师生。

二是抓住宪法日、法治宣传月、世界禁毒日、中小学安全教育日等重要的普法节日契机加大工作力度。如自2014年国家设立宪法日以来,我们要求全省学校组织“五个一”活动:一次宪法晨读、一次特别升国旗仪式、一次宪法主题班会、一次宪法宣传、校长主持一次师生宪法学习活动等。连续两年国家宪法日,曹献坤厅长都亲自深入中小学参加宪法日活动。

三是以考促学,一方面我们将遵纪守法、法治教育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在我省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政治科试题中,法律相关知识考点涉及6题,分值涉及32分(总分100分);另一方面,我们还积极探索开展校长教师全员教育法律知识考试,2013年组织全省中小学、中职校长教师共计10万人参加教育法律知识考试。

四是在前期开展校长教师法治培训工作的基础上,2015年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省级校长分类依法治校培训项目,分类设计课程模块和内容,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著名高校承办了两期中小学校长、两期幼儿园园长、一期中职学校校长、一期高校校长与法治部门负责人等共计480余人的校长依法治校专题培训班,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和受训校长的高度评价。

五是探索创新普法形式,营造教育系统普法宣传浓厚氛围。组织开展法治征文、我身边的法律案例、推广运用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征集法治漫画动画微电影等多种形式的普法活动,增强普法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密切联系省内外媒体营造法治教育宣传氛围:2014年至今,省级以上媒体报道我省教育系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就达20余次(篇);自2015年起,我们与贵刊合作开设《新法苑》专栏,这在教育期刊界应该也是一个率先。《新教育》杂志《新法苑》专栏每期设定一个主题、6~8个版面,发挥了很好的普法宣传教育作用。

记者:谢谢潘厅长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我们也将继续与教育厅合作办好《新法苑》栏目。“七五”普法即将开始,我们想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对“七五”普法的考虑。

潘惠丽:贯彻落实国家依法治国和法治政府建设的理念,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完善“大普法”工作格局,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教育系统工作的常态。对青少年普法,要坚持普法与维护青少年权益相结合;对教育行政干部、校长教师的普法,要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相结合。重点要抓好这么几项工作——

一是认真调研、科学谋划,制定好我省教育系统“七五”普法规划和我省依法治教“十三五”规划;二是根据教育部即将出台的青少年法治课程设置要求,深化青少年法治课程建设,提高法治课程质量,把法治理念融入到各学科教学和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保障青少年普法的课堂主渠道有效落实;三是加强普法工作的队伍建设和基地建设,按照国家要求推动落实好法治教育课程专业教师的配备,完善兼职法制副校长的管理考核机制,探索建立青少年普法基地;四是建立健全教育行政管理干部、校长、教师法治教育、培训和考核的机制,建立省、市、县、校分级培训的大普法培训格局,将法治教育学习统筹规划纳入各级各类培训中;五是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推动教育地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释”,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改革,建立权责分明、依法规范运行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六是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我省教育系统学校依法治校工作,着重围绕学校章程制定核准,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健全学校依法治理的制度体系。

可以这样讲,“六五”普法期间,普法理念已经发生了改变,“法制”与“法治”一字之差悄然改变了我们的思想观念、方式和行为习惯,改变了作为行政管理机关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行为方式和治理方式,更加突出了法治意识的培育和法治行为的养成,突出了各层次多形式的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法治”像春雨播撒在教育大地上,滋润着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行为开花、结果。我想如何使法治成为学校教育的文化、信仰和基本遵循,成为教育工作的新常态,将是我省教育系统“七五”普法规划期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编者按】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落实年,也是“七五”普法的开局年。站在这个承前启后的历史新节点上,我刊将继续与教育厅政策法规处竭诚合作,不遗余力地办好《新法苑》专栏,为我省普法宣传教育搭建传播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的平台。本期,我们将前期普法工作的先进经验做了一个梳理,对未来普法之路作了展望,敬请关注。

猜你喜欢
普法法治青少年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青少年发明家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普法
普法
普法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