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环境下高职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2016-03-02 10:24马金刚侯江丽丁淑杰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校企岗位技能

赵 飞,马金刚,侯江丽,丁淑杰



校企合作环境下高职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赵 飞,马金刚,侯江丽,丁淑杰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邢台 054035)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校企合作环境下,根据目前的现状分析及学生自身特点,从学生分类培养、模块化教学、多样性的教师激励机制及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人才培养策略。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策略

现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校企合作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保证,是促进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路。

一、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

多年来,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以操作实践为主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实践有机结合,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目前,高职院校都已意识到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并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开发模式,较为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有:订单培养、共享设备与技术、校中厂模式等。然而,在深入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一方面,学生的层次不同,综合素质不同,教师在安排学生实习期间,没有将学生自身特点与工作岗位有机结合,进行合理安排,影响了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使企业不太愿意接受外部学员进入企业内部或进入一些较为重要的岗位实习,严重阻碍了校企合作的持续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学校课程的开发与职业岗位要求不吻合,学生进入实习岗位感觉力不从心,很难积极进入工作状态,致使实习期间收获甚微。

综上所述,如对学生采用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生角度,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高技能人才;从合作角度,不仅不能加深校企合作,反而有可能破坏校企合作的协调关系。

二、高职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近年来,高考生源逐年下降,高职院校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多数高职院校的高职学生是一批以高中毕业为起点进入高职阶段学习的学生。除了普通高考招来的学生,大量学生是通过单独考试、对口单招进来的。学生生源结构的复杂性使得学生在高职阶段的学习需求和培养目标产生了多样性。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采取满足多数人需求的统一的教育模式,很少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因此在教育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培养的学生由于无法充分发挥其个人优势而产生学习挫败感,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出现厌学、“混日子”的学习心态,在教学培养过程中,无形增加了阻力。

三、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面对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学生自身特点的影响,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的精神,进行了高职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职业定位、分类培养

目前学生多数都是根据个人取向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但是对将来所要从事的岗位或职业并没有清晰的认识,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因此,在学习中表现出学习盲目、目标不清、学习积极性弱等现象。在学生入学第一学年,通过“三平台”即教师介绍平台、职场体验平台、社会交流平台让学生充分了解各个不同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素质要求,从而对自身有个重新的定位和认识。同时,学校根据面向的就业岗位、岗位职责、工作内容、能力要求、任职资格等进行深入分析,考虑好学生素质及个人发展需要等情况,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类型,准确定位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使培养的人才更具有针对性、多样性。

学生在对岗位和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重新定位后,学习目标更明确了。但是由于个体综合素质的差异性,需要在校企合作环境下培养出不同类型的人才。在培养中坚持要以从业岗位技能要求为主干,综合职业能力为补充,采用分层目标、分级目标共用的培养方式。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主要从业岗位有汽车维修技师、汽车检测人员、前台接待(主管)等。职业培养分为四个阶段:职业基本素质工作态度的培养;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职业综合技能的培养;职业拓展技能的培养。第一阶段就是岗位认识及基本从业技能的学习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对自身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从而作为后续分层、分类教学的基础。第二阶段是专业学习的关键阶段,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势必事倍功半。因此,在此阶段采用分层、分类教学,学习知识分必修和选修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需要教师灵活调整选修内容。在实训中采用以校外实训为引导,校内实训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第三阶段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关键阶段,主要以社会实践为主。由于学生层次不同、综合能力不同,教师与企业协同培养必不可少。教师不仅是学生进入社会的领路人,同时也是学生与企业沟通的桥梁。这样不仅可以持续深入的发展校企合作,同时也可使教师更进一步地了解企业,锻炼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第四阶段就是学生完全步入社会,成为其中的一员,展示个人能力的阶段。这个阶段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汲取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2.校企融合、模块化教学

根据从业岗位分布和学生后续发展的需要,将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岗位专项能力有机结合,按照能力递进的培养方式,将整个课程体系分阶段进行模块化教学。如汽修专业,按照上述四个培养阶段,将每个阶段所要达到的技能分解为多个相对独立的技能模块,在教学中将这些模块以基本能力点为控制对象,将相关理论融于技术训练中,以布置小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学习目标。模块化教学可将大任务分成小任务,难的知识点划分为简单知识点。使学习内容更有针对性,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模块化教学的前提是面向岗位技能培养的系统工程。因此,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实施离不开相应岗位的技能需求。同时,模块化教学以技能训练为主,只有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才可保障模块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3.发挥教师特长、各显其能

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多样型人才,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教师的教学息息相关。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高技能、多样性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目前,高职教师多数具备硕士以上学历。教师普遍理论性强、实践性弱;研究性强、社会适应性差。在师资培养建设中,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对于现任教师要分析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选择走出去的方式:研究型教师可选择高校在职或脱产攻读博士研究生或进入企业科研机构,进行阶段性的短期培训学习,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不仅能够增强企业的研发实力,还能为学校提供更多的研究课题。技能型教师可以下企业挂职工作,实行定期实践制度。可在一定时期内全程了解企业,以获得更多的、更有价值的实践经验。请进来的模式,主要是“教、研、聘”等方式:在教学上,以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帮扶年轻教师,教学优秀的教师指导教学不足的教师;在科研上,组织科研团队,提高科研能力和教研能力;在教师聘用上,校方在企业聘用实践型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他们的教育教学技术,形成一支优秀的兼职教师队伍。

4.多元化评价体系

学习评价是学习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通过各阶段的综合学习评价可及时了解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从而为下一阶段的人才培养做好调整与改进,以达到能力递进的培养目标。采用分阶段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可充分客观地评价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通过多种形式如实践技能操作、专题讨论、交流沟通等来考核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按照岗位标准的要求,以学生实际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质量为主要评价内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教师、学生、企业评价相互结合的多元主体评价,通过评价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培养。高职生的核心能力从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适应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就业创业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工学结合的改革实践,是推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

[1]李娟.高职院校“分层次”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无锡高职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4(5):233-234.

[2]何淼,孙仁鹏,钱佳红.面向高职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高职软件人才培养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2(23):166-168.

[3]张红英.校店互融实现高职汽修专业建设模式创新[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33-35.

[4]邵一鸣.实践分类培养 探索高职人才培养的双重任务[J].职教通讯,2014(29):24-26.

[5]何宇漾.国际化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5):243-245.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Strategy under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ZHAO Fei,MA Jin-gang,HOU Jiang-li,DING Shu-jie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Xingtai, Hebei 054035, China)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way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s training. In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we put forward the related talents training strategy according to classification from the student’s culture, modular teaching, and teachers’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ystem.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s training strategy

(责任编辑 吕玉英)

G712.0

A

1008—6129(2016)05—0062—03

2016—08—31

2015年河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高职深入校企合作的策略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GJJG308。

赵飞(1975—),内蒙古赤峰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副教授。

猜你喜欢
校企岗位技能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画唇技能轻松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