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不对称视野下的高校“就业难”探究

2016-03-02 10:24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就业难信息源当事人

李 松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野下的高校“就业难”探究

李 松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诸如有岗无人、有人无岗、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等“就业难”问题,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对高校就业专业、就业结构、就业资源配置与就业质量等诸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通过研究分析高校“就业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表现与原因,提出信息不对称对高校就业的启示。

信息不对称;就业困难;表现;原因;启示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作为信息经济学中的核心理论,主要是指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之间由于信息源、信息数量、信息质量与信息时间等分布的不对称性,对市场交易的组织、交易、运行、效益等方面造成了一系列深远影响,使得整个经济市场在非对称的不健康状态下交易运行,造成了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和利益分配结构的失衡,进而会影响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无法实现,甚至会导致市场萎缩和失灵情况的发生。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诸如有岗无人、有人无岗、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等“就业难”问题。主要体现在就业学生和社会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是社会单位和高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是就业学生和高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对高校就业专业、就业结构、就业资源配置与就业质量等诸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以信息为推动、以新知识和新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信息不对称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这也为深入探究高校“就业难”提供了解释。通过研究分析高校“就业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表现与原因,提出信息不对称对高校就业的启示,对促进高校就业资源优化配置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都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就业难”的信息不对称表现

相对整个高校就业信息全面完整性而言,企业、学校和个人都是“局外人”,正是就业信息在信源、信道和信宿各个方面的不对称才会导致高校“就业难”,主要表现在:第一,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内部信息不完全,包括就业政策传递信息渠道不畅、社会招聘岗位需求信息空间区域分割、市场内部人与外部人信息获得的不对称等,导致高校大学生就业应聘岗位搜寻成本上升以及就业市场对高校大学生人才资源分配调节机制的失灵或受阻。第二,受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影响,和社会就业岗位的需求相比较,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综合素质相对薄弱,面对社会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互联网+”产业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高度融合创新以及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知识、技能与心理准备略显不足;再加上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的就业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大学毕业生自由流动就业受到很大的影响。第三,尽管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数量众多,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偏低;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部门主要侧重于就业咨询、信息服务、程序性管理等方面,缺乏与社会用人单位和就业市场的沟通协调机制,致使大批毕业生难以及时就业或充分就业[1]。

二、高校“就业难”的信息不对称内容

(一)从信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来区分

造成高校“就业难”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发生在当事人(单位、学校、学生)达成“契约”之前或之后,分为事前信息不对称(又称为逆向选择模型)和事后信息不对称(又称为道德风险模型)。

对于求职学生而言,个体对诸如个人就业能力、综合素质、知识掌握等私人信息非常清楚,而获取招聘信息的渠道有限,对单位发布的招聘信息则处于不利地位,不能全面掌握用人单位的具体现状,只能依据文字信息或面(笔)试的短暂信息交流来进行判断。现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活动中,某些单位为了招聘到理想的优秀人才,往往会“放大”企业的现状优势、添加虚假企业信息、发布不实信息等,结果导致学生参加工作后离职、跳槽和违约现象屡见不鲜,造成了人、财、物等资源不合理配置。

对于招聘单位而言,现实高校就业过程中,不能全部获取学生的真实个人信息,有些学生在应聘过程中夸大自身的就业能力信息和过度包装自身的综合素质信息,招聘单位只能通过学生个人简历、单一的笔试或简短的交流进行甄选,往往出现招聘到的学生无法适应岗位的发展要求,造成毕业生与单位岗位匹配度下降和就业资源的浪费。这既影响毕业生本人和培养学校的信誉,也影响求职者的积极性,更造成社会本就有限的就业资源的浪费。这种不对称,导致就业资源向名校的学生聚集,造成就业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和用人单位“学历高消费”现象[2],成为高校“就业难”现象背后的推手。

对于高校而言,一是尽管每个学校都设有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指导开设就业创业课程与开展职业培训,但往往更加侧重于就业信息咨询、求职信息服务等方面,忽视了专业教师资源配备、课程体系机制建构与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培养等;二是由于学校往往受到社会评价、政府考核和家长期望的导向影响和教育教师资源的短缺,造成学校在招聘信息环节不同程度上美化包装自己的学生,同时无法全面及时掌握学生和单位的有效信息,某种程度上这也加剧了高校“就业难”。

(二)从信息不对称发生的内容来区分

高校“就业难”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一类是当事人(单位、学校、学生)知识的不对称,当事人彼此之间因为就业信息资源(诸如信源、信道和信宿等)获取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无法掌握对方的全面信息,这是客观的、外在的,是“隐藏信息”。第二类是当事人之间在达成“契约”时,彼此掌握的信息是对称的,但达成“契约”之后,一方对另一方即将采取或发生的行为活动无法进行全面管控,而是相对被动地受制于另一方的行为,这是主观的、内在的,是“隐藏行为”。在高校就业过程中,当事人不同程度上存在事前或事后通过包装掩盖信息、提供虚假“水分”信息等方式隐藏信息或行为。隐藏信息或行为短期内有利于高校就业的解决,但也加剧了跳槽、毁约、辞退等就业“困难”现象发生。

三、高校“就业难”的信息不对称原因分析

伴随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的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专业化分工不断向前推进。专业化分工使得当事人把全部就业能力与素质集中到某一种社会岗位当中,这样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由于专业化分工使得当事人彼此之间出现信息的不对称,彼此之间的依赖程度增强。

(一)高校“就业难”源于社会高度专业化分工而客观产生的信息源不对称

高校“就业难”的信息不对称是知识信息技术经济时代社会专业化创新向宽度与深度不断推进的客观结果,属于应然事实和必然范畴。社会专业化分工也使得人们之间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但依赖程度高,不等于知识、技能和心理方面“相知程度”高。人们只能了解与自己从事的工作相关的较小范围的世界,对别的领域的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象上,因此,每个人所拥有和能支配的信息源是有限的,和其他人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再加上每个人的计算能力和决策能力的有限性,加深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3]。在高校就业整个过程中,单位首先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掌握着全面的诸如公司发展现状、岗位需求与要求、岗位需求时间等信息源,而社会上单位的数量又是非常大,这样在时间和空间上就存在着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大量就业信息数据源。一方面,由于大量就业岗位需求的信息源有着依附性(如:传统招聘会、现代互联网新媒体等招聘信息网站)和时效性(就业信息的有效使用周期多数不会超过6个月,就业信息的价值实现取决于其及时地把握和运用);另一方面,作为高校来说,面对如此之多的就业招聘信息源,由于受到人力资源、投入时间与时效的限制,客观上导致无法全面掌握就业信息数据源。而对于多数学生而言,由于综合素质、信息获取渠道与实效等方面的差异,最终获取的有效信息源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会大打折扣。总之,社会专业化分工使得当事人对就业信息源的载体、时效、传递及共享等方面出现了信息分割及不对等性,最终从根本上加剧了高校就业“困难”现象出现。

(二)高校“就业难”源于信息成本投入程度的差距

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赫伯特·西蒙曾说:“信息的丰富产生注意力的贫乏。”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信息传递渠道不畅、岗位需求信息时空分割、信息真伪难辨等现象发生。当今时代,一方面是就业信息的获得困难,需要投入大量信息成本去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一方面是就业信息的数量超载,而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要在海量的就业信息中将当事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特定要求与服务,以获得期许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就需要当事人不仅在就业信息的设计、文字和场景(地)布置上不断增加成本投入,而且要积极借助互联网或招聘会等媒介宣传自己、服务彼此,进而投入大量的持续增长的注意力信息购买成本。高校就业过程中,处于信息“劣势”的当事人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发生,全面了解就业方面的信息或知识就要付出必要的信息成本。单位想要招到理想的人才,就要通过各种途径(网络、招聘会、面试等)全面了解学生就业能力等综合素质信息。在如今的信息经济时代,就业信息能力已成了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学生想要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就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去提升自己能力、展示自身实力,突破搜寻信息的渠道障碍。高校作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信道”,更加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等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可见,当事人对信息成本投入程度的差距,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对高校就业市场主体的运行、效率、效益产生了负面效应,进而造成高校“就业难”。

(三)高校“就业难”源于信息传输过程的不对称

高校就业过程中,招聘岗位信息源从单位产生、信道(学校)传输到毕业生接收的整个过程,都是就业信息传输的过程。高校在招聘岗位信息传输过程中主要发挥连接、转载、宣传、组织、控制等作用,高校信息运行机制的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招聘信息传递时效、数量和质量。同时,在招聘岗位信息传输的过程当中,在信息没有传达到学生前,这些招聘岗位信息对于单位与学生而言就产生了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直到岗位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才能实现由信息不对称到信息对称的转变。但是,只要社会单位新的招聘岗位信息源产生,高校就业中新的信息不对称就会相应的相伴产生。由于信息收集成本投入的不断增加,当事人对就业信息的掌握总是相对落后于产生的新就业信息,这样势必会造成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信息不对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将始终达不到一种平衡。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高校“就业难”表明通过就业信息资源的筛选、加工、处理与监管和加强大学生就业信息综合素养的教育,是目前解决高校毕业生难题就业的重要途径,要求我们要全力优化高校招聘就业信息,整合就业“有形”和“无形”资源。加快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建设,有效整合毕业生招聘就业信息,既可以实现不同区域(东部与西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类型(重点高校与非重点高校、理工科类高校与文科类高校、普通院校与职业院校)、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网络(高校网站、公共服务机构网站、社会专业服务网站、用人单位网站)等就业资源的信息互换、共享与利用,也能够实现高校就业信息资源的关联与挖掘。通过就业信息的整合,使得当事人(单位、学校、学生)内部间形成顺畅的招聘就业信息的闭环反馈机制,避免形成就业“信息孤岛”效应。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课程中,要强化就业信息搜索方面的课程教育,培养学生有效掌握就业市场中“有形”和“无形”信息资源的能力。

[1][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3:398-400.

[2]张严,郭磊.信息不对称环境下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11):11-12.

[3]吴梅兰,刘勤志.关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J].情报杂志,2006(6):103-104.

[5]吕朋林.不对称信息下大学生择业问题的博弈分析[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6.

[6]余彬,潘烈.基于信息传播的视角分析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81-83.

[7]王震,张荣祥.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不对称及其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0):58-59.

The Colleges'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Research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Perspective

LI So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

At present, "employment difficulty" problems such as posts without employees, employees without posts are widespread phenomena due to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asymmetric information exerted a profound impact on all aspects of the professional employment, employment structure, resource allocation of employment and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etc.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velation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to the employment of students of universities through studying and analyzing the role information asymmetry plays in "employment difficulty" in universities.

Asymmetric information;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represent; reason; revelation

(责任编辑 李俊芬)

G647.38

A

1008—6129(2016)05—0034—04

2016—08—01

浙江传媒学院辅导员专项科研项目——“基于信息不对称视野下的高校‘就业难’探究”,项目编号:2015FDY004。

李松(1983—),河北任丘人,浙江传媒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就业难信息源当事人
我不喜欢你
睡眠者效应
新媒体时代,记者如何正确使用信息源
什么是当事人质证?
什么是赞扬激励法?
关于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探析
当事人
美国智库对华军事研究的信息源分析——以兰德公司2000~2013年报告的引文分析为例
网络舆情信息源影响力的评估研究
从就业难看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