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的大学生创业生态体系研究

2016-03-02 10:24加鹏飞尹立君赵亚玲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教育

加鹏飞,尹立君,燕 艳,赵亚玲



“互联网+”下的大学生创业生态体系研究

加鹏飞,尹立君,燕 艳,赵亚玲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邢台 054035)

在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具有创业创新精神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并将目标投向互联网平台创业,这表明我国大学生就业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基于此,文章对“互联网+”下的大学生创业生态体系进行初步研究探索,分析目前社会环境、创业培训教育以及大学生创业现状,总结“互联网+”背景下创业可能面临的相关问题,并给出合理对策,提出要构建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的观点。

“互联网+”;创业生态体系;大学生

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

1.大学生的活力特征和创新意识与互联网创业相契合

大学生是一个年轻的、有充足活力的群体,他们敢于创新,他们都比较自信,适应能力强,也愿意努力争取自己喜欢的新事物。这些特点正好符合互联网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代大学生与互联网是共同成长起来的,他们对互联网带来的各种影响了解得很全面。以前互联网创业成功与否,技术是关键;而今互联网创业,创意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创意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如产品的包装的创新、产品的营销手段的创新、经营理念的创新等等。因此团队的创新能力是其创业能否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当今大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很强,因为其所处的时代就是一个变化多端的时代,接受变化对大学生来说习以为常。不仅如此,当今大学生也敢想敢干,勇于创新,能将自身知识以非常快的速度转化为外在的创造能力,这些特点也符合互联网创业的基本要求。

2.政府方面的大力支持

党中央对创新发展一直保持着从理论上引导、从实践上支持的态度,比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社会各界包括大学生积极创业。在这个政策的引领下,各地方政府都依据自身的实际制定出适合本地区的创新规划和措施,这些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比如其选址与仓储的成本会因此而降低、大学生创客之间的交流会更加方便,进而使其社交成本相应减少;政府的人事与劳动保障部门对于首次创业的大学生也进行了扶植,比如大学生可以从这些部门获取有关劳动力市场的各种信息,也能在这些部门的官方网站上免费发布招工信息,这给大学生创业者减少了很多的人力资源搜寻成本,政府还给予这些创业大学生税收方面的优惠,节省了他们的创业资金;除此之外,许多商业银行在资金上也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支持,比如纷纷为其提供一定额度的信用贷款,以减轻其资金压力。

3.互联网行业进入门槛低,收益率高,细分市场多

新时代的互联网创业强调轻资产,重创新,因此他们成为了互联网创业主力。杭州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有七成多的大学生在互联网创业的初始阶段投入的资金非常之少,甚至不足千元,但是,他们获得的收益却远远的高于这一数额,因此可以说,互联网创业的效益很高。原因有二:其一,互联网提供的几乎都是创新与高科技密集的产品,这种产品本身具有先天的高收益优势;其二,互联网行业的细分市场比其他行业充裕。这是因为互联网产品一般只能满足消费者某一个方面的生活需求,而人们的网络需求多种多样,层次不一,这就要求互联网行业必须提供多样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这种细分需求,市场的这种需求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动力与机会。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问题

1.大学生创业热情高涨,但是相关能力不足

进入互联网行业不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一个人有一台电脑,在一个有网络的房间就完全可以进行互联网创业,创业风险小,对大学生极具吸引力。可是,现实中大学生毕业后立即进行互联网创业会使其丧失很多接触社会现实的机会,这导致他们对未来往往盲目乐观,甚至认为只要有好的创意、有拼搏的精神便能取得成功。而事实是,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互联网创业也是如此,它要求创业者必须具备网络营销与综合管理的基本能力,这些能力又必须经过实践的锻炼才可能具备。可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可能立即便具有这方面的实践,从而具备与互联网创业相匹配的能力。总之,大学生的首次创业可能以失败而告终。

2.高校创业教育薄弱

当今,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着四种不足:缺乏比较合理的课程设计,对于创业教育投入的师资非常有限,创业教育不具有多样化的模式,创业教育没有一套自成体系的配套机制。这些不足严重制约了创业教育的发展。有些教育工作者对目前的高校创业教育持有如下观点,他们认为创业教育是为了激励学生在上学这段时间勇于创业,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创业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业精神,为他们将来的生活积累有意义的创业经验和知识储备,这些对于他们的未来事业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教育工作者的这些不科学认知对大学生的创业思想产生了不利影响,进而阻碍了其创业行为。现在,高校负责创业教育的教师主要是辅导员和其他专业的教师,他们缺少创业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或实践经验,所以很难给大学生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3.缺少启动创业基金

创业基金的不足是限制大学生进行网络创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互联网创业所需资金不多,多数大学生能够承担得起,可是伴随着业务的经营扩大,需要的成本越来越高,这样不断地增加投入给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由于这个原因,很多大学生的创业不得不半途而废。

4.缺乏创业经验及相关社会资源

多数大学生只能据理论知识来分析互联网市场,缺乏实战经验,而仅仅凭借理论判断是远远不够的,互联网行业的产品开发离不开现实的网络环境。另外,大学生人际交往范围有限,社会关系比较简单,得不到更多的技术指导,很少有真正试用产品的人力和物力支持,社会资源匮乏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创业。

三、“互联网+”背景下营造良好的大学生生态体系

1.多管齐下,建立灵活实用的创业教育支持体系

我国学生的创业教育较晚,其所处的环境背景也无法提供较高涨的创业热情,并且在创业意识方面也较欠缺。而想要打造出理想的氛围促进创业发展,必须借助各界力量共同进行建设。第一点,家长对此的理念需要更新,对学生的创业念头应予以理解和鼓励,持有不看好的态度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创业热情;第二点,社会对此的看法也应进行调整。政府应打造出相关平台,让大学生在创业选择方面面临更少阻碍,而作为社会媒介,则可以借助宣传功能来提供助力;第三点,作为高校,其对创业方面给出针对性的教育,将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对这方面教育的落实,特别是创业活动的举办,会为学生带来更丰富的创业经历。现阶段高校基本上都设有专门的创业课程,不过,对此给出的关注度较弱,很多学生只将其作为公共课进行初步了解,并且教师也未对其价值予以全面肯定。基本上这些高校每年都开展相应的竞赛活动,不过也多为形式性的活动,而缺乏优质项目。所以如果追求的是理想的创业氛围,必须从高校态度入手进行改进,让创业课程、教材能够获得资源支持,加速研发,并按照年级的区别,对课程进行层次划分。另外创业大赛的潜在价值必须被认可,高校及学生、社会都能够影响到这些活动实际价值的发挥和利用。第四点,学校有义务打造大学生创业基地,从而让企业同学校联手,使大学生能够有更多创业的平台及实践机会。而符合实际需求及环境变迁要求的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则会促进学生在创新方面的素养水平提升,并帮助其强化创业意识。

2.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技术培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技术支持

大学生常常有着较灵活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一定的互联网创业想法,这些想法虽然新颖,却很容易受到技术水平限制而无法落实,那么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互联网技术培训就显得十分必要。对这方面进行人才打造,必须符合应用性、综合实践性的要求,根据典型案例指导学生将设计演化为实施。大学生创业园在这方面对突破技术瓶颈的贡献也较大,借助技术平台、创业程序指导等,形成积极意义。而大学生对这些资源的把握,最终决定着这些平台的实际效力。而这种利用的观念,能够从淘宝网、阿里巴巴、微信、新浪微博等软件的流行中窥见。同完善的互联网产业进行联手其实是不错的选择。

3.培养大学生一定的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的涵义为互联网同其他传统行业的结合,主要指的是全面互联网时代的相关现象,尤其在IT转DT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都很快发展起来,商业模式便需要据此调整。互联网思维获得了更普遍的认识和应用,而网络创业者尤其需要掌握互联网思维模式,并进行补充丰富。所以,高校对此需予以教育,通过讲座、实践的方式,让其形成更丰富的互联网思维。

4.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

面对“互联网+”的前提环境,大学生创业会获取到更多机会,借助互联网,对优质项目的搜集和利用变得更加便利。而学校及企业对其打造的实践基地,又会让其创意得到磨砺考验,最终被证实和改进。而一定的专业创业指导也是非常有用处的。对企业进行邀请,从而开展校园座谈会,并让学生有组织地参观创业园区,也会为其创业打下基础;另外企业同大学生创业团队间的互动,对大学生创业能起到很多种积极的影响,以企业相关专家来做团队导师,甚至以一对一的方式完成结对资源提供,更是能够促进大学生创业技能的提升。

四、结语

在当前我国相关的政策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我国新时代的大学生正积极的走向创业道路。尤其是当下“互联网+”背景下,创业门槛低,大学生面临着很多机遇,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怎样利用“互联网+”时代趋利避害是我国大学生创业需要关注的焦点。总之,创业并不容易,大学生创业应该结合高校、国家政策以及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大环境,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使创业取得一定的成功。

[1]高博宇.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创业[J].商场现代化,2015(17).

[2]袁琦.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创业[J].品牌,2015(4).

[3]张文莉.新时代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创业SWOT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9).

[4]黄薇.移动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创业途径的可行性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4(2).

[5]严嘉,朱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路径探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1).

On the Ecosystem of Graduate Entrepreneurship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JIA Peng-fei,YIN Li-jun,YAN Yan,ZHAO Ya-ling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Xingtai, Hebei 054035,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university graduates with entrepreneurial innovation spirit in China. They target at the internet platform business, which reveals that the employment concept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en chang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ra. Based on i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cosystem of graduate entrepreneurship, analyzes the present social environment, training education and the current state of graduate entrepreneurship,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problems faced by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proposes the reasonable countermeasures and puts forward the point of constructing the ecosystem of entrepreneurship for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ecosystem of entrepreneurship; college students

(责任编辑 李建武)

G710

A

1008—6129(2016)05—0026—04

2016—08—08

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互联网+视角下的全民创业生态体系研究”,课题编号:201603120106。

加鹏飞(1979—),陕西延安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讲师。

猜你喜欢
互联网+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