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框架研究

2016-03-04 07:02胡习邦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6年1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

胡习邦

(广州海沁天诚技术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1345)



国内外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框架研究

胡习邦

(广州海沁天诚技术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511345)

【摘要】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本文对比研究了美国著名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四步法”,即危害鉴别、剂量-效应关系评价、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评价框架,欧盟EUSES健康风险评价模型框架,以及Briggs(2008)构建的一个综合污染源、危害、环境风险、剂量反应等过程的环境健康范式及风险评价框架。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发达国家研究制订的系列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价的框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南,为我国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污染;人体健康; 风险评价模型

1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生活质量需求的持续提升,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环境健康风险问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新近发展而来的新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环境健康的定义是环境健康关注外界所有的理化、生物因素以及其它影响行为的相关因素,排除了非环境相关的行为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和遗传因素相关的行为,旨在控制和改善预防疾病和创造健康支持的环境。陈连生等(2010)认为:环境与健康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1]。30多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社会组织已经制订了系列环境与健康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南,并发布了环境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框架和方法。

2国内外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框架研究

2.1美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美国国家科学院(United State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U.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和美国国家环保局(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 EPA)等研究机构在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和框架发展等领域做了诸多开创性的工作,并取得了许多丰硕的研究成果。1976年由美国环境保护局制定的“Interim Procedures and Guidelines for Health Risk Assessments of Suspected Carcinogens”,已被认为是人类健康风险管理的重要里程碑[2]。1983年由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国家研究理事会专家小组联合制定的红皮书“Risk Assessment in the Federal Government:Managing the Process”,提出了著名的风险评价“四步法”(见图1.4),即危害鉴别、剂量-效应关系评价、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3];该报告全面描述了风险评价的方法和管理过程,已被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广泛认可,并成为许多国家开展风险评价的指导性文件。随着健康风险评价的发展,已在“四步法”的基础上,完善补充了第五步“风险管理”重要环节。此后,US EPA等根据《联邦政府风险评价:管理进程》红皮书制订且颁发了一整套相关的技术管理规定、规章和指南等文件。1986年美国环境保护局首次发布“Guidelines for Carcinogen Risk Assessment”,并于1996、1999、2001、2003年历经四次修订后于2005年更新发布[4]。1997年美国总统/国会风险评价与管理委员会发布的“Framework for Environmental Health Risk Management”,是现今最为有影响的风险管理框架,被公认为风险管理的最高水平[5]。1989年至2009年美国环境保护局历时二十年,陆续发布了“Risk Assessment Guidance for Superfund,(RAGS)”,该超级基金风险评价指南(I- Ш卷)是著名的场地污染风险评价指南,广泛应用于场地污染风险评价和场地修复等风险管理中[6]。2004年美国环境保护局提出了《人体健康研究战略》,明确2006-2013年提高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科学基础的战略研究方向。

图1 US EPA健康风险评估流程图

2.2欧盟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立法以控制一切威胁人类健康为基础,不断促进完善环境与健康领域的法律法规,为民众的健康提供了法律保障。1993年欧盟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1993)通过了已有物质的健康风险评估和危险物质对人类健康风险评估的“Council Regulation(EEC)No. 793/93”和“Commission Directive 93/67/EEC”两个指令[7]。2003年欧盟议会实施了“Directive 96/82/EC on the Control of Major Accident Hazards Involving Dangerous Substances”指令,以预防和控制重大事故造成对环境及人类健康危害的影响[8]。同时,欧盟实施了系列的环境健康的战略计划,如“欧盟环境与健康战略”(EU Strategy on Environment and Health),并在此战略制订后,推进实施了《国家环境健康行动计划》(National Environmental Health Action Plans,NEHAPs),并制定了针对儿童等特定人群的NEHAPs和《2004-2010年欧洲环境和健康行动计划》(European Environment and Health Action Plan 2004-2010)等环境健康评估和政策实施的行动计划,是环境与健康领域决策和管理方式,已成为欧盟国家和未来成员国家的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9,10]。欧盟健康风险评价框架[11]如图2。

图2 欧盟EUSES健康风险评价模型框架

另外,欧盟各成员国也颁发制订了一些环境健康领域的指南和技术文件。英国环保局也制订了一些环境风险评价和管理指南,如“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和“A Guide to Risk Analysis at the National Centre for Risk Analysis and Options Appraisal”,不仅为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了框架,也为环境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12]。荷兰城市住房规划环境部制订、颁布了相关的系列环境政策和标准,以保证居民良好的生活环境。荷兰(Health Council of the Netherlands,1996)制定了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的一般指南,强调环境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联系和差异及过程的动态性[13]。

2.3其他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另外,有一些学者也构建了系统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框架,如Briggs(2008)[14]构建了一个综合污染源、危害、环境风险、剂量反应等过程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框架,整合了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技术、政策等多个维度和方面的内容;Hassanien(2009)建立了综合污染物迁移转化和宿命过程,人口特征、地理、生活习惯,药物和药理动力过程等因素,其健康风险评价范式涵盖了污染源排放、环境污染浓度、人体暴露、内暴露剂量和健康损害等过程,见图3。此外,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发布了《变化城市环境下的健康和福利科学规划》和《ICSU主要行动计划(2012-2017)》提出将系统分析城市环境变化过程中的健康问题。

2.4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尽管我国的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研究工作晚于欧美等国,但已列入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日程并开始积极推进环境与健康工作,以解决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保障人们群众的健康需求。为控制有害环境因素及其对民众健康的影响,减少环境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维护公众健康的总体目标,2007年我国环境保护部会同卫生部牵头联合十六部委制定颁布了《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该行动计划是指导我国环境健康工作科学开展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15]。2010年环境保护部会同卫生部联合启动了《全国重点地区环境健康调查》项目,旨在建立我国环境与健康工作协作机制,掌握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总体状况,建立环境与健康基线信息数据库,评估环境污染带来的健康风险,为国家制定、评价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依据,不断提高我国环境质量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环境保护部制定颁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规划指出到2015年基本掌握全国主要地区环境问题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状况,建立重点地区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网络,环境与健康风险管理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价和事故应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完善环境与健康标准规范体系[16]。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与健康工作,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实行环境应急分级、动态和全过程管理,依法科学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开展重点流域、区域环境与健康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17]。2005年起,我国陆续开展了多届“国家环境与健康论坛”和“中国环境与健康宣传周”活动;并且我国环境保护部和卫生部联合主办了由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倡议的“第四届东南亚与东亚国家环境与健康高层会议”,体现我国环境与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图3 健康评价综合模型

我国已有学者开展了环境与健康的研究,如孟伟等(2007)综合比较提出了美国模式、日本模式、欧洲模式等,同时提出根据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及我国国情,我国环境与健康管理研究应借鉴美国模式,才能逐步实现环境健康目标[18];陈连生等(2010)阐述了国内外在环境基因组计划、环境化学物人体内暴露生物监测研究、环境污染和儿童健康、建立环境健康信息系统与全球变化和健康等方面的研究概况[1];杨林生等(2010)提出重视和加强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环境健康风险评估领域进一步拓展,社会人文因素与自然因素交互作用对健康的影响,人口老龄化过程的时空差异及老龄人口的健康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和模型等技术被广泛用于疾病和健康的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影响因素分析等领域研究[19];贺桂珍等从国际环境健康研究的经验,尝试探索我国环境和健康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研究[20]。我国在环境与健康领域开展的各项工作对正确理解环境与健康的内涵,推进开展行之有效的环境与健康科学研究和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群健康、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5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比较研究

为了科学、准确地评估毒害污染物对人体暴露的影响,一些国家和组织已经建立了多介质-多途径暴露风险评价模型。例如,US EPA提供了35种当前正在使用、研究的暴露评价模型。这些模型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21](Williams et al,2010):①这些模型的构建都具有一些特殊的使用目的、暴露途径、化学品名目,并注重应用性。②这些模型都依赖于一系列的输入数据、数据库、方程组以及其它模型。③不同的模型在时间和空间的适用性也有所区别。例如,不论是稳态或者动态得到归趋模型,它们应用在局部、城市、区域和国家尺度以及短期和长期都具有差异性。④暴露评价模型的不同对于评估模型的输出和模型结果也具有一定的差异。⑤这些模型当中只有部分模型具有随机过程、评价变量和模型的不确定性。⑥很多情况下,没有哪一个模型更好或者最好,很多模型都能用来估算环境浓度或者暴露情况。每个模型或者模型组合都有一些优缺点。很多模型都有很广泛的适用性,但同时也有很多限制性因子在里面。⑦尽管US EPA的很多暴露模型都是比较独立的模型,但今后的努力趋势是集中发展集成模型。

3结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生活质量需求的持续提升,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环境健康风险问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新近发展而来的新问题。30多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社会组织已经制订了系列环境与健康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南,并发布了环境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框架和方法。本文对比研究了美国著名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四步法”,即危害鉴别、剂量-效应关系评价、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评价框架,欧盟EUSES健康风险评价模型框架,以及Briggs(2008)构建的一个综合污染源、危害、环境风险、剂量反应等过程的环境健康范式及风险评价框架,并介绍了一些发达国家研究制订的系列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价的框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南,以期为我国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和管理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各国在环境与健康领域都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国外研究机构都制定了适合本国特点的健康风险管理框架和管理文件,我国仍有一定的差距。环境与健康领域的研究多集中于卫生部门和环境部门,并制定了健康风险评价和管理的法规、政策、规范和指南,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法文件为环境风险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技术支撑和政策支持。环境健康风险研究也由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向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发展,由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风险评估向全球变化和城市化等环境变化引起的健康风险研究发展,由健康风险评估向环境风险评估和生态风险评估发展,由健康风险管理向环境风险管理转变。

参考文献:

[1]陈连生,孙宏.我国环境与健康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27(5):454-456.

[2]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Interim Procedures and Guidelines for Health Risk Assessments of Suspected Carcinogens.Federal Register,1976,41:21-402.

[3]U.S.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Risk Assessment in the Federal Government:Managing the Process.Washington,D.C.: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tional Academy Press,1983.

[4]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Guidelines for Carcinogen Risk Assessment.Washington,D.C.: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2005.

[5]U.S.Presidential/Congressional Commission on 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Management.Framework for Environmental Health Risk Management.Washington,D.C.:13.S.Presidential/Congressional Commission,1997.

[6]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Risk Assessment Guidance for Superfund,Volume 1,Part A (1989),Part B (1991),Part C (1991),Part D (2001),Part E (2004),Part F (2009),Volume 3,Part A (2001).[2015-06-05].http://www.epa.gov/oswer/riskassessment/ragsa/.

[7]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1993.Council Regulation(EEC)No.793/93,Commission Directive 93/67/EEC.

[8]EU,2003.European Environment and Health Action Plan 2004-2010.http://europa.eu/legislation_summaries/public_health/health_determinants_environment/l28145_en.htm.

[9]WHO.2003.National Environmental Health Action Plans (NEHAPs).http://www.who.int/heli/impacts/nehaps/en/.

[10]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2003.Directive 96/82/EC on the Control of Major Accident Hazards Involving Dangerous Substances.

[11]Lijzen J A,Rikken M J.Update of risk assessment for the indirect human exposure.RIVM report 601516011/2004,national institute for Public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Bilthoven,the Netherland.

[12]UK Environment Agency,1997.A Guide to Risk Analysis at the National Centre for Risk Analysis and Options Appraisal.

[13]Health Council of the Netherlands,1996.Risk Is More Than Just a Number: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Risk Management Approach.

[14]Briggs J David.A framework for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health impact assessment of systemic risks.Environmental Health,2008,7(1):61-77.

[15]环境保护部、卫生部等,2007年.《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http://www.gov.cn/zwgk/2007-11/16/content_807439.htm.

[16]环境保护部,2011.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http://www.zhb.gov.cn/gkml/hbb/bwj/201109/W020110926592540126412.pdf.

[17]国务院.2011.《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http://www.gov.cn/zwgk/2011-10/20/content_1974306.htm.

[18]孟伟,于云江,郭庶.国内外环境与健康的管理与研究.环境与健康杂志[J],2007,1(24):4-7.

[19]杨林生,李海蓉,李永华,王五一,谭见安.医学地理和环境健康研究的主要领域与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031-044.

[20]贺桂珍,吕永龙.2010.基于国际经验的环境和健康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J].生态毒理学报,5(5):736-745.

[21]Williams R.D.Pamela,Hubbell Bryan J.,Weber Eric,Fehrenbacher Cathy,et al.An Overview of Exposure Assessment Models Used by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In Modelling of Pollutants in Complex Environmental Systems,Volume II,edited by Grady Hanrahan.Published 2010 by ILM Publications,a trading division of International Labmate Limited.

A Review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Human Risk Assessment Model

HU Xibang

(Guangzhou Haiqintiancheng Technical Testing Services Co.,LTD,Guangzhou 511345,China)

Abstract:More attention are payed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human health issues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compared the well-known American “Four-step Method” for environment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namely,hazard identification,dose-effect relationship assessment,exposure assessment and risk characterization assessment,with the EU EUSES models for health risk assessment framework and with the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framework constructed by Briggs (2008) for a comprehensive process of pollution sources,hazard,environmental risk and dose-response and so on.Meanwhile,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and relevant laws,regulations and guidelines i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is provided for health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in China.

Keywords: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uman health; risk assessment model

中图分类号:X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88X(2016)01-0025-04

作者简介:胡习邦,博士,主要从事环境风险评价工作

引用文献格式:胡习邦.国内外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框架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41(1):25-28.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两高”再出司法解释打击环境污染犯罪
环境污染责任险对企业利好还是利空?
江苏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缘何“一枝独秀”?
水环境污染面临的现状及治理对策探讨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手段及措施研究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