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学督导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03-06 21:08高桂桢
关键词:督导教学质量制度

高桂桢

(河南工业大学 教务处,河南 郑州 450001)



现代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学督导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桂桢

(河南工业大学 教务处,河南 郑州 450001)

教学督导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中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教学督导制度不完善,缺失系统的管理制度体系;教学督导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不适应当前教育形势;教学督导目标不明确,重“督”轻“导”现象较严重;督导方式直接,内容单一,科学性欠佳;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管理,降低了工作效能等。在分析高校实施教学督导工作的作用及意义的基础上,从明确教学督导目标、优化教学督导队伍结构、创新教学督导工作方式、构建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网络以及强化教学督导职能等方面,对现代教育背景下高效教学督导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现代教育;教学督导;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目前很多高校生师比严重失衡,“注重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高校面临的严峻挑战。各高校为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纷建立了教学督导制度。回顾我国教学督导制度的建设与发展,教学督导作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一个主要环节,在“督教、督学、督管”方面意义重大,无论是在制度建设方面还是在具体实践层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我国高校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并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督导制度自身的发展及各高校教学工作的效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提出:“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1]所以,加强督导制度建设,不断提升教学督导工作效能,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拟对高校教学督导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相关的对策研究。

1 高校教学督导的作用及意义

高校教学督导制度是实现高校自我评价、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布尔顿在《督导与改进教学》一书中写道:教学督导是一个为提高教学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活动。[2]从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来看,教学督导工作是以高校“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各主要教学环节为监控点,通过监督、检查、评估、反馈与指导,及时纠正教学过程出现的教学偏差,并为学校提供决策依据,其作用及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有利于“促教”,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目前,各高校教学督导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实时监控,通过随机听课、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诊断、评价、督促、指导,并对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做,有助于教师自觉发挥潜能,激励和引导教师自我成长,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形成优良的教风,并带动良好学风的形成。

1.2 有利于“促管”,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教学督导机构相对独立,部分院校教学督导机构依托于校教务处,其属于专家咨询性组织,主要对教学管理进行全程监控,且具有权威性。该机构通过听课、教学检查、座谈会等渠道,获取教学质量信息,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反馈,发挥参谋和顾问的作用,便于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教学信息,全面、准确地掌握学校教学工作的运行现状,及时调整教学质量监控内容,优化教学管理新理念和举措,提升教学管理决策水平。

1.3 有利于“监管”,加强高校监控力度

教学督导是高校实现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高校要实现教育管理规范化,就必须有科学的教学督导监控体系进行监管。如高校教学督导通过对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籍成绩管理、教学信息管理、教风学风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检查督导[2],收集第一手资料,为学校领导提供决策依据,这样就能不断提高高校监控力度,提升管理的自我约束能力,稳定教学运行。

2 我国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现状分析

国外教育教学督导制度发展历史悠久,有着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成立专职的教学督导机构;人员是由精通教育理论、教育管理理论、教育实践的专业领域的专家构成,全面理解教育内涵和教育价值;主要职能涉及教育教学的监督检查、指导帮助、参谋顾问三大方面,为各类教学发展提供全面、权威、专业和有效的服务。[1]与我国高校督导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相比较,国外高校教学督导制度虽然为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做出了较大贡献,但随着高校教育规模、效益、质量、结构的改变,该项工作的开展也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

2.1 教学督导制度不完善,缺失系统的管理制度体系

我国各高校为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构建高校教学督导制度,并在教学督导制度的建设与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审视高校教学督导制度的观念与做法,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通过对高校教学督导制度体系的审视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国家顶层设计层面缺乏相关的指导性的政策文件和法律文书。各高校只是根据自身的发展与需要,建立了教学督导工作制度,但普遍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体系。从高校教学督导管理制度本身来看,它应由系列的子制度如工作制度、责任制度、评价制度、培训制度等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3],而绝大多数高校只是根据工作需要建立了一些子制度,造成教学督导制度体系不完善,制度缺失严重。

2.2 教学督导目标不明确,重“督”轻“导”现象较严重

高校普遍依据制定的教学督导管理工作条例或制度,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检查、评估,但督导目标不明确,只重“督”的过程而忽视“导”的环节。在整个督导实践中主要是找问题,缺乏对问题的思考与探讨,故而很难做出相应的分析与指导,督导工作者几乎成为 “挑刺者”;有的院校直接把检查次数、检查文件的份数等作为衡量教学督导工作的依据,只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导致整个监督检查工作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及时纠正教学过程出现的偏差的作用。因此形成只重视“督学”而轻视“导学”的现象,导致高校督导员与被督教师之间产生间隙,致使被督导教师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极大地削弱了教学督导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无法实现教师自觉成长,难以实现促进教学的作用。

2.3 教学督导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不适应当前教育形势

教学督导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对督导质量及效果有直接的影响。目前,不少高校教学督导队伍人员较少,而且都是退休的老专家、教授,专业、知识结构难以涵盖各类教育,督导时难免有失偏颇。督导人员的专业知识及能力已不能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新的教育形势。同时教学督导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与国外督导人员相比有待提高,尤其缺乏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管理理论、教育实践理论等专业知识,在专业与知识结构方面还不能形成一个有力的协作整体。因此,督导人员的工作理念、职业精神、专业知识与能力等,亟待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以不断优化教学督导队伍结构。

2.4 督导方式直接,内容单一,科学性欠佳

目前,大多数高校把“督教、督学、督管”作为教学督导工作的核心内容。但在实践过程中,教学督导工作仅仅是围绕“督教”开展工作, “督学、督管”在实际操作层面难已开展,并且教学督导方式仅采取随机听课、随机抽查等方式,检查内容局限于课堂教学、教学文件、教学竞赛、课题评审等工作。教学督导主要对教师的某一堂课进行教学效果检查,对教学秩序、教学气氛等内容进行时段性监控,缺乏对整个教学工作的全程监控,更没有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监督和指导,没能体现督导的全部价值。

2.5 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管理,降低了工作效能

首先,在教学督导实践过程中,通过相应督导方式最终形成了对“教与学”的评价记录,对教育管理的评议、改进建议与措施等,但由于缺乏信息化管理系统,反馈的信息仅靠人工汇总,缺乏系统的整理、统计、分析与对比。其次,高校一般采用督导工作人员听课后与被督导教师当面交流、座谈会面谈或者教学例会传达等几种简单手段发布教学督导信息,没能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及向全校及时发布,信息反馈滞后,而且受众范围有限,导致教学管理部门或者教师个人整改落实工作拖沓,降低了督导工作的效能。

3 完善高校教学督导制度的对策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质量30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试图构建一套完善、科学的教学督导体系,以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3.1 建立明确的教学督导目标,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督导制度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规范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虽然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相应的教学督导工作制度,但执行起来差异很大,究其主要原因是教学督导工作目标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教学督导目标应着力于正面指导和有效引导,将如何解决问题放在首位,帮助教学单位与教师个人提高教学质量。要建立有效的教学督导工作机制,首先,从本校的校情出发,主要包括教学质量督导原则、督导人员的组织与聘任、岗位职责、考核和待遇、监督和规范督导员工作准则等;其次,实现校与校之间督导联盟,实现各高校之间督导资源共享,同时方便校际之间经验交流;再次,完善校、院两级督导制度,实行督导例会制度,积极为学校督导专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外部环境建设与教学督导员自身建设协同发展,充分调动教学督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激发教学督导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

3.2 加强教学督导人员素质建设,进一步优化教学督导队伍结构

教学督导员是各高校开展教学督导工作的主体,他们的素质、专业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将直接影响教学督导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也直接关系到教学督导工作的信度和效度。因此,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督导人员素质是高校开展教学督导工作的关键。具体而言,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教学督导管理部门在聘请督导工作人员时,应严格按照教学督导工作条例进行严格遴选,既要考虑其奉献精神、教学经验等,更要参考其专业知识结构(要聘请富有教学经验、责任心强、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老教师,或在职的资深教授担任学校教学督导员);二是要建立教学督导培训制度,不断更新督导人员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技术等新的教育理论,与时俱进,在专业与知识结构方面形成一个有力的协作整体,做好督导工作[6];三是创建教学督导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为教学督导人员创造轻松有序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教学督导的工作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节约教学管理成本,保障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3.3 创新教学督导工作方式,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督导

创新教学督导理念、工作方式,以促进学校教风、学风建设为手段,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监督、指导。要以督学为手段,以导学为目的,教学督导员重点帮扶、指导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在督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导学的效果。教学督导员在对待管理部门的工作上:一要做到“参与不干预,建议不决策”的工作机制;二要在对待被督导教师上做到“咨询不代替,引导不责备”的态度;三要在工作中坚持“督学严格,评价中肯,导学得法,帮助诚恳”的原则。积极构建教学督导员与被督导教师和谐、平等和合作的良好工作关系,只有这样,被督导教师才能从心理上积极接受教学督导员的意见和建议。

3.4 构建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网络,强化教学督导的信息反馈机制

为了有效监控高校的教学情况,及时发现教学及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学校、院领导及教学有关部门及时提供有效信息,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必须构建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网络,强化教学督导的信息反馈机制。首先,要加强教学督导对教学信息的收集管理。教学督导通过随机听课、对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检查等工作的开展,直接从教学一线收集的教学信息,及时发现教学运行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教学管理部门对这些信息要及时与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沟通,及时送达。其次,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校教学督导收集的教学信息应与校、院两级领导干部听课、院级教学督导、学生评教、学生信息员反馈、座谈会等途径收集的信息联网,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信息反馈网络。教学管理部门对这些信息应综合分析,及时查找教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学校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再次,及时发布教学信息,保持上下信息沟通通畅。教师、学生个人或各单位都可以通过信息反馈网络及时查看信息动态,以便及时整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督导作用,增强督导效能。

3.5 坚持督导与评估相结合,强化督导职能

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性评估的相关工作实施意见,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应加大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审核性评估内容主要涉及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师资与教学条件、教学建设与改革、学生学习情况及特色发展情况,其评估的目的是为学校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不断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督导的目的不仅是对被督导对象工作结果的优劣做出判断,而且要通过督导使被督导对象端正教育态度,提高教育质量。也就是说:一是要被督导对象提升对教育的理解与认识,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深刻反思,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二是帮助被督导对象总结提炼教育经验;三是帮助被督导对象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督导与评估的目标都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坚持督导与评估相结合,发挥教学督导工作效能。因此,教学督导工作重点应加强宏观控制,强化教学全过程的监督与检查,全面推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真正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

4 结语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督导管理体系,并进行创新性实践,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扬长避短,提高执教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推动教学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教与学”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管理政策;有利于推动教学评估效能,提高高校整体办学水平。

[1] 钱叶梅.高校教学督导效能提升模式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6):71-72.

[2] 刘长慧.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4(1):60-61.

[3] 薛国凤.从“局外”走向“局内”:高校教学督导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讨 [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86-90.

[4] 刘军.演化博弈视角下的高校教学督导机制分析[J].教改教法,2015(5):24-2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2-04-21(1).

[6] 聂逢春.高校教学督导体系建设与督导评价标准指导手册(一)[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7] 聂逢春.高校教学督导体系建设与督导评价标准指导手册(二)[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8] 聂逢春.高校教学督导体系建设与督导评价标准指导手册(三)[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EACHING SUPERVISION IN COLLEGES & UNIVERSITIES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EDUCATION

GAO Guizhen

(Dean’sOffice,HenanUniversityofTechnology,Zhengzhou450001,China)

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contro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t presen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supervision in China:the teaching supervision system in colleges & universities is imperfect and there is no scientific management system;the professional structure of teaching supervision team is not reasonable,which can’t adapt to the current education situation;the goal of teaching supervision is not clear with too much emphasis on “ supervision” and too little emphasis on “guidance”;supervision mode is too direct and supervision content is too simple and unscientific;teaching supervision is short of effective information management,reducing the work efficiency.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implementing teaching supervis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efficient teaching supervision 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education from such aspects as making clear teaching supervision objectives,optimizing the team structure of teaching supervision,innovating the operation mode of teaching supervision,constructing teaching quality information feedback network,and strengthening the function of teaching supervision.

the context of modern;teaching supervision;countermeasure

2016-03-26

2014年河南工业大学高教研究项目(2014GJYJ-B28)

高桂桢(1965-),女,河南郑州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管理。

1673-1751(2016)02-0135-04

G642.4

A

猜你喜欢
督导教学质量制度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